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葉種植

菸葉是有計畫性的生產作物,需要極為大量的勞動力,因此自日據時代起,美濃附近之菸葉種植區便發展出一套以夥房、宗親、鄉里為核心的「換工機制」(俗稱交工),這是美濃地區附有特色菸葉勞動力的社會組織。每年九月,當第二季水稻收割完畢之後,菸苗棚上場,便開始進入長達四個月的菸作總動員。

每年的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底是菸業採收期的勞動高峰,在菸田的外在換工部分,鄰近七、八戶的菸農,每戶各出兩人形成換工小組,輪流完成每家菸苗移植、撒農藥、摘菸葉工作,直到菸葉送進每家竹菸樓薰烤,再幫忙第二家,形成一個水平分工的工作循環;而在家戶的內部,屬於不同房的媳婦進行家務/耕作的垂直分工,稱為「臨煮」,輪值的媳婦負責張羅三餐,服侍老人家,及照料家畜、家禽和菜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