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造句造聚 > 社造點行動
社造點行動|2018年

2018 20192020年 2021 |  2022年 2023年

社區館拿麼多—2018年臺東社造成果特輯

取同音異字「社區『管』那麼多」,「管」有關照、責任、經理的意思,也取「館」之意,代表與「地方文化館」聯合舉辦成果展。「管那麼多」則表示社區投入的文化扎根與社造工作,相當多元且全方位,展現社區的能量與創意,編織了臺東農村社區的生命力。(本篇僅含社區營造點成果,未含文化館資訊)

土坂:有溫度的共好部落
達仁鄉土坂社區發展協會

希望以分享、交流、學習的概念執行計畫,舉辦「米靈岸學堂-部落共好大小市」,兩場講座主題,配合主題設計市集、展覽等活動,希望能創造共食、共學、共享、共樂的移動式學習環境,打造有溫度的共好部落!

寶桑文化新據點
臺東縣臺東市順天宮

信仰本來就是在教化人心的初衷,百年老廟順天宮是凝聚社區力量的重要場所,也是社區孩童遊樂的重要地方。順天書屋力求文化及教育面以及品德教育為發展導向,以推動數位科技教學為發展特色。讓孩子們用另一種方式說出屬於自己的故事,與長輩們學習做人做事,學得好品德好的生活習慣,發揮最草根的力量,用心解決社區發展的困難。堆疊無數令人感動的故事,建構老廟新文化的生活聚落。 

大龜文王國的歷史
達仁鄉安朔社區發展協會

「大龜文王國的歷史」讓居民會說自己部落的故事 ,讓自己從祖先們的歷史經驗學得積極向上的榮譽心,讓部落的發展成為自己使命與責任。 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家歐陽泰博士說:「排灣族所統治的大龜文王國,從17世紀中開始有文獻,是 世界的南島語族裡,第一個具有國家雛形的組織」。

傳統智慧 生活實現
原愛工坊協會

查拉密部落有許多傳統智慧,例如:砌石技術、 保留田裡的小石頭、在石牆下種芋頭、盤旋在部 落上空的鳳頭蒼鷹被視為小米田的守護者等等, 這些傳統智慧至今在部落仍處處可見。 我們透過永續生活設計,協助部落青年一起拜訪部落長者,探訪整理部落傳統智慧,將傳統智慧融入地景藝術設計,成為在地文化傳承教育的示範點,讓部落的傳統文化教育在生活中實踐。

大手牽小手 農村齊步走
關山鎮電光社區發展協會

2013年開始的新故鄉社區營造直至現在。從長者照護到青年參與文化尋根,不僅僅是戲說雷公火。從糯米田復耕找回農村友善的環境,到電光有機 班成立。從採梅樂農村體驗到完整的農村小旅行。 農村就是一座學校,讓我們分享家鄉的美好故事。

金針大王
農情村落好文化
太麻里鄉大王國小

在美麗的太麻里金針山下,大王國小的小朋友透 過:校外教學、拍攝訪談、種植觀察、烹飪烘焙 、音樂饗宴,開啟食農教育的多元化學習,經由 田媽媽跟金針農戶教導好技藝,體驗農村生活的金針文化。

走回過去 傳承未來
賓茂社區發展協會 

15年來唯一一次要走回舊部落祭祖,八八風災 後,山林肝腸寸斷殘破不堪還記得古道的耆老越來越少,深怕,咱們年輕人深怕找不到回家的路。 肩上扛著沉重的攝影機,腳下是一步步地更踏實 ,返家之路、尋根之人、古部落遺址,再看一眼記憶的椰子樹,轉身播下希望的種子,深根部落。

關山藝文展演及傳承
關山鎮農會 

為要保持在地藝文特色及持續培養在地青年、傳 承文化,藉由多元藝文展演計畫讓在地藝文團隊 有良好場所演出的機會,並促進文化交流及自我 提升技藝,讓在地文化據點不是只有演出,而有更多的人情與故事。

雅美(達悟)族語復甦
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

語言不僅是各國重要的文化意象,更是能從中學習到文化的知識,而自身的母語也是相對的重要 ,不僅是代表人的根本,也代表了歷史的見證, 因此協會對於族語推廣非常重視,希望能透過羅 馬拼音及母語的學習,使學員認同、回歸並傳承文化智慧,從中得到更多的自信。

愛的公車讚
迦南樂活人發展協會

候車亭是由在地居民及三民國小學子共同完成, 小巧的斜角裡用在地的花、草、樹結合三民里大 地原景,耆老燒製的白鷺鷥漫步兩側,等候公車 的人多了一份心懭神怡的心境與雲淡風輕的愜意 ,更想多停留腳步在自己的部落裡。

