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食茱萸,這個名字小朋友可能不常聽過,但我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就是「刺蔥」, 「刺蔥」顧名思義是有刺的香料植物,是原住民部落裡常用的香料,不論是煎、炒、煮、炸或是釀酒都可以,大家在原住民部落參觀的時候,可以去嘗嘗看。我是屬於落葉喬木,在十月至次年二月會有季節性落葉現象,在一、二月間就會發生抽芽展葉,因為葉柄及心部常呈紅色,加上全株有刺又有香蔥味所以又有一個別名叫「紅刺蔥」。我的枝幹上長滿瘤刺,鳥兒甚至不敢棲息,又叫「鳥不踏」。
在螢光樓水生池物池邊的刺蔥,已經長到2樓高
外操場遊樂器材邊的小刺蔥(已不幸被工友叔叔除草割掉了)
螢光樓樓頂,種在大水桶中的刺蔥
外觀:喬木,最高可達 15 公尺;莖幹有鼓釘狀、基部寬達 3 公分,長 0.2~0.5 公分的銳刺,當年生枝的髓部甚大,常空心,花序軸及小枝頂部常散生短直刺,各部無毛。
葉子: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幼時常呈紅色,長約 30~80 公分,小葉 7~25 對、對生,小葉柄長約 0.3 公分,厚紙質,具油腺,故有芳香味,呈披針狀長橢圓形,邊緣有規則性細鋸齒,葉背粉白色,光滑,揉搓有濃郁香氣。
花朵:雌雄異株,聚繖花序頂生;長 10~30 公分,密生;花黃白色,徑約 0.3~0.4 公分;萼小,呈半圓形;花瓣 5 片,長約 0.2~0.3 公分。花期 8~9 月。
果實:硬殼蓇葖果,球形,徑 0.4~0.6 公分,熟時開裂;種子黑色,有光澤,卵形,先端尖銳。果期 10~12 月。
奇數羽狀複葉互生的葉,厚紙質,具油腺,有芳香味
葉邊緣有規則性細鋸齒,葉背粉白色,光滑,揉搓有濃郁香氣
呈披針狀長橢圓形的葉
聚繖花序頂生,長 10~30 公分
密生的小花呈黃白色;花萼小,呈半圓形;花瓣 5 片
刺蔥的花,吸引許多蜜蜂來採蜜
莖上及枝幹上長滿瘤刺
莖幹有鼓釘狀、基部寬達 3 公分,長 0.2~0.5 公分的銳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