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運輸GO給力

教育系 梁晰婷‧季柏翰‧鄭佩萱‧洋愷威

作品名稱:「運輸GO給力」

作者姓名:教育系 梁晰婷‧季柏翰‧鄭佩萱‧

洋愷威

作品說明:

本短片內容選自翰林版五下,第五單元第一課〈寶島行透透〉,帶領學生認識臺灣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創作理念秉持十二年國教基本素養,期許學生能夠透過社會領域課程達到「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核心素養面向。

我們設計本課課程已經進行至中後段,因此本堂課著重在複習及後續活動。課程一開始藉由 MV 引起學生興趣,請學生觀察影片中出現之交通工具,欣賞完後與 學生進行討論,並藉由 MV 的內容協助學生複習先前所學過之運輸方式。結束複習 之後,透過製造情境讓學生思考「什麼樣的交通方式是最適合的?」,在思考之前 會先請學生運用手中工具查詢相關資訊,例如:票價、乘車時間。為培養學生主動 思考的態度,不扼殺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回答沒有分對或錯、好或壞,我們相信,只要是最適合學生的選擇,那就是最好的答案。

在最後我們設計了跨領域的內容,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能夠植於生活世界的體驗與思辨。在社會領域中結合綜合活動領域,配合本課內容,請學生自行規劃班遊,我們相信在這過程中能夠培養出學生獨立自主、團隊合作、勇於表達自己想法,以及思辨的能力。

總結來說,我們的創作理念為:

1. 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

2. 讓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學運用於生活中。

3. 培養學生獨立、合作、思辨的能力。

我們期待在這樣的學習經驗中,能夠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體驗與收穫。

作品評語:

(一)內容能將學生的舊經驗與教材做適當的連結,值得稱許。然而,其內容不需經由影片的製 作,似乎也能呈現相同或是更好的效果。因此,令人質疑影片的教學成效。此外,內容加入蔡阿嘎的影片,甚為唐突。

(二)一開始以播放小短片,能夠有一種吸引注意力的效果,接下來海陸空內容介紹清晰,教材方式生動,互動的方式也很足夠,剪輯效果表達也很恰當。

(三)這個多媒體教材是搭配五下課 程教材設計,前面有依課程說明搭配圖片及影片,提升美感度不錯。然而,整體的概念與規 劃應比較合適在學校與老師互動。這應該是要偏向可以單獨 觀看的教材,所以會洐生出兩個問題:1.裡面用到了有版權的素材,這必須獲得授權才可以 使用,替代方案為提供QR-code 給學生上網去觀賞,或是使用 相同概念無版權問題的影片。 後面計劃台北到高雄的交通工具,可以使用線上搜尋與操作教學協助學生規劃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