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簡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106-107學年度

精進師資素質及特色發展計畫

計畫編號:特色發展-子計畫《1-5》

計畫名稱:強化因應12年國教各領域教材教法數位多媒體製作之翻轉教學力

主辦單位: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趙貞怡 教授、崔夢萍 教授


一、計畫理念

翻轉課堂 (Flipped classroom) 是近年來在全球盛行的線上學習與實體教室結合的模式,也就是翻轉「課堂的運作模式」。一般傳統上課模式多為「教師在課堂中教授課程內容,同學回家再做作業或討論」,翻轉課堂剛好相反,是「學生先回家看教師預先做好的課程內容,而後再到課堂上做討論或做作業」 。翻轉課堂打破時空的枷鎖,將學習的主導權歸還給學生,學生能以各種行動載具連上網際網路,即可享受的專業課程,促進自主學習。學生在翻轉課堂學習中必需要掌握教材內容和學習步調,教師則是利用課堂盡量和每個學生互動交流,透過教師的引導進行討論與實作,替學生把關正確的觀念,學生才得以習得相關知識。

本校師培中心近年發現好的教材教法已經越來越難尋覓,一份好的教材倘若要能呈現完整的效益,有賴於教師如何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有時候同樣的教材會因為教學方法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學習成效。因此,安排師培生觀摩優秀教師如何利用各式教材及教法上課,雖然非常重要,卻費時費力。有鑑於翻轉課堂可將教學卓越教師的上課過程拍攝下來,供師培生事先瀏覽影片,課堂上教授再給予理論與實務上的指引,一方面能典藏優秀教材教法範例,一方面省去安排師培生參觀的舟車勞頓及安全。且翻轉課堂教學法已在各國中小進行實驗教學,成效顯著,師培生亦可藉機熟練此種教學法。因此本計畫擬透過教材教法影片設計與製作,一方面培養師培生教學影片拍攝與剪輯之能力,藉由影片的方式保存與傳承教材教法。另一方面運用翻轉課堂的策略,解決師培生觀摩不便、學習進度不一、複習不易及試教上遇到困難時教師難尋等問題。

二、計畫架構

本計畫架構如圖1,本計畫採用ADDIE教學設計模式之架構,透過分析師培生之能力(分析,Analysis),培養其教學影片設計與拍攝、剪輯技巧(設計,Design),練習製作翻轉課堂所需之教學影片與教材(發展,Develop),並進入教學現場拍攝國小教師示範課程的(實施,Implementation),最後進行評估與檢討(評量,Evaluation)。

圖1 「強化因應12年國教各領域教材教法數位多媒體製作之翻轉教學力」計畫架構圖

本計畫採用工作坊的形式實施,培養師培生擁有教材教法影片設計與製作之能力。教學影片製作包含虛擬攝影棚操作教學、拍攝影片腳本規格設計、影像後製技巧與影片輸出檔案。配合小學老師實際課堂示範教學,並結合本校師培中心教材教法教授,共同進行教學影片腳本設計與拍攝,將國小教學卓越教師之教學教法課程內容轉為數位課程影片。

三、既有基礎

兩位計畫主持人為本校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教授,分別具有豐富的影片製作與電腦動畫之實務與學術經驗,負責教授數位影音創作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等課程,曾經製作過許多教學影片,可帶領研究生、師培生與國小教師合作,拍攝各科教材教法之示範教學影片,具有實施本計畫內容之經驗。

四、計畫總目標與分年段目標

本計畫總目標如下:

(一) 建置虛擬攝影棚作為製作教材教法理論教學影片之室內攝影棚。

(二) 設計分鏡腳本內容規格書,並指導本校師培生設計教學影片分鏡腳本。

(三) 設計攝影棚與外景拍攝的標準流程,並執行小規模之教學影片試拍。

(四) 開設工作坊,培育本校師培生設計各科教材教法之教學影片分鏡腳本與拍攝影片 及後製之能力。

(五) 指揮與監督教材教法教學影片製作,建置影片教學平台。

(六) 舉辦教材教法影片成果發表會。

綜合上述,本計畫分年執行目標如下:

(一) 第一年(106.08.01~107.7.31)

1. 建置虛擬攝影棚

圖2 廠商展示虛擬攝影棚之設備

虛擬攝影棚(Virtual Studio)是一種新型態攝影棚技術。講者在虛擬攝影棚內拍攝,經過系統計算後製合成背景後,產生虛實整合之效果。由於虛擬攝影棚沒有實體布景,但卻能搭建比實際空間更大的場景,空間能有效運用,依據需求不同轉換不一樣的場景,降低拍攝成本,且可以搭配PPT、圖片、電腦動畫等,變化程度高。如圖二。


