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孩子在天籟下起舞
隨著高度科技和便利社會的發展,犧牲了自然環境換取更快、更方便、更華麗的生活方式,人類自詡為「人定勝天」,但大地之母卻一再的警示我們:海平面上升、全球暖化、更嚴重的空汙、更多的水災、更多的天災...!人,真能勝天?若是我們不能趕緊採取行動,隨之而來的將是滅頂的災害,更有甚者隨著2022年2月俄烏戰爭的開打,打破世界各國致力於能源轉型、達成氣候中和的目標和默契,讓傷害環境的天平已逐漸傾向不可逆的毀滅途徑,除了政府展開一連串能源轉型和具體的環境措施之外,我們應該從自身開始「為環境、為我們生存的家園,也為自己的後代子孫」做點甚麼...
本年度主題為「自然共好:氣候變遷 在地行動」。配合政府推動學校環境教育指標,環境教育具備從環境覺知、環境知識、價值態度、行動技能與環境行動的五項教育目標,搭配親子團蟻、蜂、鹿、鷹四個階段、以及育成會,除開「環境態度」為各項團集會及活動須具備之主要核心概念外
1. 小蟻團:培養環境覺知與敏感度,可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培養小蟻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汙染的覺知,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性累積環境情感。生活中的具體呈現:如,隨手關燈......
2. 炫蜂團:學習環境概念知識透團集會進行,讓小蜂瞭解各項生態學基本概念、環境問題;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行動(如:溫室氣體減量、資源節約 與再利用、簡樸生活、綠色消費等)。生活中的具體呈現:如,零食餘......
3. 奔鹿團:學習環境行動技能教導奔鹿具辨認環境問題、研究環境問題、蒐集資料、建議可能解決方法、評估可能解決方法、環境行動分析與採取環境行動的能力。生活中的具體呈現:如,能科學盤點居家生活提出改善方案......
4. 翔鷹團:累積環境行動經驗,翔鷹階段集環境覺知、知識及技能於大成,應發展翔鷹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積極參與各項環境議題、環境行動的參與。生活中的具體呈現:如,能探究學校社區議題練習公民討論......
5. 育成會:透過團集會中的學習穩固環境態度、帶回家中落實,促成家庭中的愛的流動,促成親子陪伴品質的提升並持續個人在生活中環境覺察、環境行動的各項環境影響力,更是親子團培育的環境守護人力的表率。。最高的具體呈現:如,帶領家人成為真正的荒野志工......
「天生萬物」,而人類,也只是世間萬物中的一種,自誕生以來人類並沒有任何和其他物種不同之處,僅五感齊備卻如出生嬰兒一般懵懂無知,所賴以生存者皆為大地之母所賜予...
眼睛所見→是自然界所給的多姿多采,森林的綠、天空的藍、花朵的紅、夕陽的黃...隨著晨昏交錯,四季更迭而有了「色彩」。
耳朵所聽→是自然界所給的宮商角徵,風的呢喃、鳥的啁啾、獸的嘶吼、水的呢喃...隨著日升日落,晨鐘暮鼓而有了「聲音」。
鼻翼所嗅→也是大自然所賜的五味雜陳,泥土的厚、雨水的清、火烤的香、腐朽的臭...隨著生命週期,生熟病死而有了「芬芳」
舌尖所嚐→更是大自然的恩賜,蔬果之酸甜苦辣,佐上加上食物的香味,隨著悶雷一響,火光帶來了萬千大地之母恩賜的牛奶與蜜,讓人有了「味道」
心靈所感→終究是大地之母賦予人類喜怒哀樂,見獵心喜、沖冠而怒...大地之母的懷抱更是人類最終的歸宿
期盼透過團集會的活動設計和帶領讓親子團的孩子,從自然界的五感體驗開始,了解自然界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人類活動對自然資源的使用與破壞,體察自然環境守護的責任感,進而積極投入守護環境的行動,成為具有環境道德觀、行動力的地球公民。
資料來源: 荒野親子團的年度主題(2023-2026)
走讀自然,守護未來|春季募款活動
捐款滿額贈書|活動期間:2025/4/22星期二(世界地球日)~ 2025/6/28星期六(荒野30週年年會)止
