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類型:微學程 團隊名稱: 有球的地方就有我們 指導導師:王聖翔 教授
課程類型:微學程 團隊名稱: 有球的地方就有我們 指導導師:王聖翔 教授
我們計畫整合氣象觀測站的資料,分析球場的地面狀況,例如積水情況是否嚴重、是否適合運動等,這將有助於使用者在家中便能得知球場的實際情況,無需現場親自前往便可掌握是否適合打球,節省了時間成本。
我們將在籃球場安裝先進的震動感測器,能夠即時感知球場是否正在被使用。這將有助於我們有效調配球場資源,避免短時間內出現大量民眾想使用,卻無法即時提供場地的情況。同時,影像辨識攝影機的運用將提供更詳盡的場地使用情況,輔助確認球場的實際狀況和使用狀態。
我們將上述資訊集中在一個網站平台上,並結合LINEBOT機器人服務,為民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詢與預約服務。這項系統將極大地提高籃球場的使用效率,讓使用者能夠更輕鬆地掌握場地狀況並進行預約,同時也提供了更良好的管理方式,以確保球場資源的最佳運用。
在技術層面,我們的關鍵技術包括專業的震動感測器技術和影像辨識技術,這些技術能夠準確且即時地監測場地的使用情況,提供實時的場地狀況和安全評估。同時,我們具備數據分析與整合技術,將感測器和影像辨識所收集的資訊進行整合、分析和報告,提供更深入的管理和決策支持。
在成本結構方面,每個場地的需求和狀況各有不同,因此成本也會因場地大小和需求量而有所變化。主要成本包括感測器設置和安裝費用,以及電源供應處理成本,需考量感測器和系統運作所需的電力供應。
我們團隊利用震動感測器偵測籃球架的震動、利用小型攝影機(ESP32 CAM)做影像辨識,確定有沒有人在籃球場以及計算籃球場上之人數;震動感測器(Mpu6050)判斷球框震動幅度。結合以上資訊,能夠有效判定籃球場使用情形——是否有人正在使用。
透過抓取籃球場周圍的氣象觀測站數據,提供使用者籃球場的天氣狀況。我們預期通過使用SIM卡與Wi-Fi分享器作為網路供應的方式,分享網路予所有偵測裝置,使用MQTT通訊協定數據傳輸至Pi4。而供電方面,則使用5V行動電源進行供電。將震動感測器與ESP32 CAM連接,以及將ESP32 CAM與Pi4進行連接,而Pi4則利用轉接頭接110V插座取得電源,以便將資訊上傳至NODE RED進行整合與網頁呈現,連接至LINE BOT呈現給使用者。
本次專案已進入實作階段,目前正進行偵測程式的建置並進行實裝偵測器的準備。預期於十二月底結案,成功開發出一款可供民眾使用的智慧籃球場系統。
本次專案之儀器材料清單:
ESP-CAM*1;MPU6050*1
Raspberry Pi 4 *1;RP1080塑膠防水盒
為使用者帶來更便利的使用體驗,降低事故率、節省運動的時間成本,同時也為球場管理帶來更高效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