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告而取行為可能成因

兒童若出現不告而取之行為,須先理解背後的原因,並鼓勵誠實行為。若原因出自於心理層面而非物權觀念(認知層面)不清楚,建議採取輔導處遇介入後,關注其行為頻率是否下降,修正對行為全然消失的期待。

我們可以將偷竊行為視為兒童的一種表達(求助),但孩子沒有足夠的表達能力來提供心理層面的資訊,因此更須借助重要他人的觀察來進行介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