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肇康與香港建造商會

Tam Shiu Hong & The Building Contractors Association Limited Hong Kong

(now Hong Kong Construction Association)

Memoir of 50 Years of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Hong Kong

五十年香港建築工程回憶錄


香港建造商會網站

Website of HKCA

提供更多香港歷史專題研究This website conducts research on various historical studies of Hong Kong
本網站所有“建造商會年刊”之圖片皆摘自“香港歷史與社會”網站之收藏All photos from The Year Book of The Building Contractors Association are captured from the collection of Hong Kong History and Society website.

Memoir of 50 Years of Construction History in Hong Kong

五十年香港建築工程回憶錄 - 譚肇康編

香港水塘工程:

1859 薄扶林水塘

1889 大譚水塘

19 黃泥湧水塘

1917 長沙環水塘 -

1917 大潭篤水塘 建於1917年 完成儲量14億 一千九百萬加侖 引水經隧道直送至寶雲道水道,轉送史塔士道濾沙塘, 供給東區各處。 以上工程之承辦者為生利公司。(Contractor: Sang Lee Co.) 至大潭篤水塘 其水源來自龍脊山(Dragon Back) 建一大明渠(Catch Water)長約七千餘尺 ,七尺高,七尺闊 以截收各山面大雨之水,引達至大潭篤水塘。 此工程於1936年完成 此一項工程之承辦者為裕利公司 其經理人譚肇康。(Contrator: Yee Lee Co.)

1927 城門水塘。 承辦商正是裕利公司的譚肇康。 水塘由城門谷截引而來, 橫貫一長4680尺高7尺的隧道,及駁明渠直達城門河。在河中建提壑以截其上流。

1932 花園道公眾花園地底建暗貯水池(Public Garden Underground Reservoir) 。 貯水量1千萬加侖, 塘深25尺

1932 油麻地山暗貯水塘(Yaumatei Underground Reservoir), 貯水量1千萬加侖

以上工程承辦商為裕利建築的譚肇康

1937 銀禧水塘

1953 大欖涌水塘 譚肇康對大欖涌水塘的整個施工過程有詳細的敘述

香港填海工程


第一期

1859 皇后大道

1862 德輔道

第二期

1903 海軍船塢到西營盤

1905 皇后行, 太子行, 聖佐治行,於仁行, 沃行, 皇帝行落成

第三期

1907 海軍船塢

第四期

1921 海軍船塢至渣甸倉海傍, 即灣仔海傍。介紹了填海從摩利臣山的泥土不足, 引發向政府要求增費, 並從其他地方運泥填海的經過。

第五期

1923 年成立港口改良局。介紹了 Duncan 丁勤為局長規劃的中上環填海計劃, 配備多個貨倉碼頭, 但最終計劃並沒有落實。

與填海有關的工程:

1916 油麻地避風塘

1920 香港仔填海堤壆 及坑渠工程。 工程費100萬 。 工程由永利建築的譚肇康承辦。

1924 春秧街地段填海

1924 亞細亞大水公司北角貨倉填海及建壆 工程。工程費150萬 。 工程由永利建築的譚肇康承辦.