【公告】第十一屆會員代表選舉公告
(投票時間:中華民國114年5月24日(六)上午10:00~下午4:00 )
荒野藍鵲
2022/3/19曾有人說志工是穩定的社會人力資源,但也有人持相反意見,關鍵就在於組織能否堅持不變的理念與調性,還有志工群組所營造的組織文化(或者說是一種氛圍),而不是仰賴制度與管理。如果前述兩個條件能符合志工的想望,志工就會是穩定的人力資源,反之則就會是不穩定的人力資源。就高度依賴志工資源的非營利組織(NPO)而言,志工服務的穩定性亦是組織興盛與衰敗的關鍵。
荒野屬非營利組織,志工始終是主要且重要的人力資源,施行志工領導志工的運作模式,理事長、分會長及各志工群組的核心幹部都是荒野志工組織的領導人,其對待志工的態度將直接關係著志工群組的榮衰,因此,就得多花點心思鑽研如何有效率且有智慧的推動志工組織。與志工關係密切的秘書長等祕書處、分會專職人員亦須充分了解志工的特性與需求,平時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需要志工協助推動各項事務時,方能得到志工們的鼎力支持。這世上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事,除非真心付出。
不同類型的非營利組織都有其不同特性,而這些特性上的差異也會吸引不同族群投入志工行列,社區營造、社福機構、教育機構、環保團體等都各有其不同的關注與支持者,荒野既是環保團體,自然會員或志工以自然愛好者或關心環境和教育的環保人士為大宗,其共同特徵為對自然生態環境及居住環境懷抱著熱情,並願意投入一己之力為改善環境而努力。除此之外,志工們或許還存有其它不同需求與期待,諸如期望跨出事業、家庭的框架去拓展生活圈,結交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或希望貢獻時間與能力,藉由團體進行利人利己的行動;同時期望參與更多元的學習和成長;進而希望再創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等等,這些都是荒野常見的志工需求,總會、分會或志工群組均需經常自我檢視能否滿足這些志工的需求。
除了滿足志工們投入服務的需求外,志工領導人在經營志工群組的歷程中若能實踐下列 五項原則,則將有助於凝聚志工對組織的向心力、培養歸屬感與維繫服務熱誠,茲分述如下:
大部分的志工團體都會以志工的服務次數或時數來做為獎勵標準,因為量化的認定較無爭議,然而次數與時數的多寡頂多只能說他可自由運用的時間較充裕,且願意把時間貢獻給團體罷了。有些志工的本業工作很忙,可是還願意把僅有的假日貢獻出來,那份心 意與天天出來服務的志工是沒有差別的。志工的貢獻除了可量化的時數,應該還包含” 質”的貢獻,一個團體需要各種類型志工一起來成就大事,有些人貢獻勞力;有些人貢獻智慧,宛如一台複雜的機器,少一個不起眼的小小螺絲就不完整,因此,我們對每位志工分分秒秒的付出都要心懷感激,不能再計較誰付出多、誰付出少。
為志工創造服務的機會是很重要的,志工不會想來當空氣,他們是為了提供服務而來。 因此,組織一定要能滿足這樣的基本需求,否則日子久了,志工發現他好像找不到留下 的理由,自然就會離去。但也不是隨便丟件事給他們做就好,事務的分配需要因人而異。 同時,也要不斷創造各種服務的機會給每個人,並且找理由肯定他們的付出,讓他們覺得自己很重要,也是被他人所需要的。但要特別說明,並非要把每個人都操得疲累不堪, 需要留意如何合理的調配分工與明智運用人力,也要有計畫的考慮到世代傳承的問題。
我們的五根手指頭長短不一;長得也都不一樣,各有各的用途,每個都很重要。(大拇指可以按讚,食指可以挖鼻屎或遙指杏花村,中指用來罵人,缺了無名指則只能 GIVE ME 4,小指用來打勾勾)團體中的每個志工也是各有不同的專長與能力,領導人要盡可能 去了解每個志工擅長的是什麼?例如有人很喜歡烹飪,就可以請他幫忙打點餐點,有人很會整理物品,就請他協助準備物料與管理庫存。總之,要充分了解志工們所擅長的事務是什麼?同時也是他能力所及的,別請他們做為難的事,服務應該是很愉快的事,也 要讓他們在服務的過程中得到別人的欣賞與肯定。
