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人人有機會成為別人的貴人,讓助人成為一種習慣。 2.培養親師生愛物、惜物、知福、惜福,資源再利用的觀念。3. 3.珍惜地球資源的基本概念 4.結合環保議題,讓環保「資源回收、愛物惜物」的觀念,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5.藉由學校教育活動的推展,影響家庭及社區,共同創造潔淨的生活空間。
1.向全校師生宣布開始募集物資,將家中堪用目前已不用物品,或是堆積在家是新的沒用過的物品,或是自己家中多餘無用的物品,但仍是全新或八成新的物品都可以帶來捐。 2.帶領學生整理募集來的物資,編號定價,及定發票數,因為鼓勵學生帶11.12月的發票,藉由捐發票自己也能換到喜歡的物品禮物。 3.若遇到同一件物品有多人喜愛,則當場用競標方式購買,增加義賣攤的人氣。
當天的物品將近九成都一銷而空,尤其是老師捐的全新籃球排球競標時,場面十分熱鬧。老師捐的許多兒童雜誌像康軒TOP945、巧連智,或是兒童故事CD有些學生還用兌換發票的方式帶回去給自己家的弟弟妹妹。
藉由二手物的募集,人人可以檢視自己身邊的東西,提醒自己需要跟想要的不同,也警醒自己在購物時能多一些謹慎。教育活動的推展,影響家庭及社區,共同創造潔淨的生活空間。
想不到自己蒐集累積發票的發票也可以換自己喜歡的小東西,藉機換到禮物可以拿來自用或送人,真是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