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112-1學生成果線上成果展
  • 首頁
  • 微學程成果展示
    • 1.別人家的小孩
    • 2.跨領域讀書會
    • 3.QuantumQualtet
    • 4.SIMPLE AI
    • 5.有球的地方就有我們
  • 微課程成果展示
    • 1.NCU競技程式
    • 2.劇聚
    • 3.你今天毛起來了嗎?
    • 4.包容創業與社會創新
    • 5.英語繪本說書人
    • 6.社會設計思考
    • 7.客家學院-我們與貧窮的距離
    • 8.地科學院微課程-:智慧專家與監測助理
  • 社群團隊成果展示
    • 1.卡卡音樂祭團隊
    • 2.中大閱人咖啡館
    • 3.科技專案創客群
    • 4.中央創遊
    • 5.GDSC
    • 6.Cloud Infra Lab
    • 7.中大Python共學程式班
    • 8.肆倆重
    • 9.思辯格致社
    • 10.阿卡貝拉
    • 11.性別小彩坊
    • 12.中央影像製作所
    • 13.CORE
    • 14.客家來尞
    • 15.United Developer Club
    • 16.分子創意飲品研究社
  • 通識中心學程成果展示
    • 1.三生三接 十里藻礁
    • 2.GPT適性化學習
    • 3.穿戴式裝置心情分析應用
    • 4.AI GOOD競賽
    • 5.DSK 多思考科技
    • 6.老當益壯
    • 7.GateGuardians 門衛士
    • 8.牌爵史詩
  • 教學創新學生成果展示
    • 1.那夜凌晨我迷失在道德抉擇馬路
    • 2.困難的抉擇
    • 3.我自以為的善意是善嗎--以康德與孔子觀點
    • 4.藥學倫理的兩難
    • 5.Waifu Maker
112-1學生成果線上成果展
  • 首頁
  • 微學程成果展示
    • 1.別人家的小孩
    • 2.跨領域讀書會
    • 3.QuantumQualtet
    • 4.SIMPLE AI
    • 5.有球的地方就有我們
  • 微課程成果展示
    • 1.NCU競技程式
    • 2.劇聚
    • 3.你今天毛起來了嗎?
    • 4.包容創業與社會創新
    • 5.英語繪本說書人
    • 6.社會設計思考
    • 7.客家學院-我們與貧窮的距離
    • 8.地科學院微課程-:智慧專家與監測助理
  • 社群團隊成果展示
    • 1.卡卡音樂祭團隊
    • 2.中大閱人咖啡館
    • 3.科技專案創客群
    • 4.中央創遊
    • 5.GDSC
    • 6.Cloud Infra Lab
    • 7.中大Python共學程式班
    • 8.肆倆重
    • 9.思辯格致社
    • 10.阿卡貝拉
    • 11.性別小彩坊
    • 12.中央影像製作所
    • 13.CORE
    • 14.客家來尞
    • 15.United Developer Club
    • 16.分子創意飲品研究社
  • 通識中心學程成果展示
    • 1.三生三接 十里藻礁
    • 2.GPT適性化學習
    • 3.穿戴式裝置心情分析應用
    • 4.AI GOOD競賽
    • 5.DSK 多思考科技
    • 6.老當益壯
    • 7.GateGuardians 門衛士
    • 8.牌爵史詩
  • 教學創新學生成果展示
    • 1.那夜凌晨我迷失在道德抉擇馬路
    • 2.困難的抉擇
    • 3.我自以為的善意是善嗎--以康德與孔子觀點
    • 4.藥學倫理的兩難
    • 5.Waifu Maker
  • More
    • 首頁
    • 微學程成果展示
      • 1.別人家的小孩
      • 2.跨領域讀書會
      • 3.QuantumQualtet
      • 4.SIMPLE AI
      • 5.有球的地方就有我們
    • 微課程成果展示
      • 1.NCU競技程式
      • 2.劇聚
      • 3.你今天毛起來了嗎?
      • 4.包容創業與社會創新
      • 5.英語繪本說書人
      • 6.社會設計思考
      • 7.客家學院-我們與貧窮的距離
      • 8.地科學院微課程-:智慧專家與監測助理
    • 社群團隊成果展示
      • 1.卡卡音樂祭團隊
      • 2.中大閱人咖啡館
      • 3.科技專案創客群
      • 4.中央創遊
      • 5.GDSC
      • 6.Cloud Infra Lab
      • 7.中大Python共學程式班
      • 8.肆倆重
      • 9.思辯格致社
      • 10.阿卡貝拉
      • 11.性別小彩坊
      • 12.中央影像製作所
      • 13.CORE
      • 14.客家來尞
      • 15.United Developer Club
      • 16.分子創意飲品研究社
    • 通識中心學程成果展示
      • 1.三生三接 十里藻礁
      • 2.GPT適性化學習
      • 3.穿戴式裝置心情分析應用
      • 4.AI GOOD競賽
      • 5.DSK 多思考科技
      • 6.老當益壯
      • 7.GateGuardians 門衛士
      • 8.牌爵史詩
    • 教學創新學生成果展示
      • 1.那夜凌晨我迷失在道德抉擇馬路
      • 2.困難的抉擇
      • 3.我自以為的善意是善嗎--以康德與孔子觀點
      • 4.藥學倫理的兩難
      • 5.Waifu Maker
  • 提課類型:社群團隊

