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12月1日
二、活動地點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三、活動對象
本校三年級學生。
四、活動目標
讓學生了解自來水設施的運作過程與水資源的重要性。
引導學生認識水資源有限,培養珍惜用水與節約用水的態度。
透過歷史建築與環境體驗,學習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聯。
五、活動內容與進行方式
館區導覽:由專人帶領學生參觀淨水池、快濾池、送水泵浦室等古蹟設施,了解早期自來水系統如何建造與運作。
水資源教育:導覽員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水資源的來源、淨水過程及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互動學習單:學生分組完成學習單,透過觀察與回答問題,加深對「珍惜水資源」的認識。
戶外體驗:漫步花園園區,欣賞自然環境與建築融合之美,體驗水道博物館兼具環保與文化儲存的價值。
六、活動成果
學生能清楚說出自來水從「取水、過濾、輸送」的基本流程。
多數學生在心得單上寫到「水很珍貴,不能浪費」,顯示節約用水觀念已在心中建立。
學生對於水道博物館儲存的歷史建築留下深刻印象,認識到環境保護與文化儲存同樣重要。
七、實施心得
本次參訪結合了自然環境、歷史文化與環境教育,不僅讓孩子了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資源,更學會了從日常小事開始節約用水。三年級學生雖年紀尚小,但透過實地觀察與實際體驗,對「環境保護」有了更直觀的感受。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展現出高度好奇與學習熱情,整體學習成效良好。
八、學生回饋(三位不同角度)
學生小仁:「原來水要經過好多步驟才能到我們家,我以後洗澡不要浪費水。」
學生小叡:「我覺得水道博物館很漂亮,建築很特別,我想畫下來帶回家。」
學生小茤:「我知道水很珍貴,以後我要提醒爸爸媽媽關水龍頭,不要浪費水。」
九、總結
三年級學生的水道博物館戶外教育參訪,讓孩子們在觀察、操作與體驗中,理解水資源的重要性與環境永續的價值。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學習,更是一次心靈啟發,孩子們學會了愛惜水資源,也更加懂得保護我們共同生活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