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福國中地球日活動--繪我社區綠色地圖
百福國中與學校周邊社區合作進行繪我綠色地圖活動計畫
一、緣由:
大家都希望能夠生活在一個綠意盎然、生機蓬勃的環境中,可是我們的居住環境
已經極度開發,綠地並不多見,大大減少了我們和大自然親近的機會。校園、社區公
園等等的公共空間,大部分都是種植外來植物品種;雖然達到美化的功能,卻缺乏生
機而需要花更高的維護成本。
我們引進社區資源,與百福社造服務協會辦理<繪我綠色地圖>,透過課程解說,
進一步瞭解何謂原生植物。一種植物如果在一個地區經過長時間的自然生長和演化,
適應當地的地質,水文和氣候,我們就稱之為當地的原生植物。它們和當地的其他動
植物長期共同演化,成為許多野生物的棲息地,本校與社造服務協會透過綠色植物課
程,有室內課及戶外踏查,在課程講師帶領下與社區居民走入社區,進而深入及接觸
原生植物的樣貌。了解在地自然生態環境,深耕在地網路 建構原有自然風貌。原
生植物更會吸引其他的原生生物,鳥類、昆蟲、兩生爬蟲類等等,都可能成為令我們驚
豔的訪客。豐富的社區自然生態環境,可以提供更多樣化的教育契機,涵蓋生活、自然、
二、主辦單位:百福社造服務協會、百福國中
三、活動期間:自107年4月1日起至107年4月30止
四、活動地點:百福國中、百福宮會議室、百福社區及基隆河堤防步道
五、活動項目與課程內容:
室內A課程(共同研習)
1、自然寶藏資源初探 (3小時)
了解自然資源的重要性,明白生態多樣性的功能意義。
2、綠色地圖判讀技法及地圖繪製表現技巧(3小時)
明白地圖元素與地圖構成方式,練習從既有地圖中發現存在的知識和意義。
觀摩學習地圖繪製表現技法,自行繪製生態綠資源地圖、提供為摺頁「綠野追蹤」素材。
室內B課程(社區研習,採2人合作教學方式進行)
1、建構社區綠色地圖 (3小時)
利用社區資源踏查記錄,引用觀摩研習地圖繪製表現技法,進行生態綠資源地圖繪製。從認識自然生態環境入門,進而深入重新體驗環境田野,由觀賞、感受進以繪製方式構置創造屬於在地獨特而具生態社區的綠色地圖。
戶外課程(社區研習,採2人合作教學方式進行)
1、社區資源踏查記錄 (3小時)
實際踏查社區環境,發現各項原生樹種自然資源分佈存在,及了解綠色資源
與環境保護的關聯性,進行深度訪查紀錄。
(三)「繪我綠色地圖」成果發表
以422地球日為標,將各社區所繪製的綠色地圖工作成果發表,採靜態公開
陳列展示,或實際自然步道踏查。
六、 預期效益:
(一)透由環境教育人員進入社區,經由多媒體暨生態環境體驗活動,深入淺出地明白
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
(二)從認識自然生態環境入門,進而深入重新體驗環境田野,由觀賞、感受進而以繪
製方式構置創造屬於在地獨特而具生態社區內的綠色地圖。
(三)透過活動參與推動環境教育,使學校學生與社區居民及民眾對與所居住的環境有
更深入的暸解,共同深耕在地綠色網絡,盼能以實際行動維護並珍惜愛護地球生態山林環 境之美,進而實踐永續生態綠意台灣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