  • 提課人:孫卉柔 / 鄭堉庭

活動理念

對於念大學這件事,我們總感到不知所措,不曉得念的科系對工作有沒有幫助;不確定自己喜不喜歡現在讀的科目;不知道畢業後要繼續唸書或是就業,對於出社會的人士也是,不曉得這份工作能夠做多久;未來會不會有天被人工智慧取代,無論是誰都有可能會處在一個卡關的狀態,這情況有時甚至會讓人喘不過氣,所以我們希望能在學期中找個機會,讓所有對目前或是未來「卡關」的人有個合理且能脫離現實的時間。

相較於第一屆的:「夢過星河醉回人間」這次我們想對觀眾說:其實你已經有能力打造自己的夢了,所以「要做夢就做清醒夢」!

經營成果

與會人數

此次活動的售票與KLOOK合作,跟第一次卡卡音樂祭或是其他校園音樂祭相比,我們這次規劃盲鳥票還能使用文化幣。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團隊想利用去年的好評嘗試盲鳥票,有著優惠的價格及良好的體驗讓盲鳥票在十分鐘內完售!另外我們活動也像其他大型音樂祭一樣能使用文化幣能讓觀眾們減輕一些負擔,大幅促進了買票意願!

購票點我

官方Line

團隊觀察到在音樂祭時,觀眾們因專注於欣賞表演而比較少看手機,若是要查詢資訊(例如下個表演樂團、周遭可覓食的攤位、周邊價格等等⋯⋯)需打開手機並搜尋卡卡的Instagram,團隊認為這程序太繁瑣,於是設立了官方Line帳號讓觀眾們使用。

只要輸入「下個樂團」系統就會自動發送接下來要表演的樂團,觀眾們也能在選單輕鬆找到我們的Instagram、Facebook、售票頁面以及預購周邊商品網站。

在活動當天若有事項需宣導,除了發布在限時動態外也會同步傳訊息至有加入官方Line帳號的觀眾,讓大家即時收到資訊!

社群影響力

自從卡卡在9/11宣佈復辦後,便積極且用心地經營社群軟體,除了使用Reels增加觸及也時常於限時動態的問答、滑桿、倒數、連結等等的功能與粉絲們互動,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可看到已觸及的帳號數量接近兩萬個;瀏覽次數將近十八萬;與我們互動的粉絲數量也突破一千四百個;限時動態也都有一千出頭的人觀看,對於一個只舉辦過一屆音樂祭的帳號算是個不錯的成績,後續也會持續努力提高粉絲數以及觸及率!

Follow our Instagram

五五身創業經驗分享講座

卡卡音樂祭成立初衷是希望能夠藉由音樂祭的型態,讓就讀中大的學子能夠在面臨人生岔路時,能夠有一場活動可以讓自己暫時擺脫壓力、忘掉煩惱,這也是卡卡這個名稱的由來。

團隊邀請從中央大學畢業的五五身樂團團員回到學校擔任講師,與學弟妹分享畢業後的出路與未來職業選擇,還有創樂團的契機和創心交hearting的過程,給迷茫的大學生一點方向,及分享在中央的小趣事。希望這次的祭前講座可以給大家對未來一些想法或迷茫的解藥!

點擊報名

清醒夢合作訪談

此次活動主題為清醒夢,因此找了樂團名人進行採訪計畫,首波為五五身的冠彣學長跟我們分享屬於他的清醒夢,也以學長之姿對現在正為未來感到迷茫的年輕世代說一句話:「不用擔心現在做的努力跟選擇是不是錯了或白費了,它們總有一天都會回過頭幫到你。現在的生活型態已經比過去十年要多元非常非常多,只要自己準備好、累積好,一切困難跟迷茫一定都能順順利利。」

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名人採訪計畫,可以追蹤卡卡的Instagram瀏覽,也歡迎粉絲們向我們推薦想要看到的名人!

樂團卡司名單

在這段期間我們已與多組樂團簽約,這些都是在獨立音樂圈為人所知的樂團,團隊搜集各方的許願,在眾多考量下決定出最終卡司名單,目前已公布三組樂團,後續會在Instagram上公布更多優秀的藝人,請大家拭目以待!

解放音樂祭經驗分享工作坊

解放音樂祭曾為中央大型活動之一,舉辦了六屆後可惜因為資金問題而結束,去年舉行卡卡音樂祭後有幸與解放音樂祭負責人之一;現為夥球擊專案經理的吳忠澔學長搭上線,希望能透過學長分享策展解放與在業界工作多年的經驗使團隊成員對事前規劃與現場執行有更多的了解。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