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說明


        本系列﹁正蒙教育.兒童孝廉讀經﹂教材,其特色是大字、白文。大字是為了節省目力,以保護兒童視力,不僅適合兒童讀誦,更方便一般成人讀誦;白文而無解釋,是因為﹁讀經﹂不同於一般的知識學習,其重點在於多接觸、多熟習。蘇東坡云:﹁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古人認為,兒童時期的教育模式,首重開發﹁根本智﹂,故當以讀誦、薰習為主;只要熟讀,自有浸潤,自有感發,自有理解。然而若就經中淺顯易懂之經文︵如三字經、弟子規、常禮舉要……︶,為兒童稍作講解,以作為敦品勵行之助,在染污深重的現代環境中,亦無不可。

        現階段所發行的經典誦讀本分為四類版本:正體字注音讀誦本︵豎排.台灣︶、正體字現代漢語拼音讀誦本︵豎排.大陸︶、正體與簡體對照現代漢語拼音讀誦本︵孝弟三百千.豎排.大陸︶、簡體字現代漢語拼音讀誦本︵橫排.大陸︶。

一、學庸論語:以十三經注疏為底本。大學、中庸採用真正﹁古本

       原文﹂︵禮記注疏第一祖本:南宋黃唐八行本︶,而非朱子四書集注篡亂本。

       論語則另參酌程樹德論語集釋、李炳南論語講要﹁以經校經﹂之考據。

二、孟子:以阮刻十三經注疏為底本。

三、老子莊子選:老子依據憨山大師道德經解為底本。

       莊子內篇採用憨山大師莊子內篇注為底本。

       外篇︵天下篇︶以郭慶藩莊子集釋為底本。

四、孝弟三百千:孝經、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朱子治家格言、德育啟蒙、常禮舉要等八種合刊。

五、傳家寶典: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

                           關帝覺世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等五種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