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並且依據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分為Ⅰ、Ⅱ、Ⅲ、Ⅳ四種型別,而每一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能力。
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病毒,就會對那一型的病毒具有終身免疫,但是對於其他型別的登革病毒僅具有短暫的免疫力,還是有可能再感染其他血清型別病毒。
臨床上重複感染不同型登革病毒,可引起宿主不同程度的反應,從輕微或不明顯的症狀,到發燒、出疹的典型登革熱,或出現嗜睡、躁動不安、肝臟腫大等警示徵象,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出血或嚴重器官損傷的登革熱重症。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主要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隨著全球化發展逐漸便利,各國之間相互流通及往返也趨於頻繁,自1980年代之後,登革熱也開始向各國蔓延,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像這樣有點熱、又有點溼的環境,正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為登革熱流行高風險地區。
如何預防:
消除病媒蚊孳生源,相關重點工作如下:
(一)「巡」:經常巡檢,檢查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
(二)「倒」:倒掉積水,不要的器物予以丟棄。
(三)「清」:減少容器,不要的器物予以清除丟棄,使用的
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
(四)「刷」:去除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登革熱相關防範資訊可至衛生福利部登革熱專區查詢,網址:https://www.cdc.gov.tw/list.aspx?treeid=d315941f29223d38&nowtreeid=d315941f29223d38
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病管制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