這世上沒有比做無意義與無價值的事更令人沮喪了,領導人一定要想方設法讓每一分付 出都能產生價值,並且去彰顯價值,不管是對自己、他人、事物還是環境或社會,即便只是一件容易被忽視的付出,都要讓志工明白他的付出是有意義的,並從行動中獲得成就感。如此,才會源源不絕產出付出的動力。
通常成就一件事之後,榮耀的光芒都會聚焦在少數的領導人身上,然而事實上,絕大多數團體事務的推動都是需要仰仗眾人協力共同完成的,因此,這榮耀的光芒不應該獨享。 雖說,一個生命飽足的人並不需要依賴外在的褒獎來肯定存在的價值,但平實不浮誇的讚美卻也能產生正向的導引作用,至少因此使對方更確定了付出的價值,同時也將更有自信的向前行。因此,志工領導人若能將成就的榮耀分享給更多參與付出的人,這份正向的力量也將隨之擴散出去。
試著想像一個場景:有一天,奔鹿團團長正與小鹿們熱烈討論一個環境行動計畫,此計畫是在假日前往一個熱門景點邀請遊客以互動遊戲的形式宣導無痕山林的概念,因為活動的器材體積較大,大夥為了載運的問題傷透腦筋,此時有位小鹿提出他父親有輛貨卡,如果他願意開車支援,就可解決問題。於是團長請小鹿回去向其父親說明此次行動的意義,並徵詢其協助載運器材的意願(創造機會),幾天後小鹿傳回好消息,他父親願意提供協助。行動日當天,這位大鹿依約前往協助載運器材,到了活動場地卸了器材後並協助完成組裝,團長向其表達謝意:「非常感謝!今天幸好有您協助載運大型器材(心懷感激),孩子們的行動計劃才能順利進行!(彰顯價值)」大鹿回覆:「哪裡!哪裡!小事一樁,我們才應該感謝您平常的付出,以後若有類似需要支援的事,請不要客氣,我們都願意盡力提供協助的。」「我今天也沒別的事,還有什麼需要幫忙的,請吩咐,待活動結束,我再把器材載回去。」團長:「實在太感謝了!」並把當天的行動內容再說明一次:「我們計畫邀請路過的遊客來參加小鹿們設計的無痕山林體驗遊戲,藉由遊戲讓遊客了解保護山林的重要性,並願意以行動支持。但坦白說,我有點擔心,小鹿們第一次嘗試與陌生人互動,會有點靦腆...」大鹿:「這我很有經驗, 我在公司是負責業務推廣的,經常需要向陌生人推銷產品,應該可以協助招呼遊客過來參加 遊戲。」團長:「那就太好了!小鹿們剛好也可藉此機會向您學習如何與陌生人互動!(適材適用、彰顯價值)」當天,大鹿主動、熱情地與小鹿們一起招呼遊客,活動進行得非常熱絡與 順利,獲得許多正面迴響!過程中小鹿們也都很認真的學習,多數都表達自己更有自信,同時也有參與的成就感!數月後,團內舉辦環境行動成果分享會,團長特別邀請這位大鹿出席,並在會中向全團夥伴述說他所提供的種種協助如何讓行動更具渲染力,並致贈了小鹿們精心 製作的感謝卡片。(彰顯價值、共享榮耀、心懷感激)從此,這位之前很少出席活動的大鹿, 就經常出現在團集會中,也許因為感受到導引團隊的真誠付出,和看見孩子們顯著的成長, 終有一天,他也挺身承諾接任團長,延續對人、對環境的那份真誠的善意和愛。類似這樣的場景,或許在團集會現場經常以不同的人事物顯現,團領導人若能把握機會善用志工經營的 五項原則,相信對於增進團隊內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和厚植人力資源會很有助益。
最後,我想分享一則來自大地之母的啟示:「曾有人問泥土:你委身在地,無聲無息,受人踩踏,又沒有華麗彩衣,你不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嗎?泥土說:真正的智慧在於隱藏,真正的才華在於沉默;我讓花草樹木蓬勃生長,供應他們無缺的養分,我無窮的生命力還不夠顯現嗎?」我們常常仰望天上的星星,卻很少俯視腳下的泥土,但如果我們願意低下頭、彎下腰,才能學會大地的謙卑、寬容、慈愛與承擔。這就是大地之母的智慧與教導,祂默默地用行動展現一種高貴的情操:「隱藏自己;成就別人」,我將之納入翔鷹團的規律中,是想藉此時時提醒我們莫忘大地之母的教誨,也要提醒所有志工組織的領導人,切莫在掌聲中迷失了自己,不要當一個爭功諉過的人,若能將大地的謙卑、寬容、慈愛與承擔時時展現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當下,必能贏得夥伴們發自內心的敬重。
各位夥伴:
這幾天關切自然教育, 戶外探索, 親子教育的夥伴們心裡面,
一定也都受到上周末在雙溪發生不幸落水的意外事件, 感到揪心難過也有些煩惱不安吧!
