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緣起
七股區是臺南重要的漁業與濕地資源聚落,當地結合傳統漁村文化與環境生態特色,發展出「股份漁鄉」的獨特模式。為了讓學生認識漁村產業與環境保育的密切關係,本校於 113 年 12 月 22 日安排師生前往七股股份漁鄉進行參訪與體驗活動,藉由親身觀察與互動,加深對地方產業、濕地生態及永續利用的理解。
二、活動對象
本校學生及老師,共計約 30 人。
三、活動內容
漁村導覽:由在地解說員帶領學生走訪七股漁村,介紹養殖魚塭的運作方式,了解傳統漁業如何轉型結合觀光與環境教育。
濕地觀察:透過導覽認識七股沿海的濕地生態,包括紅樹林、候鳥及潮間帶生物,學習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動手體驗:學生親自嘗試漁業相關操作,如劃船或簡單捕撈體驗,理解漁民生活的辛勞與智慧。
環境議題討論:在活動最後進行分享,讓學生思考「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如何取得平衡」。
四、活動成效
學生透過實地參訪,對漁村文化及濕地生態有更深刻的體會。
體驗活動提升學習動機,使學生能將書本知識與真實生活連結。
孩子理解到環境保育與地方產業並非對立,而是可以透過創新與合作達成永續發展。
促進學生關懷在地,建立起珍惜資源、尊重生態的環境倫理。
五、環境教育意義
生態保護:讓學生理解濕地是鳥類、魚類及多樣生物的重要棲地,必須維護。
資源永續:學習漁業如何在生產與保育間取得平衡,落實「取之有度,用之有節」。
文化傳承:漁村產業不只是經濟活動,更是環境知識與地方智慧的傳遞。
公民責任:培養學生思考自身在永續發展中的角色,並將愛護環境的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
六、結語
此次七股股份漁鄉參訪活動,不僅帶給學生豐富的漁村體驗,更是一場結合自然生態、產業文化與永續觀唸的環境教育課程。未來本校將持續推動相關戶外學習活動,期許學生能成為有知識、有行動力的環境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