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自南美洲的紫苿莉,在台灣平地常常被人栽種,在野外偶也可以看到我。我開花的時間是在傍晚,那時在鄉間的人家正好是升火煮飯的時刻,所以我有個有趣的外號叫「煮飯花」,西洋人則叫我「Four- o'clock」。從前的女生,在沒有化粧品或指甲油的情形下,就採用它的花瓣汁液來作染指甲的顏料。將花朵摘下壓榨取汁,可塗抹在嘴唇上,所以又叫做「胭脂花」。我的花大多紅紫色,故名「紫茉莉」,但是因為品種的不同,我也有白色、黃色、紅色、粉紅色等花色,像在崇德的花圃中,大家可以看到的品種就是白色的花。
崇德樓前的紫茉莉,有白色、黃色兩種
崇德樓一樓花台內
外觀: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有地下塊莖,高可達 1 公尺,基部粗狀,具有多數分枝;小枝伸長,擴展狀,綠色,光滑無毛;節部膨大如關節狀。
葉子:葉對生,單葉,卵形或卵狀三角形,先端漸尖,基部略呈心形,紙質,全緣或略呈波狀緣,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顏色較淡,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葉柄長 1~4 公分,光滑無毛。
花朵:夏至秋季( 4~11 月)開花。花色有白色、黃色、紅色、紫紅色或雙色斑點等,有香味。單生於枝條的先端,或呈繖房花序狀,因很少同時開放,所以看起來常像是單生花,花被合生為漏斗狀,有短花柄,先端五裂,呈卵形,花萼筒長 4~5 公分,雄蕊 5 枚,挺出在花朵外。傍晚開放,第二天早上凋零。
果實:果實球形,外皮黑色,內肉白色,有皺褶,具稜。
紫茉莉的葉對生,單葉,
卵形或卵狀三角形,先端漸尖,基部略呈心形。
紫茉莉的花在夏至秋季( 4~11 月)開花,花被合生為漏斗狀,花萼筒長 4~5 公分。
紫茉莉的花先端五裂,呈卵形,紙質。
紫茉莉的花單生於枝條的先端,或呈繖房花序狀,因很少同時開放,所以看起來常像是單生花。
紫茉莉的花雄蕊 5 枚,挺出在花朵外。
果實黑色球形,有皺褶,有稜。
果實黑色球形,內肉白色
未成熟的果實是綠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