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與母親同行》
母親總讓我「退化」,常常把「你才多大?」掛在嘴邊,在母親眼裡的我是一個小孩,可她錯了;我總認為母親不會老去,我也錯了。歲月的河道,潺潺流水般不停流逝,母親鬢角絲絲白髮漸漸浮現;我害怕失去母親,害怕失去一個在人生道路中為我撐腰陪伴著我的人。
中學畢業後,選擇獨自到外地上大學,收拾宿舍偶然看到相機膠卷,往事盡在眼眸:那溫柔的畫面,熟悉的場景,深刻的回憶,才瞭然於胸我自信明媚;是因為母親一直與我同行,它猶如河流般流淌,我乾枯渴望被愛被溫暖的心逐漸被它滋潤。
人呢——總是後知後覺的生物!又或許應了那句話,當時只道是尋常,只有切換到旁觀者,才能發現其中的美好,體會到當中的奇妙。
翻看相片時,看到一張對於他人來說無價值的枯樹照片,而它的力量讓我再次置身於熟悉而又遙遠的時空。
初中階段的我被捲進自卑漩渦,頭頂是倒置的黑洞,它有超強的吸附力,我也無法逃脫高吸磁的漩渦,試著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忙碌,好能避免去想那些雜言閒語,嘗試後發覺難聽的話,還是環繞自己心頭。
我藏不住心事,是習慣了喜與悲都與母親分享。
吃飯時與母親談起困擾我的事,他並未立即給我回應,僅僅點頭,又夾起菜放在我的碗裡,一瞬間我的失落感洶湧而至!沒得到安慰話語讓我心頭更堵,今天的晚餐彷彿只有白飯和母親夾給我的菜。
這天晚上依舊失眠,我打算到陽台吹吹風,恰巧看到媽媽房間燈光微微泛泛,走進房間與側躺著的媽媽對視,她問道:「是不是又做惡夢了?孩子不要害怕,我一直都在你身邊。」以免母親擔心,我搖搖頭走出去,相信今天難眠之夜,不是源於父親的呼嚕聲。返回陽台後椅子上有一本厚實的本子,我拿起它思索著裡面的內容;當我打開後,關於我的成長映入眼簾,就算我對於社會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母親也會視我如珠如玉,瞬間熱淚盈眶,幼時總疑惑不懂為何母親時常拿起相機,一直記錄我所作所為以及日常點點滴滴?如今看到裡面夾雜在不同時期母親視角下的我,原來我是她心坎裏最美的風景,才願意時刻為我舉起相機,將鮮活的瞬間變成永恆。
簪如是我在幼稚園畢業典禮主持典禮,母親有孕十月,醫生預估七月七出生,而我的畢業典禮恰巧是這天。身邊的老師見此狀況,紛紛表示快去醫院,而母親卻表示:「她的女兒緊張,需要她在台下陪伴著」;「她的女兒要踏入新階段,需要她見證這一刻。」那時的我不知媽媽為了看完我的主持,花費了多少力氣?那時的我只知看到媽媽我便會心安。
打我記事起,母親就一直與我同行,這本成長史中有許多錯別字,但不妨礙戳到內心深處;因為本子裡一字一句都流露出喜悅、難過、欣慰,字字真心,這是格外簡單而有力的文字。
看完後這本成長史我緩了些,不過母親似乎輾轉難眠。
接下來的第二天,讓我知道,盛夏枝繁葉茂的梧桐樹永遠茂盛,頭頂光芒四溢的驕陽永遠熱烈,當我們心無雜念才能照耀自己,溫暖他人。
母親與我在回家路上,她指著一棵樹說道:「這樹真好看」,這分明乾枯樹葉、樹皮稀疏;相反旁邊綠葉遍佈,更有果實點綴才能稱之為好看。母親看透我的心思,又補充道:「難免是樹都會讓人產生比較,可她在我心中無人能及。」母親深知大道理放我身上無濟於事;而她學歷不高,更不會用名言佳句古詩好文帶出道理,只能靠自己夜深人靜時細味。
隨後我拍下那獨特的美麗來表示我又成長了。
偉大的母親,在我小時候已經擁有多重身分,她是一本筆記本,是一名啟蒙老師,又或是港灣守護著我;而之所以肯定母親與我同行,是因為在不同時期遇到的挫折,路途曲折離奇而跌倒,最後我都會因為母親的力量能重回正軌,這股力量再次引導我不斷向前的動力,在時光流轉間探索生活的真諦和生命的意義,從童年到未來的航行,蘊藏母愛的鼓勵與支持。
思緒被拉回現實……我想,若果選擇留在本地升學,那麼母親是否能一直陪伴著我呢?話雖如此,或許是我即將要踏入社會,困難如突襲的暴雨,使我措手不及;憶念母親在暴雨時打起雨傘朝我走來,給予我力量。
我只依稀記得母親曾鼓勵我,視人生作拳擊賽,自身軟弱無力,對手便能重拳出擊,當然不必恐懼害怕,因為後盾是母親。或許我長大了,要學會獨當一面,畢竟現在與母親訴苦,她又能如何是好呢?相隔千里,她即幫不上忙又睡不著覺,這樣一來,她擔心著她,她也困擾著她。
雖然母親不在我身邊,可她,一生都在與我同行,永誌不忘。在我走陡峭的山路危險獨木橋時,她以另外一種力量與我同行,牽引著我;正因為與母親同行,促使我前進,哪怕我是候鳥,哪怕一次次的離家又上百次的不辭而別?哪怕母親不在我身旁,我也會無庸置疑的說出:「守護陪伴著,支撐與我同行的是母親。」
(1, 83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