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台灣原生種的杜花,在台灣全島各地低海拔亞熱帶次生林1800公尺以下山區以及各地的郊野都有機會看到我的身影,我是自然入住崇德國小校園的灌木,不是學校特意栽種的,小朋友可以在外操場停車場旁找到我。
每年4月間,我會在開始粉紅、粉紫的彩衣,錦簇的花團是由許多的小花密集而成,在葉腋裡成雙點,一節接一節地開滿了枝頭,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到了初夏,開始換上了一團團的新綠,那是我幼嫩的果實形成,這時小朋友可以注意觀察我的果實會由新綠變成淡紫最後變成深紫色,我的果實能長久高掛枝頭,是鳥類重要的食物來源 。
外操場停車場旁的杜虹花
外觀:常綠性灌木,植株高 1.5~5 公尺;分枝多,小枝圓柱形或略呈四方形,密被粗糙的黃褐色星狀毛,老枝無毛。
葉:單葉,對生,橢圓形、卵狀橢圓形、寬卵形、倒卵形、長圓狀披針形,形狀變異大。毛紙質,葉緣細鋸齒狀或僅有小尖頭,表面疏被短硬毛及星狀毛。主脈、側脈及網脈於背面隆起,側脈 5~12 對;葉柄粗壯,密被黃褐色星狀毛。
花朵:4、5月開花,花小型,腋生,聚繖花序,花序梗並作二叉分歧,由許多的小花密集而成花團 。花萼4淺裂,花冠管狀,雄蕊4枚,伸出花外,長度約為花冠的3倍 ;花藥金黃色,橢圓形。 花色為粉紅或紫紅色。
果實:核果,漿質,球形,綠轉紫紅。深紫色的果實能長久高掛枝頭。
小花齊聚,含苞待放
聚繖花序,由許多的小花密集而成花團,紫色的花
慢慢的凋落
含苞待放的花,看起來十分飽滿
開出粉紅色的花朵,金黃色的花藥十分顯眼
4月底,紫紅色的花慢慢結成小小的綠色漿果
4月份,紫紅色的花開滿枝頭超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