1. 撰寫分鏡教本設計規格書

協助師培生得以完成影片分鏡腳本,包含場景、鏡頭、是否需要旁白說明、配樂與音效、秒數等,建立影片剪輯課程之實踐模組。

2. 擬攝影棚與教學現場小規模試拍

師培生針對設計規格書需要使用到的影像資源進行蒐集,透過攝影設備和數位軟體,將影片、照片、圖片、地圖、配樂、音效、教學內容、採訪等內容進行剪輯與後製。

(二) 第二年(107.08.01~108.7.31)

1. 辦理培訓工作坊3場

整合師培中心課程開課,規劃內容包含分鏡腳本之設計、虛擬攝影棚棚內拍攝、實地教學拍攝部分,以分組協作的方式,給予師培生影片後製指導,藉此提升師培生影片拍攝能力,具體產出教材教法影片。

2. 專家審查與評鑑

安排專家針對師培生所拍攝的影片進行審查,確認影片內容是否符合翻轉課堂之教材,藉此形式提升教材教法課程的教學品質。

3. 成果發表

本計畫預期於影片完成時辦理成果發表會,由師培生展示計畫期間之影音作品,並從中了解師培生對於教材教法教學影片製作的心得與意見。

五、執行策略與內容

本計畫執行採用ADDIE系統化教學設計模式,現依照分析、設計、開發、實施及評鑑五階段進行執行策略與內容說明:

(一) 分析階段

1. 需求分析:為保存各學科之教材教法示範教學,運用影片拍攝的方式,使得日後師培生能以影片觀看的方式,有系統地了解教材教法,不受時空限制。

2. 對象分析:進行師培生基本資料調查,包含影音製作的先備知識、腳本分鏡設計經驗、影片剪輯經驗、設備與軟體之使用習慣等。

3. 媒體科技分析:總共包含虛擬攝影棚、數位攝影機、影音軟體等軟硬體設備,師培生以虛擬攝影棚、數位攝影機來拍攝教學影片,預計使用威力導演或Adobe Premiere、After Effects軟體進行影音製作。

(二) 設計階段

4. 執行目標:完成教材教法之教學影片拍攝,包含國文、數學、自然和社會等四類學科。

5. 執行策略:設計分鏡腳本內容規格書,並指導本校師培生設計教學影片分鏡腳本。設計攝影棚與外景拍攝的標準流程,並執行小規模之教學影片試拍。

腳本內容規格書根據資策會格式,範例如表1~3:

表1 基本資訊

請參考下表2,注意避免中英文夾雜,專有名詞應以中文表示,後方括號原文,例如:教學設計(ID)。

表2 課程設計

完成課程設計以後,依教學單元的規劃,精確定義主題名稱、以分解式規劃學習主題,子題內容分解成步驟且有次序的排列,每個子題以10分鐘講授為限,如表3。

表3 教學設計

(三) 發展階段

本計畫擬建置虛擬攝影棚,並辦理擬數位影音創作工作坊3次,每次2~3小時,包含:任務分配、時程安排、演員與場景的安排、拍攝與影片後製規劃等。

(四) 實施階段

依據授課教師、師培生特質、教材及設備準備、評量工具、教學策略等規劃實施教學。師培生進行任務分配並投入實際拍攝,第一部分以虛擬攝影棚方式,拍攝專家說明每一種教材教法的涵意;第二部分邀請學校老師針對教材教法進行實境教學攝影,形塑出真實的情境;第三部分由師培生整合課程主題,選擇影片所需的影像、音訊及其他相關資訊,完成教學影片之的編輯。

(五) 評鑑階段

辦理成果發表會,利用評量工具蒐集師培生之反應意見,瞭解師培生的學習狀況,亦透過專家審查,確認影片符合課程內容,有利於日後教材教法之推廣。

六、關鍵績效指標

(一) 第一年(106.08.01~107.7.31)

1. 辦理數位影音創作工作坊之參與情形

2. 帶領師培生進入虛擬攝影棚與學校實境拍攝之參與情形

(二) 第二年(107.08.01~108.7.31)

1. 設計與製作教材教法教學影片

2. 辦理成果發表會,分享作品與製作過程

七、預期效益及管考機制

(一) 第一年(106.08.01~107.7.31)

(二) 第二年(107.08.01~10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