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

我的父親艾倫. 詹姆士. 謝克頓於一九四八年返回紐西蘭后立刻撰寫了 [福爾摩沙的呼喚] 這本書. 他當時所以撰寫這本書完全是為了和平, 正義與人道, 以及台灣當時情況(契)需廣為世界所知的刺激.

然而五十年來, 先父這本 [福爾摩沙的呼喚] 始終塵封在我們家的記憶里, 並沒有出版. 不過無論如何, 書稿里的一些內容還是曾經被喬治. 柯爾的那本 [被出賣的台灣] 一書所引用. [被出賣的台灣] 於一九六六年頭一次在英國出版.

由於 [福爾摩沙的呼喚] 書稿里的內容曾經被 [被出賣的台灣] 一書所引用, 加上二二八事件五十周年的即將到來, 紐西蘭台灣同鄉會乃循線查訪到我們家地址, 並且力勸我們應該將先父的手稿出版.

先父是一位道德感強烈的老派基督徒紳士. 從小受基督教長老教派的熏陶, 長大后又成為一名具有強烈和平信念的基督教貴格派信徒, 他對一九四七年發生在台灣的那些不道德事件的震驚與惶恐, 整本書里處處清晰可見.

國民黨政權的腐敗, 國民黨軍隊的暴虐行徑及其所制造的血腥恐怖, 顯然已超出了他所相信的道德極限. 作為舊式學校教育出來的西方人, 他對於一個社會即使在動亂時應該如何運作, 自有其不同的觀點.

由於先父本人曾經參加的戰爭是如此 [文明] (如果武力對抗可以這麼說的話) ---這也就是說, 武力對抗的雙方做到同意聖誕節停火, 而且必須在指揮官下令后才可以再度進攻等等. 如果了解到他的這些背景, 那麼, 對於他為什麼對一九四七年在台灣所目睹之事會那麼地反感與痛心, 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從台灣返家途中, 先父還曾經路過澳大利亞雪黎做了一次短波廣播, 向外界公布台灣在(巍)道明 [革新政府] 治理下的情況. 喬治. 柯爾在 [被出賣的台灣] 一書里寫到: [由於這項廣播等於強烈的控訴, 而且國民黨政府在台灣也收聽到了, 因此激起國民黨政府歇斯底里般的瘋狂反應. 程天放手下的宣傳人員對此回應的說法是, 英美帝國主義其實和他們所對抗的納粹日本具有同樣的野心, 只不過手段更高明罷了. 他們說, 美國和英國利用 "聯合國救災及重建公署" 的救濟物資為餌, 表面上說是 "援助中國", 實際上是陰謀企圖兼並, 剝削和 "奴役" 台灣.]

[福爾摩沙的呼喚] 並不是有關一九四七年台灣二二八事件的正式報告. 先父並非職業作家, 這本書也沒有得到專業編輯或這方面專家的協助. 相反, 這本書只是由一名職業工程師, 教師, 以及曾經一度是軍人的先父所撰寫.

先父在一九四八年完成這本書時曾經幾度嘗試出版, 但是都沒有成功. 他不認為這是因為本書的市場有限所致, 他認為主要原因還是沒有出版商肯出版對 [我們的國民黨中國盟友] 如此批判的著作.

不過先父自己也承認他這本 [福爾摩沙的呼喚] 在圖書種類上很難歸類. 有一度這本書曾經被歸類為私人手記, 是一本比較台灣在日本統治下和國民黨中國統治下不同景況的敘述, 同時也是一本政論集.

作為私人手記,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先父個人的興趣躍然紙上. 舉例來說, 這本書里有很多地方提到鐵路, 工廠, 橋梁, 學校和大學, 甚至有一個單獨篇章專門提到台灣的基督教, 當然了, 所有這些都是他由衷關切之事.

當比較日本政府和國民黨中國政府在台灣的統治時, 先父偏愛日本的心理也顯而易見. 雖然這對才和盟軍並肩作戰的國民黨中國以及終于被揭露的日本暴行來說似乎有點不合理, 但他比較的重點倒是雙重的. 一方面他指出了日本統治給台灣帶來的工業和農業發展, 一方面他則指出台灣人權在兩個政權統治下相對來說的不同程度. 先父認為, 雖然日本統治非常嚴厲, 但是比起他一九四七年在台灣所目睹赤裸裸的暴力和貪污, 他認為日本的統治不但公平而且還可以接受.

站在聯合國派駐台灣的一名官員的立場, 先父對台灣民眾福(址)的關心超過了對全球戰略形勢的關切, 也因此故, 他的有些政治評估顯然是有問題的.

舉例來說, 他對蘇聯共產主義會吞沒中國的共產主義, 已經被歷史事實証明是錯誤的. 但是無論如何, 先父畢竟忠實地寫下了一九四七年發生在台灣的殘忍暴行, 以及他個人對這件事的發生原因和對整個世界歷史影響的解釋.

卡林. 詹姆士. 謝克頓 威靈頓, 紐西蘭 一九九八年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