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酢漿草其實是外來種植物,原生地在南美洲地區,說也奇怪,在原生地其蒴果會產生種子進行有性繁殖,來到台灣之後,卻無法產生種子。但現在台灣各地都有紫花酢漿草,它到底是如何繁殖呢?原來紫花酢漿草除了利用種子行有性繁殖外,在泥土裡,其主根上方會長出許多小鱗莖,每個小鱗莖都可以長出一株新的紫花酢醬草做無性繁殖,所以常成片出現,而當人們挖掘泥土,這些小鱗莖就會被帶到別的地方繼續擴張地盤,紫花酢漿草就靠著這個本事,在台灣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崇德國小的外操場、花台、大樹下也隨處可見。
紫花酢醬草的葉和花會行睡眠運動,每到黃昏或陰暗的下雨天,小葉下垂閉合,小花也旋緊,一到清晨又水平張放。
酢醬草類的植物全株都帶有酸味,它們的嫩莖葉是酸酸的清爽野菜。而鱗莖下方長了一條粗粗的根。像小蘿蔔,有點甜。而它半透明的葉柄嚐起來酸酸的,口渴或無聊時,摘幾根來嚼一嚼還不錯,所以閩南人還給我取了一個名字,叫做『鹽酸仔』(閩南語發音)
幸運草就是長出四片葉子的酢漿草。酢漿草原本只有三片葉子,如果發生突變,就會多長一片葉。由於酢漿草非常常見,但有四片葉的就很稀奇了,大家便認為找到四葉酢漿草是件幸運的事,因此稱它為「幸運草」。其實,不管有沒有看到幸運草,能夠欣賞紫花酢漿草特別的心形葉,以及可愛的小紫花,就是件幸福的事。
外觀:在平地、低海拔草地、路旁都可以看到,叢生。
葉子:根生葉,葉柄又細又長,葉片由三片小葉所組成,闊倒心形,先端凹缺;偶而會有突變的四片小葉個體,俗稱幸運草。
花朵:繖形花序,五個花瓣,紅或桃紅色,花苞下垂,夜晚及陰天有睡眠運動,花朵閉合。
果實:蒴果、長橢圓形
牆邊就有它的蹤跡
大樹下也可以發現它的身影
校園裡隨處可見
總花梗自基部抽出,於花軸頂端著花約6至10朵
每朵花都有五片花瓣,中間有10根雄蕊
紫花酢醬草的花會行睡眠運動,每到黃昏或陰天,小花會旋緊,一到清晨或天氣好就又水平張放。
葉片就像是三片小愛心
細長的葉柄剝除外面的莖後,可以玩拔河遊戲。
鱗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