吉林部落祖靈屋
太麻里鄉多良社區發展協會

吉林部落位在大溪西北側,海拔約350公尺山谷中,1954年自大谷社,遷村到達仁鄉森永村時,部分族人遷移到此,故又稱新部落。祖靈屋乃部落族人精神信仰中心,為保存傳統文化, 凝聚部落族人向心力,我們招集部落青年,以為部落服務、犧牲奉獻之精神,透過祖靈屋的整建以延續傳統部落文化。

田陌日日 小村足跡
池上鄉萬安社區發展協會

有別以往學術性質的村落文史操作手法,藉由返鄉文化青年的參與,細細聽著在地老人家的口述生活歷史記憶與在地知識,找尋過往田陌日日的有趣生命故事,透過豐富區域人文歷史的敘事內涵與平實近人的文字,重新呈現出一個從在地經 驗出發的小村生命足跡故事集,作為日後社區教育傳承、產業發展以及地方陪伴的重要成果。

強國的春天 再造桃花園
臺東市強國社區發展協會

社區一方面以培力課程來提升居民能力,另一方面調查社區活動行為與閒置空間以建立社區基本資料,分析確認居民最常去的地方及路徑來確認 社區營造據點並將此據點整理美化,再造社區桃花園。

星在都蘭fo’is
築夢踏實的部落天文
東河鄉都蘭國小

在都蘭國小的星空導覽下,肉眼可見的整條帶狀銀河好清楚、好美!一群志同道合的星空愛好者在都蘭的夜空下觀星,再浪漫不過了!fo’is阿美族語星星的意思。如果天文觀星也能 結合部落天文,朝著暗空目標前進,那有多好? 這是我們的夢想,也希望大家一起做伙支持!

在地導覽人才培訓
鹿野鄉瑞和社區發展協會

一個社區如果有精彩的故事和人文內涵,將更具有魅力。大原自清末到現在百年來,其人文歷史資料經本社區十餘年來的長期耕耘,已累積豐富的歷史影像以及人文故事,透過本計畫將上述成 果彙整成「大原地區人文地景導覽解說手冊」做為在地文化解說的統一教材,以簡明深入的方式向前來的訪客,展示在地人文風貌,邀集大原四 村各社區共同參與分享。

慢活陶花園
卑南鄉初鹿社區發展協會

由在地陶藝家指導學員進行一系列的陶藝創作課 程培訓,最後以學員自己製作的陶器作為成果展 的使用器皿,包括咖啡品嚐及植栽療癒等,藉由 一系列的活動達到社區文化化的目的,也讓民眾 能在藝術中釋放自我,以達療癒功效。

撒部優VUVU們的
生活農事集
金峰鄉新興社區發展協會

恢復原住民部落與自然生態環境互利共生的自然 法則,延續傳統文化價值裡,土地對族人的意義 ,透過實際參與傳統農務生活,讓年輕人向vuvu 學習經營農事生活,並結合在外所學應用在部落 社區營造上,同時學習如何帶領下一代青年及青少年,為部落的文化注入新的生命。

悅讀:自然好生活
東河鄉公所

透過社區居民自主自發的方式,推動文化社區營造,由公所籌畫辦理文化傳承工作坊,舉辦有機 自然好生活,邀請在地耆老及技藝傳承者,傳承 在地文化知識,看見村落自然好生活,採集在地 土壤與自然資源,透過專業的教學與合作,在社區、學校「灶窯生事」,搭配在地特色食材與傳統智慧,學習自然耕食及加工製品、自然素材運用。

部刊入目
射馬干青年文化發展協會

透過Kasavakan部落刊物的發行,將部落歲時祭 儀、重要集會活動、部落公共議題等資訊傳遞給族人,也藉由題材的收集及田調呈現,培力在地 青年文化的體認,探索部落小故事,營造協力共好社會。 和諧共識的凝聚,是推動部落發展最草根的力量 ,從部落小角落慢慢萌芽,相信不久後也能堆疊 出令人感動的故事,並建構屬於自己的地方學。

版圖歌 卑南族歌謠採集
卑南族民族自治事務促進發展協會

「文化就是生活,可以很親近很好懂」 來自部落放歌會的感動,2018年我們從「卑南族國歌」:版圖歌出發,透過田野採集並將田 調資料編製成類繪本,期待這本「懶人包」圖冊 ,讓部落歌謠更親近更好懂! 

2018年2019年2020年 2021年 |  2022年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