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劇場
歌舞劇場
獻給土地的情書
零捌玖 089 I POP Space+_領銜主演
對於創作者來說,每一個作品,都是自身生命經驗的碎片。創作者將人生中閃閃發亮的片段加以轉化、汲取,找尋那些似曾相識的記憶,在哭與笑之間,更鮮活地感受身而為人的飽滿與深刻。
零捌玖 089 I POP Space+ 負責人林群哲在都市走闖過後,回到臺東的家鄉落地生根,以童年經驗為基底的創作,更像一封封寫給故鄉的情書,在舞蹈與歌謠之中,承載了對於部落生活的懷念。
文/曹萱容 照片提供/零捌玖 089 I POP Space+
環境無形的滋養:從部落孩子到街舞大師
問起阿哲怎麼從一個部落小孩搖身成為街舞大師,他露出難得靦腆的笑容,說自己小時候在新町卡拉魯然部落長大,部落每逢節慶活動,孩子們總爭相上臺模仿當時最受歡迎的藍心湄、高凌風、麥可・傑克森,自己因為害羞怕生,只能眼巴巴在一旁望著,除了羨慕,也感覺到對於跳舞有種難以遏止的渴望。
小時候,部落的每一塊空地、每一個轉角都是舞臺。小孩子下課後在廣場遊樂,聽到音樂,身體自然地跟著動起來。阿哲的姊姊妹妹都是跳舞高手,而阿哲,只能偷偷模仿電視上的偶像明星,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站上舞臺。
國小四年級全家搬到臺中後,意外開啟了阿哲的跳舞之路。當時和教會朋友一起跳舞,開始四處征戰參加街舞比賽,幾位好友還一起創立了全臺第一個街舞工作室——TBC。隨著舞蹈教室知名度水漲船高,當時流行樂壇的天王天后爭相邀請阿哲編舞、伴舞。然而,成名的代價讓阿哲需要面對許多流言蜚語,加上當時投資副業開餐廳遇到許多狀況,更讓他心力交瘁,萌生回臺東定居的念頭。
刨掘斷裂的根:結合多元文化的I POP 誕生
部落生活的單純與快樂,一直是阿哲心中難以忘懷的。小時候,部落的男人們去工作,女人們就在樹下搭起桌子,喝喝小酒、啃甘蔗,一邊聊起生活甘苦。ina(媽媽)們從早上聊到下午,眾人的桌椅也跟著太陽陰影移動。故鄉在阿哲的人生低潮裡彷彿無形的錨,讓心尚有憑靠。當時鄰里彼此照應的光景,也令他深深懷念。
在妻子小妙的支持下,阿哲帶著一身本領回到臺東闖蕩,然而以往擅長的流行街舞,在這片土地上卻顯得不夠「接地氣」。一次幫舒米恩演唱會排舞的經驗,讓他深刻體認到,若是缺少對部落文化的理解,動作編排只會流於表面形式,無法讓人產生共鳴,開始在土地上刨掘那些斷裂的根。他喜歡到部落找vuvu(祖輩)們聊天,從部落歷史、歌謠到傳統儀式,越是浸泡進去,越是感受到傳統的迷人深邃。
第一次嘗試將部落的勇士舞創編為舞作《勇士風》,阿哲先做功課了解歌謠的歷史背景,找尋街舞跟傳統文化之間的共同點。考量到傳統的勇士舞即是為了表現英勇的男子氣概,編舞加入俐落陽剛的機械舞、breaking 舞蹈元素,搭配嘻哈音樂靈活的節奏,將部落傳統以新世代的身體語彙重新創造,逐漸捏塑出帶有多元文化質地的「I POP」舞蹈風格。
「I POP」的「I」是Indigenous(族群)、International(國際)、Integration(整合),也是Identity (身份認同)。阿哲不侷限於既有形式,著重部落文化的精神傳遞。期待透過「I POP」舞風結合臺灣多元文化,讓具有族群底蘊的作品可以成為流行舞蹈圈裡獨特的存在。
阿哲(右上)與當年一起創立TBC 的夥伴。
2020 年舞蹈教室遷至現址,舉辦開幕派對。(攝影/ Ching studio)
除了教室課程,阿哲也到成功、大武的學校教舞。
生命匯聚成流:以結合部落的歌舞劇獻給土地
那些生命中經驗的養分匯聚成流,指引阿哲與小妙在這片土地上慢慢紮下根來,長成自己的姿態。當想要傳遞的訊息,已遠遠超過舞蹈可以承載,從舞蹈到傳統歌謠改編,再到戲劇的結合,似乎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演進。阿哲與小妙開始將自己與朋友的生命故事,一點一滴結合進歌舞劇的創作之中。
《花姐的店》講的是部落青年合力搶救家鄉瀕臨倒閉的卡拉OK,找到留下的意義;《會後會》則像是阿哲家族在節慶過後,眾人捨不得結束的after party。2024 年,零捌玖更進一步在臺東藝穗節推出《IPOP新園記》,把整個新町卡拉魯然部落都變成展演舞臺。部落女人們在樹下揹著孩子、唱歌謠的景象;孩子們遊戲、泡𥴊仔店、圍著賣狗皮膏藥魔術師的場景;收穫祭結束時大家一起上臺同樂拚場、大會舞同歡的熱鬧。結合舞蹈與歌謠的部落日常,希望讓觀眾體驗到社區生活中人與人的連結與溫暖。
動員整個部落參與的作品,確實有點瘋狂。然而當阿哲聊起每一幕場景時,臉上遮掩不住的頑皮神情,依稀還是當年小男孩的模樣。一個部落的孩子歷經了都市的繁華,生命的旅程終究走回到心心念念的家鄉,過去部落質樸美好的生活、彼此緊密的連結與溫暖,在一部又一部的作品中,凝聚成飽含心意的情書,獻給曾經滋養自己的土地。
《花姐的店》以歌舞共感部落青年的心聲。(攝影/陳宥中)
《會後會》像一場after party,散場後演職員合影。
《樂是美麗分外紅》由阿哲與小妙共演。(攝影/王玫心)
臺東新町卡拉魯然部落排灣族,原本在臺北擔任編舞老師,2015 年和妻子童琬婷(小妙)回到臺東,創辦零捌玖 089 I POP Space+ 。
「劇就是把心中的美好「具象化」,是文化與生活互相碰撞激盪之下的共生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