不告而取行為可能成因

兒童若出現不告而取之行為,須先理解背後的原因,並鼓勵誠實行為。若原因出自於心理層面而非物權觀念(認知層面)不清楚,建議採取輔導處遇介入後,關注其行為頻率是否下降,修正對行為全然消失的期待。

我們可以將偷竊行為視為兒童的一種表達(求助),但孩子沒有足夠的表達能力來提供心理層面的資訊,因此更須借助重要他人的觀察來進行介入處理。

成因一: 物權觀念不清楚

一般而言,進入國小階段的兒童,對於「物權」、所有權」已有概念,若是物權概念不清楚而導致不告而取之行為,需要教導兒童物品己屬或他屬,提升判斷能力以及學習「輪流分享」和尊重別人物權的價值觀。

若是孩子有物權基本觀念,但界線不分(較容易出現在孩子要什麼就有什麼,家中所有物品都專屬他一人。)的狀況,建議:

一、提升法律概念
想要也不能隨便拿,不告而取之行為會受到法律的處罰。(可以搭配新聞或故事書來引導)

二、引導換位思考(同理心)
讓孩子想像自己心愛的物品,被隨意拿取時的感受,並和孩子討論事後如何彌補,例:真誠的道歉、歸還或復原物品。

三、控制欲望
孩子有物權概念,但為了滿足物欲還是作出不恰當行為時,代表孩子無法控制欲望或是如何延遲欲望,這時可以和孩子討論想要的物品要如何用正當的方法得到,例如:存零用錢、告訴家長,與家長討論獎勵約定,讓孩子覺得有機會(達到目標),同時訓練延宕滿足能力、教導孩子想要與需要的概念、思考替代滿足欲望的方法、引導思考知足感恩等。

兒童道德發展會從他律➞自律,在尚未能達到自律階段時,需要憑藉周遭大人的約束與引導,適時讓孩子練習為自己行為負責,承擔責任,才能提升孩子對欲望控制的能力。

成因二: 滿足物欲/滿足好奇

有些孩子在出現不告而取之行為時,未被及時發現導正,而持續產生不當滿足物欲的行為(想法:拿了不會怎麼樣),或是出於好奇(想法:拿了會怎麼樣)以上兩種成因,建議處遇先從釐清孩子是否有清楚的物權觀念,並告知及承擔不告而取之責任,最重要的引導是和孩子共同討論要如何以正當的方法來滿足物欲及好奇心。(與家長溝通是否有過度限制議題)

成因: 透過偷竊行為獲得樂趣,或帶來成就感

感受危險和樂趣的大腦神經區域相近(想像坐雲霄飛車的刺激快感),生活無趣或是缺乏成就感的孩子,會透過某些行為來獲得刺激,應將偷竊行為視為一種不當滿足的方法,應對的處遇則是找尋替代可以滿足心理需求的方法,透過賦能(找出讓孩子獲得成就感的事物)或是興趣探索等提供外來適當的刺激來取代不當行為

成因四: 報復、依附關係匱乏

常見的報復心態是你攻擊我、我攻擊你,若套用在偷竊行為上,則是你剝奪我、我剝奪你(你讓我不舒服,我也要讓你嘗嘗)。一般兒童若是將偷竊行為作為報復方法,回到告知法律責任➡引導換位思考➡並進行適當的人際互動引導來處置。需要留意的是若孩子是因為長期依附關係匱乏(缺愛、被忽略),導致孩子產生心理投射將別人物品拿走後,讓別人感到匱乏之情形,則須回到如何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愛以及建立較穩定的依附關係為輔導方向

建議師長可以進行精緻性的陪伴,讓孩子重新獲得安全感,如:家長睡前的擁抱、出遊時光、師生間午餐約會等。

成因: 因羨慕、嫉妒心理而產生攻擊

因為羨慕或是妒忌別人所擁有,對比自己的失落感(自己沒有),而產生的攻擊(別人所擁有的),也是常見的偷竊成因,透過攻擊別人所有物來填補失落的感受。建議與孩子討論羨慕別人什麼?」➡攻擊別人並不會獲得自己想要的能力或物品」➡「如何透過正當方法獲得」➡「得不到或是不合理的欲望如何調適」。

成因: 透過偷竊行為而獲得歸屬、認同或接納

若孩子透過偷竊行為來維持友誼,或是獲得某些群體的認可時,回到價值澄清,以及協助孩子建立合宜的人際互動網絡,作為輔導處遇目標。

不告而取行為處置建議

孩子出現不告而取行為成因多元,伴隨偷竊行為後,讓師長困擾的是行為發生後,孩子因怕被罵/處罰而未能誠實面對錯誤行為,建議當發現孩子有不當行為時:

第一步,先營造安全對話情境。不用羞辱的方式放大行為,而是理解背後成因後再選擇介入處遇。

第二步,鼓勵誠實行為,孩子願意坦承錯誤後,聚焦處理如何彌補錯誤行為,或引導適當的問題解決方向。
例如:孩子找不到課本而偷同學的,當老師發現後,可情緒穩定回覆:物歸原主就好(我很慶幸你願意誠實),接著同理孩子:我知道你擔心沒準備被罵,但是這樣做無法解決問題,而且會(說明行為帶來的負面結果)」,如果下次又遇到這樣的狀況,老師希望你想想看可以怎麼解決問題,如果想不到,歡迎你來找老師討論。

第三步,若孩子無法立即面對自己的錯誤(立刻坦承),要避免先入為主的懷疑(老師若要搜查學生的書包,應有明確之理由,不能是無目的的任意性搜查;如果確有實施搜查之必要,最應該注意的是,一定要有學生代表或其他老師在場共同實施。點擊看法律觀點 ),應先以觀察為主,以及營造班級安全氣氛,讓孩子覺得承認才是正確的選擇。
例如:引導孩子思考事件,而不是將孩子當作嫌疑犯。可以針對全班進行換位思考的討論
1.不見物品的人有什麼感覺(製造共感與同理)
2.狀況分析(有可能是弄丟、不小心拿錯、也可能被拿走、或其他可能發生的狀況)
3.大家一起來幫忙(找),也可以給孩子台階下。
4.視情況討論如果真的是被拿走,拿走物品的人會有哪些想法或感覺(好玩、想要、擔心、害怕、不曉得該怎麼辦......)
5.運用小故事或師長自身經驗,告訴孩子犯錯難免,但珍貴的是懸崖勒馬,以鼓勵誠實為出發點的分享。

第四步,若事件處理到第四步,物品仍未找回也無人承認,建議於班級中制訂/重申預防性策略
1.重申不帶貴重物品到校。
2.物品貼上姓名貼。
3.妥善保管財物。
4.強化道德及法律教育。
5.等待孩子接受到教師營造班級的安全感時,讓孩子願意主動講清楚或彌補。

第五步,觀察孩子行為頻率,若反覆出現不當行為,則須進一步釐清成因,再做介入處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