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原生在台灣島北部近基隆海濱地區的厚葉石斑木,在蘭嶼和綠島,日本南部、琉球、小笠原群島、韓國 也可以看到我的蹤影。春天的時候,略帶香味的白花會開放是賞花的季節,而秋末冬初,我的果實會由紅色轉為深紫黑色,是適合觀果的時節。我的葉片富毛茸,具有吸附塵埃、淨化空氣的功能,可以抗空氣污染。由於我的植株外觀型態具有海岸植物的特徵,所以適合做海岸觀賞灌木和防風樹。我的樹皮還可以淬取染料。
在停車場沿溪步道旁的厚葉石斑木
未開花的厚葉石斑木
外觀:小枝叢生。枝條端直又瘦長,幼枝灰白、光滑,老枝有裂紋。
葉子:單葉,互生,革質,葉片厚,叢生在枝梢,葉柄短,橢圓形或倒卵形,葉緣略向葉背反捲,先端圓形,全緣或先端疏鋸齒緣。幼葉時被白色茸毛或紅褐色絨毛,葉面呈現褐色斑點,葉子的背面脈紋清晰獨特,宛如石斑魚的斑紋。
花朵:總狀花序作圓錐花序狀排列,花萼筒鐘形,5 裂片,裂片長橢圓形,被毛。花冠白色,5 瓣,花瓣篦狀卵形,長約 2 公分,花瓣前端不整齊凹裂;雄蕊多數,長短不一,花初開時雄蕊的花絲黃色,之後轉為紫紅色,雌蕊與花萼筒合生,雌蕊的柱頭 2~3 叉,子房下位。花期為 3~5 月。
果實:核果,直徑約 0.6~0.1 公分,成熟時紫黑色。
叢生在枝梢的葉
幼葉時被白色茸毛或紅褐色絨毛
葉背面為淺綠色,有細紋網格
單葉,互生,葉柄短,橢圓形或倒卵形
葉革質,葉片厚,橢圓形或倒卵形,葉緣略向葉背反捲
老葉變紅色後再掉落
春季是厚葉石斑木的花季
花初開時雄蕊的花絲黃色,之後轉為紫紅色
花朵呈總狀花序作圓錐花序狀排列
成熟時紫黑色的核果
秋末冬初是賞果的季節
叢生的小枝
花謝後的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