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 5分鐘短影片
簡介 - 5分鐘短影片
研究動機與目標
每每到了學期的尾聲,學校的選課版總是會出現許多學生發文徵求又甜又涼的選修或通識課;而你或許也聽說過這樣的流言,卷哥卷姐都是修了營養學分去衝高他們的學期平均成績。我們團隊中剛好有一位卷哥,想要破解這樣的迷思,於是,便開啟了我們尋找選課與成績關聯的旅程。經過層層篩選,我們團隊最後決定研究卷哥卷姐在選擇課程上是否相比其他人下了更多功夫,最終找到那些卷哥卷姐不為人知的選課指南。
運用資料與研究範圍
學生學期平均成績:學號、系所名稱、年級班別、學期-班一般名次、學期-班一般人數
學生選課成績:課程名稱、分發結果名稱、課程屬性名稱、成績
執行步驟流程
資料處理
分析結果
結論
分析與成果展現
卷哥卷姐選課課程與其他層級學生比例上的比較
前5%學生與5%~25%學生選課內容比例
虛無假設():前5%學生與5%~25%學生選課內容相同。
替代假設():前5%學生與5%~25%學生選課內容不同。
分析根據我們跑出來的數據,p值皆接近1,以統計的角度來看非常不顯著,均不拒絕虛無假設。
卷哥卷姐選課課程與其他層級的學生比例上的比較
前5%學生與後5%學生選課內容比例
虛無假設(H0):前5%學生與後5%學生選課內容相同。
替代假設(Ha):前5%學生與後5%學生選課內容不同。
分析我們計算出的數據,p值皆接近1,以統計的角度來看非常不顯著,均不拒絕虛無假設。
課程的平均分數與卷哥卷姐的選課關聯性
我們發現「卷哥卷姐」所修的選修課的班級平均分數,與全校選修課之班級平均分數差不多,並可以發現前百分之5的同學在個人的成績平均上是遠高於班平均成績的。因此我們推論:「卷哥卷姐」得到好成績,並不是因為選擇了「甜課」,而是與他們在課堂上表現程度較好有較大的關聯性。
卷哥卷姐的選修課成績和必修課成績之關係
經過統計,必修課分數大於選修和通識課的學生人數人數為1995個。必修課分數大於選修和通識課的學生人數占比45.7%,反之, 選修、通識課的平均成績較必修課之成績高的學生占比54.3%。顯示「個人選擇」之課程確實能讓較多比例的學生提高平均成績。
卷哥卷姐選擇且修習完成課程次數文字雲
卷哥卷姐退選課程次數之文字雲
結論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深入探討了書卷獎得主的選課模式,並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學生在選擇課程時並沒有明顯偏好特定的學科或領域。這一發現與我們最初的假設相悖,我們曾認為成績優秀的學生可能會傾向於選擇他們擅長或感興趣的課程。然而,數據顯示,這些學生所選擇的課程平均分數實際上略低於所有課程的整體平均分數。這意味著,與其他學生相比,他們並沒有選擇較容易獲得高分的課程。
最後,我們認為這些成績優秀學生的選課模式和學習方法對於那些在選課上猶豫不決的學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他們的例子告訴我們,成功並非僅來自於選擇簡單、營養的課程,更在於如何面對和克服學習過程中的挑戰。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把自己視為每一堂課的主動參與者,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以期最大化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我們相信,這些優秀學生的選課策略和學習方法不僅揭示了他們的學習歷程,也為其他同學提供了寶貴的學習啟示。
心得:
楊雲杰:
非常高興有機會參與資料科學與大數據這門課,並參與微學程的成果展。在這門課程中,我學到了如何運用Python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透過實際操作,我不僅掌握了Python編程的基礎知識,還學會了如何運用各種統計方法來解讀數據,了解如何從龐大的數據集中提取有意義的信息,並利用這些信息來做出更加精準的預測和決策。
除此之外,我認為這門課不僅提高了我的資料分析能力,還激發了我對資料科學的興趣,我發現資料科學並不是一個枯燥乏味的學科,而是一個充滿有趣知識的領域。在經過這次專題後,我更加渴望在這個領域深入學習與成長,也希望未來學習的路上有機會能應用在這堂課所學到的能力,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加全面的人。
葉三元:
我認為資料科學與大數據應用這一堂課非常適合於管理學院的學生來修課,尤其是未來想要從事商業分析師相關職業的人。你將從理解並驗證問題 、定義並測試假說、建立並解釋模型等數個步驟流程,去完成一份專屬於你們團隊的專題;即使過程當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對寫程式不熟悉、不太會解讀統計方法數值所代表的意義...但這正是學習的關鍵點,只要你克服了,你的編程或是統計能力將會獲得成長(如果你想點這一方面的技能樹,請修)。最後,透過這門課,修完這堂課的你不僅會學到資料科學和大數據的技術技巧,更會培養出批判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能力,這對於他們未來無論是在商業領域或是任何其他專業領域的職業生涯都是非常受用的。
楊恩光:
參加這次微學程成果展,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愉快和有意義的經歷。這次的專案充滿了挑戰,我們需要運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和大數據蒐集,並建立統計模型來分析卷哥卷姐的選課策略。一開始,我們可能感到有些困難,但在團隊的努力下,我們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達到了我們的目標。
這次的專案不僅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新知識和技能,還提供了實際應用的機會。透過資料分析和模型建立,我們能夠深入了解卷哥卷姐的選課習慣,並提供有價值的建議。這種實際應用讓我們更加瞭解了數據科學的重要性和應用價值。
我要特別感謝我們的團隊中的每個人,因為每個人都貢獻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努力。沒有你們的協助和支持,我們無法完成這個專案。這次的經驗讓我更加珍惜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並學會了如何有效地協同工作,以達到共同的目標。
總結來說,參加這次微學程成果展是一個難忘的經歷,我很開心能夠在這個專案中參與,學習,成長,並與出色的團隊一起實現我們的目標。
游晉陽:
很高興能夠代表資料科學與大數據課程參加微學程成果展,當初秉持著對大數據的熱情參加這個課程,經過了陳教授的指導,不只讓我更了解有關大數據統計的知識與技術,透過實作的作業與比賽也讓我精進自己的程式能力。
我也要很謝謝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在有問題時互相幫助,一起討論並解決問題,也從這次的合作中向每個人學習的很多。
最後再次謝謝教務處舉辦這次的微學程成果展,讓我們的成果能有平台展現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