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全身上下都好吃的茄苳樹!我的果實不但可以讓野鳥填飽肚子,夠成熟時還可以讓人們生吃,只是味道不好而已,但如果加糖或鹽來醃漬的話就另當別論;好吃的「茄苳蒜頭雞」則是用我的嫩葉加上蒜頭悶雞而成的;如果中暑了,也可以把我的葉子曬乾泡茶喝,保證效果極佳。我可是一種環保樹,不但抗風耐旱,而且根又能深入地層,崇德國小有意把我當"校樹",真是明智的抉擇。
我的葉子是三出複葉,有長長的葉柄,葉緣有鋸齒狀,枝幹粗大,這些都是我的特徵,認識我不難吧!再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崇德國小附近有一棵樹齡高達300多年的茄苳樹,被稱為神樹,樹下蓋了一間土地公廟,曾經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所以我們校門口這條路被叫做茄苳路,學校這一帶又被稱為茄苳腳,可是大有典故的唷!
一年四季來看我都有不同的風貌:春天時,新的葉子剛剛長出來,隨著開起了淡綠色的小花,整棵樹長新綠;夏天時,我的枝葉正茂盛,在我的樹蔭下躲避炎熱的太陽最舒適;秋天是我結果的時候,樹枝上掛滿一串串褐黃色的果實,吸引了許多的鳥兒來我的身邊;冬天將近時,我的老葉會先變紅,然後脫落,整棵樹紅綠相間,是欣賞我的葉子的最佳時刻。
司令台右側的四棵茄苳樹為小朋友提供遮陽的地方
這棵新種下的茄苳樹已經漸漸長出綠葉,相信長大後就可以遮蔽整個好望角瞭望台。
2008.10.09攝於外操場(蘇建榮攝)
司令台左側有三棵茄苳樹
外觀:屬於半落葉喬木(台灣北部),樹冠寬廣呈圓蓋形,主枝條呈平展狀,以獲取多量的陽光。老樹幹上常具有瘤狀突起。
葉子:一回奇數羽狀複葉,互生,三出複葉(由3枚小葉組成一片真正的葉子),小葉成卵形或橢圓形,小葉緣為密淺鋸齒緣,1-2月時老葉會變紅開始掉落。
花朵:腋生,圓錐花序,2-3月開花,雄雌異株,黃綠色的小花非常細小。
果實:呈黃褐色的球形漿果。
茄苳樹的三出複葉
這是茄苳樹的「一片」葉子,它是由三片小葉組合而成,葉面平滑,顏色綠,小葉呈卵形或橢圓形,先端尖尾,葉邊細鋸齒狀。
葉子的背面
茄苳樹葉背色為淺綠,葉脈為羽狀側脈6~8對,小葉柄很短,總柄長約8~15公分,中肋兩面均隆起。
剛長出的青綠色果實
剛結成的果實,尚未成熟,呈現青綠色。
翠綠的葉VS金黃色果實
5月中旬,樹園中茄苳樹的果實就掛滿了枝頭。
黃褐色的圓形漿果
茄苳果實為球形漿果,呈黃褐色,8~10月成熟,內有種子3~4顆。
赤黃色樹幹 ,有小鱗片狀剝離
果實掛滿枝頭
好望角瞭望台旁的茄苳已長成一顆茂密的大樹。
2008.0.4.10攝於外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