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七三年初,余弟兄(约24岁)从美国毕业回来香港,到了屯门,在中华基督教会属下的何福堂书院教书(资料可在上网找到),那中学校园里有餐厅、游泳池、足球场、教师宿舍,有座马礼逊堂是教师住宿的,其余是礼堂、教室和实验室等。
1972年,我们在何福堂书院的一班同学,因从小学升上中学后,班主任是外籍老师,语言很难沟通,我们向校长投诉。结果,在下学期,1973年初来了一位年青人,换了班主位,就是余弟兄,主要教我们英文和音乐。
他在何福堂教书,在我们回忆中,教了一个学期连暑假,大约九个月。每星期六和日,他都抓住机会传福音,带同学得救,得着一些果子。我是在高二才得救,由他的果子传给我而得着救恩,愿荣耀归神!
同学们对他教音乐,印象深刻。他懂得弹琴,也教吹笛、唱歌,也把诗歌带到校园唱,同学们对他教的歌曲如Lemon tree 和 Waltzing Matilda(澳洲民歌,大部分澳洲人都识唱) 那个调子,到现在我们都没有忘记。
师大毕业的马芳婷姊妹(她比我高一年级)说:她上中二时,一次余弟兄代授科学课时,要同学思考科学与神的关系,并写下自己的想法。那时校园里没有牧师来带聚会,校园里也没有聚会的地方。马芳婷姊妹主动找校长,想要借用音乐室,让弟兄姐妹一同在校园内,唱诗聚集和传福音,结果校长批准。
余弟兄一面执教鞭,一面拿着圣经,星期六和日,他都尽力传福音,为主作见证,带同学得救,兴起校园福音见证。同学们也在校园传福音,为主作见证,带同学归主。
为找到聚会的地方,他走遍元朗和屯门,找到之后,便将聚会的地址,写在黑板上,同学抄了地址,也可以参加聚会。
余弟兄在那九个月的时间,在中华基督教会内,一面在职,一面为主的恢复,活泼地开创校园的福音。
丘衍源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