荒野親子團,是一個易子而教共同教養彼此孩子的互相支持的共學成長團體,將別人的孩子當成我們自己的孩子,如何將活動設計的有趣又安全也是每個活動負責團隊努力的方向.也期許彼此為孩子做好的典範和榜樣.如何準備規劃活動,如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如何領導與被領導,如何照顧和服務他人,再再無不是身教無不是手把手的傳承.
這一陣子因為疫情趨緩,大批的民眾急切地去親山親水,也因此同樣地我們也從新聞上看到有此起彼落的虎頭蜂螫咬,輕忽天候狀況的山難.困在海灘,和到這次的落水悲劇,也都以沉重的教訓和痛楚的代價提醒了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在籌備活動前的風險評估,行前個人裝備的準備.活動進行和意外狀況的應變,帶隊者的指令等等,都是一個活動是否能夠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的關鍵因素.
因此在此萍蓬草也要拜託親子團的各位兄弟姐妹們,
以高規格的環境覺察和事先的風險評估,
細膩的情境演練(晴天備案.雨天備案,天候不佳的備選方案)
以審慎覺察的態度走入大自然,進入山林溪流前建議可以一個簡單慎重的儀式,讓每位大小夥伴以最謙卑恭敬的心向大自然的守護者頂禮後再走入大自然,得以保持正念不恣意妄為的心情,以最小的打擾向大自然學習,也配合時節做適切的拜訪.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現在親子教育委員會也著手整理一份戶外活動安全檢核表,
也希望能透過這些檢核讓"安全"這個堅持的信念變成具體可檢視的項目,例如:
該區域氣候條件是否有充分了解
個人應著服裝,裝備檢查(小螞蟻選擇紅背心也是為了醒目識別)
醫藥箱內容及應變所需裝備是否完備
附近醫療院所路線是否清楚
緊急應變計畫是否完整(除雨天備案外,還有迷路, 緊急撤離方案)
等等會再併入到團集會流程表中,供各團籌備團集會設計時的依循
此外,也會在近期規畫相關安全的線上共學系列講座,讓我們一起來提升風險評估能力和安全應變技巧,讓能力跟得上我們的企圖,屆時請各團都能有夥伴撥冗參加,成為各團的種子與分享,為我們的家人築一張更堅固的安全防護網.前兩天親子團的創辦人荒野藍鵲總團長也來信苦口婆心和關心所有的家人,摘錄如下,也請大家仔細拜讀.
來自藍鵲苦口婆心的叮嚀與再三提醒:
親子團這麼多年帶著大小孩在山林、海岸、溪河活動
一定要提醒各團確實做好行前探勘
把可能的危險因子列出並研擬因應對策
野外活動帶領者需具備風險評估及應變能力
同時要有足夠的人力維護安全
我們可以到野外探險但不是冒險
安全至上是戶外活動唯一的準則
在無法百分百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
寧可放棄全部或部分活動的實施
建議各團核心夥伴能就此事件進行討論並提出避險方案
希望這類憾事不會再發生
大家都可以安全自在的享受自然的美
敬祝 平安健康
萍蓬草 敬筆
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