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112-1學生成果線上成果展
  • 首頁
  • 微學程成果展示
    • 1.別人家的小孩
    • 2.跨領域讀書會
    • 3.QuantumQualtet
    • 4.SIMPLE AI
    • 5.有球的地方就有我們
  • 微課程成果展示
    • 1.NCU競技程式
    • 2.劇聚
    • 3.你今天毛起來了嗎?
    • 4.包容創業與社會創新
    • 5.英語繪本說書人
    • 6.社會設計思考
    • 7.客家學院-我們與貧窮的距離
    • 8.地科學院微課程-:智慧專家與監測助理
  • 社群團隊成果展示
    • 1.卡卡音樂祭團隊
    • 2.中大閱人咖啡館
    • 3.科技專案創客群
    • 4.中央創遊
    • 5.GDSC
    • 6.Cloud Infra Lab
    • 7.中大Python共學程式班
    • 8.肆倆重
    • 9.思辯格致社
    • 10.阿卡貝拉
    • 11.性別小彩坊
    • 12.中央影像製作所
    • 13.CORE
    • 14.客家來尞
    • 15.United Developer Club
    • 16.分子創意飲品研究社
  • 通識中心學程成果展示
    • 1.三生三接 十里藻礁
    • 2.GPT適性化學習
    • 3.穿戴式裝置心情分析應用
    • 4.AI GOOD競賽
    • 5.DSK 多思考科技
    • 6.老當益壯
    • 7.GateGuardians 門衛士
    • 8.牌爵史詩
  • 教學創新學生成果展示
    • 1.那夜凌晨我迷失在道德抉擇馬路
    • 2.困難的抉擇
    • 3.我自以為的善意是善嗎--以康德與孔子觀點
    • 4.藥學倫理的兩難
    • 5.Waifu Maker
112-1學生成果線上成果展
  • 首頁
  • 微學程成果展示
    • 1.別人家的小孩
    • 2.跨領域讀書會
    • 3.QuantumQualtet
    • 4.SIMPLE AI
    • 5.有球的地方就有我們
  • 微課程成果展示
    • 1.NCU競技程式
    • 2.劇聚
    • 3.你今天毛起來了嗎?
    • 4.包容創業與社會創新
    • 5.英語繪本說書人
    • 6.社會設計思考
    • 7.客家學院-我們與貧窮的距離
    • 8.地科學院微課程-:智慧專家與監測助理
  • 社群團隊成果展示
    • 1.卡卡音樂祭團隊
    • 2.中大閱人咖啡館
    • 3.科技專案創客群
    • 4.中央創遊
    • 5.GDSC
    • 6.Cloud Infra Lab
    • 7.中大Python共學程式班
    • 8.肆倆重
    • 9.思辯格致社
    • 10.阿卡貝拉
    • 11.性別小彩坊
    • 12.中央影像製作所
    • 13.CORE
    • 14.客家來尞
    • 15.United Developer Club
    • 16.分子創意飲品研究社
  • 通識中心學程成果展示
    • 1.三生三接 十里藻礁
    • 2.GPT適性化學習
    • 3.穿戴式裝置心情分析應用
    • 4.AI GOOD競賽
    • 5.DSK 多思考科技
    • 6.老當益壯
    • 7.GateGuardians 門衛士
    • 8.牌爵史詩
  • 教學創新學生成果展示
    • 1.那夜凌晨我迷失在道德抉擇馬路
    • 2.困難的抉擇
    • 3.我自以為的善意是善嗎--以康德與孔子觀點
    • 4.藥學倫理的兩難
    • 5.Waifu Maker
  • More
    • 首頁
    • 微學程成果展示
      • 1.別人家的小孩
      • 2.跨領域讀書會
      • 3.QuantumQualtet
      • 4.SIMPLE AI
      • 5.有球的地方就有我們
    • 微課程成果展示
      • 1.NCU競技程式
      • 2.劇聚
      • 3.你今天毛起來了嗎?
      • 4.包容創業與社會創新
      • 5.英語繪本說書人
      • 6.社會設計思考
      • 7.客家學院-我們與貧窮的距離
      • 8.地科學院微課程-:智慧專家與監測助理
    • 社群團隊成果展示
      • 1.卡卡音樂祭團隊
      • 2.中大閱人咖啡館
      • 3.科技專案創客群
      • 4.中央創遊
      • 5.GDSC
      • 6.Cloud Infra Lab
      • 7.中大Python共學程式班
      • 8.肆倆重
      • 9.思辯格致社
      • 10.阿卡貝拉
      • 11.性別小彩坊
      • 12.中央影像製作所
      • 13.CORE
      • 14.客家來尞
      • 15.United Developer Club
      • 16.分子創意飲品研究社
    • 通識中心學程成果展示
      • 1.三生三接 十里藻礁
      • 2.GPT適性化學習
      • 3.穿戴式裝置心情分析應用
      • 4.AI GOOD競賽
      • 5.DSK 多思考科技
      • 6.老當益壯
      • 7.GateGuardians 門衛士
      • 8.牌爵史詩
    • 教學創新學生成果展示
      • 1.那夜凌晨我迷失在道德抉擇馬路
      • 2.困難的抉擇
      • 3.我自以為的善意是善嗎--以康德與孔子觀點
      • 4.藥學倫理的兩難
      • 5.Waifu Maker
  • 提課類型:學生募課      提課人:工學院學士班黃沅椿      指導導師: 鄭揚宜/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本門微課程:1學分

十二夜2:回到第零夜---電影觀賞

反思與討論

相信動物協會---創辦人_郭璇_講談

動物與社會地位---鄭揚宜

參訪張媽媽流浪狗之家

板橋動物之家資深志工---譚小胖(譚晨翔)分享

為什麼是這部電影?

相較於十二夜1,這部電影更取向於解決問題,與深層地探究議題,不僅僅在於同情流浪狗。

拋出問題 共同討論

相信動物協會---郭璇 座談

介紹協會和流浪狗絕育計畫,實際經驗分享與達成的成果。

回到最初點

揚宜帶我們探討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演進,如何從牲畜,到我們家裡的寵物,帶領同學一同探討狗與人從古至今的發展關係,並讓同學思考為何狗不同於其他的動物,需要人類特別保護的背後原因。

參訪張媽媽流浪狗之家

實際體驗流浪狗在收容所的環境,更容易去融入議題之中

訪談.mp4

採訪張媽媽流浪狗之家的志工

小胖與我們分享在板橋動物之家看到聽到的事物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