1952 北角聯益貨倉碼頭公司

1953 銅饠灣新避風塘 有詳細的敘述。

1953 中環皇后碼頭填海。 提到已消失的美利碼頭, 新皇后碼頭, 新天星碼頭及新大會堂

文化教育衛生有關工程

皇仁書院

庇理羅士女校

香港大學堂成立之起緣及其創辦史略

英皇中學

瑪麗醫院

東華醫院

廣華醫院

東華東園

保良局史略

聖保羅書院

育才書院

九龍喇沙書院

嶺英書院

培正中學

鄧鏡波工業學校

贊育醫院

公用事業及交通工程

香港電燈公司史略 -

  • 永豐街購入英人墳地建廠

  • 增雪廠街分廠

  • 復購地建北角總廠。 電燈總局由李柯倫治策劃設計

  • 建築海堤壆 , 爐房,發電廠, 貨倉, 職員住所, 掃桿埔機器師住宅,石屎碼頭等工程

從1915- 1940 的所有工程均由永利公司譚肇康承建。


九龍中華電力公司新電力廠工程

在土瓜環青州英泥廠側建新發電廠填海築堤,爐房, 泵水房,職員住所, 貨倉,碼頭,馬路, 工程費100萬。 工程由巴馬丹拿繪則師所設計, 永利公司譚肇康承辦。


山頂纜車公司

柏架道新車站工程, 永利公司以高價投得工程, 以6個月期限完成, 並保持通車。 譚肇康開夜工增加人員趕在5個月便完成工程。纜車公司特賞1000元獎金

電車公司

九廣鐵路史略

郵政總局 1905- 1910 承辦工程者 生利公司

電話大廈

電報局大廈

電燈公司寫字樓

啓德機場



政府機關工程

1903 高等法院

1912 薄扶林道泵水機器廠。 永利公司譚肇康承辦

1913 巴利士山及跑馬地政府職員宿舍 承辦工程者永利公司譚肇康

1913 船頭宮署工程 承辦工程者永利公司譚肇康

1919 消防總局

1920 上環街市

1939 中央市場

1949 梅道政府高級職員住宅

1949 禮頓公務員西人宿舍

1950 西彬彌敦道公務員西人宿舍

1950 警察宿舍 (舊皇仁書院)

1952 政府合署

1954 警察總部大廈

1954 柏架道英國海軍官員住宅



商業樓宇工程


1905/1951 渣甸行 (德輔道/畢打街)

1920 法國匯理銀行

1920 畢打行及皇后戲院

1920 華人行

1922 娛樂戲院

1923 大衛行

1925 愛群行

1928 荷蘭銀行

1928 萬國寶通銀行

1928 亞細亞行

1928 東方戲院

1929 國民行

1929 渣打銀行

1930/1948 公主行

1932 廣東銀行

1931 利舞臺

1932 告羅十打行

香港置地公司以300萬購入被火燒毀的香港大酒店33000尺地段,為當時香港最大的地盤。

李柯倫治則師設計,耗6000噸鋼柱鋼陣。 上蓋建築工程由裕利公司的譚肇康承建。 需打1580條樁。鋼柱鋼陣雖然延期付運4個月,但裕利皆能如期在24個月完工, 則師向業主發放30000元獎金。工程需500萬完工, 等於在1950年代的2000萬。

1933 友邦銀行

1934 麼羅行大廈

1934 宏興行

1936 上海匯豐銀行

1936 東亞銀行

1938 皇室行

1938 太平行

1938 經紀行

1948 新寧大廈

1949 勝利行

1949 喇夏士安打大廈

1950 印刷大廈

1950 使館大廈

1951 公爵行

1951 京華戲院

1951 麼利大廈 (忠靈塔舊址)

1952 中國銀行

1952 歷山大廈

1952 樂宮戲院

1952 璇宮戲院

1952 新舞臺

1953 傅大廈

1953 有利銀行

1953 都城戲院

1954 豪華戲院








最近完成的工程 (1954)

瑪麗醫院護士宿舍

馬頭角道九龍城碼頭

幹德道公務員宿舍

掃桿埔運動場

贊育醫院新園

西區警署

佐敦道碼頭天橋

計劃建設中之工程

港九公立醫局

海底隧道

德忌立街十層商廈

重建渣打銀行

重建畢打街渣甸行

北角渣華道11層高平民屋

擴建啟德機場 - 新跑道能升降彗星第二型和大不列顛式飛機, 士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擬建一條3英哩74分之1的海堤伸向九龍灣。 泥土需夷平九龍山及挖海泥得之。預計1958年完工, 把現有的兩條跑道封閉。

北角發電廠

擴建油麻地警署

拓展沙田市區

新美國領事館

興建中之工程

觀塘填海工程 - 原有垃圾池封閉, 附近的木屋區居民被遷往牛頭角

長沙環 - 由深水埗軍倉至水艇船塢

紅磡 - 開始了10年的填平工程到1954年才正是批準在法律上生效。 遷移九廣鐵路從尖沙咀到紅磡的構思以於文中出現。

中環 - 由油麻地小輪碼頭至林士街/麼利臣街

馬頭角

荃灣 - 市區面積由200余萬方尺擴展到800余萬方尺

中環砵甸乍街, 中國街, 德輔道中,大道中40余座樓拆卸改建

尖沙咀中間道新14層高建築

改建香港大酒店舊址

紅磡兒童羈留所 - 位於馬頭圍道 由裕利譚華靖承辦,可容納60名兒童。

Return to Tam Shiu Hong & TBCAHK Main Page
Return to Tam's Family Book Main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