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防救
為提升師生面對地震的應變能力,本校於 114 年 3 月 27 日辦理地震防災演練。活動目標在於讓學生透過實際演練,熟悉「趴下、掩護、穩住」的基本動作,並學會如何在校園中迅速、安全地避難與疏散。藉此培養學生的防災意識,建立「自助、互助」觀念,減少災害發生時的人身危害。
演練起始
模擬地震警報響起,全校師生依指令迅速就地進行防護。
學生實踐「趴下、掩護、穩住」三步驟,利用桌椅作為掩護,避免掉落物傷害。
疏散演練
地震停止後,由導師帶領學生依照規劃路線有序撤離至操場安全區。
過程中強調「不推擠、不喧嘩、快速前進」的原則。
人員清點與回饋
抵達集合點後,導師立即清點人數並回報,確保無人遺漏。
防災人員進行講評,指出執行流程中的優點與改進之處。
本次地震防災演練,全校師生約 500 人參與。學生能迅速反應並正確執行掩護動作,疏散過程秩序良好,平均撤離時間為 2 分 40 秒,符合教育局防災演練規範。透過模擬情境,學生對於地震的應變流程更加熟悉,並能清楚回答防災基本原則。
此次演練展現了全校師生的配合度與防災素養。雖然部分班級在疏散時仍出現走動過快或隊伍稍顯混亂的情況,但整體而言,流程順暢,師生皆能正確執行指令。這樣的經驗提醒我們,防災演練必須持續且定期實施,才能真正培養「遇到災害不慌亂,知道如何自保」的能力。
學生小智:
「我學會了遇到地震要馬上躲到桌子下,不可以亂跑。雖然有點緊張,但下次我一定會更冷靜。」
學生小寧:
「原本以為地震演練只是跑出去,但今天才知道要先掩護再撤離。這樣比較安全,不會被掉下來的東西砸到。」
學生小祥:
「演練讓我想到台灣地震很多,應該要有更好的防震建築。以後我想研究怎麼讓房子更安全。」
114 年 3 月 27 日的地震防災演練,讓學生從實際操作中習得防震知識,並養成迅速應變的能力。透過這次活動,孩子們不僅了解自我保護的重要,也開始意識到防災與永續校園安全的關聯。這場演練強化了校園的防災韌性,為未來可能面對的自然災害奠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