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刚开始接触声乐那会就见过这个词汇,只记得那时候隐约觉得这种唱法肯定很牛逼,因为听着就像是个牛逼的唱法。
但什么学问都是这样,当你懂得了原理以后你就会觉得那些名字真的是过于冠冕堂皇了。
“面罩唱法”-mask 这个词是法国男高音德雷什克最早提出来的。大部分学者理解的是声音集中在以鼻为中心的三角区,并借助哼鸣练习,感觉是把声音唱在面罩上。我首先明确的告诉各位,这种唱法是错误的!
首先,这个名称并不好,唱法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而面罩是我们在可以做到喉腔打开,基音泛音做到合理混掺,并且元音发音明亮时我们对声音位置的一个感受。这是一种结果。我个人强烈反对把结果作为手段去训练。
第二,初学者需要了解发声原理。我们在演唱时要利用打开的喉腔。世界声乐史一个重要的人物,19世纪初期法国男高音Duprez成名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改变了法国声乐鼻音过重的状况,改用了开放喉腔的唱法。这是近代声乐进步的标志。想要喉腔打开,就必须避免鼻音。所以哼鸣其实在真正的声乐训练中作用大小可见一斑了。
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14个年头了,在这个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我坚信声乐技术理论应该只有一种,那就是科学的方法。任何什么“张氏李氏唱法”都都要被科学的方法代替。
任何有关声乐技术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私信或者发邮件到nanqin8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