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Sep 03, 2016 1:34:42 AM
一、簡介
現代的悲傷輔導/治療趨勢,已從早期Kübler-Ross的階段論進展到各家學派,包含Rubin的雙軌論、Worden的任務論、Strobe and Schut的雙歷程論、Neimeyer的建構主義治療方法…等等。面對複雜性悲傷的案主,尤其是自殺者遺族,諮商師/治療師需帶有彈性,能具備宏觀觀點,了解該失落對於案主生命、人際關係的影響,也要能夠有微觀能力,引導個案具體有效地應對生活中情緒、認知及行為上的挑戰。
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十年來服務自殺者遺族,結合建構主義與任務論,進行說故事團體;個別會談部份,採用實證及臨床上證實有效的特定技巧;另多元媒材如牌卡引導個案表達困難的心情,亦是現代悲傷輔導的趨勢之一,現在的說故事團體中也開始運用牌卡「悲傷療癒卡」進行。
本工作坊上午講座形式,下午則是說故事團體結合悲傷療癒卡的團體體驗(本次為體驗最後一次的團體歷程)。希望在這次的介紹及體驗工作坊,與專業夥伴一同分享,也希望能吸引更多有興趣、且關心自殺帶來的悲傷議題的夥伴投身服務更多自殺者遺族。
二、主辦單位
馬偕紀念醫院 自殺防治中心
三、協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
四、時間
2016/10/1(六)09:00- 15:30
五、地點
馬偕紀念醫院 台北院區 福音樓9樓 第一講堂
六、講師簡介(以出場順序排列)
方俊凱 醫師-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自殺防治中心/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理事長、國際IWG(International Workgroup on Death, Dying and Bereavement)、美國ADEC(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成員。開創馬偕醫院自殺者遺族說故事團體,長年關心遺族。
周昕韻 諮商心理師-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諮商心理師、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秘書長、美國ADEC成員。與American Foundation of Suicide Prevention合作於馬偕辦理自殺者遺族日活動。受辯證行為治療、建構式主義、與身體經驗創傷療法薰陶,多元運用於治療中。
李佩怡 教授-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悲傷療癒卡」的文字主筆,也是總編輯之一。長期投身在安寧療護與臨終諮商、悲傷諮商、靈性成長、團體諮商等,近年出版【榮格個體化思想--由負傷到療癒的整合之道】一書。
蕭雪雯 社工師-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社工師,與American Foundation of Suicide Prevention合作於馬偕辦理自殺者遺族日活動、參與馬偕醫院自殺者遺族說故事團體多年,擔任全國自殺防治中心遺族相關課程講師。
七、悲傷療癒卡簡介
在失落痛苦中,我們需要智慧與慈悲,以智慧理解失落,以慈悲包容傷痛。這套卡片是李佩怡教授參考Worden的四個哀悼任務為架構,凝聚慈悲心念,創作出49張卡片文字,再由創作團隊親手繪製出相應詞句的圖像。圖文傳遞對悲傷者心靈深刻理解,鼓勵悲傷者應用卡片的觀點來幫助自己。這套卡片包含:正視失落、體驗悲傷、調適變局及轉化連結四個主軸,各主軸有12張卡。另有一張主卡彰顯全套卡片的精神-開放心接納悲傷,洗滌心性的光華。
八、時間表
時間 主題 講師
08:30-09:00 報到
09:00-09:30 馬偕醫院的自殺者遺族服務 方俊凱醫師
09:30-10:45 自殺者遺族個別與團體服務 周昕韻諮商心理師
10:45-11:00 休息
11:00-12:00 悲傷療癒卡在自殺者遺族的應用 李佩怡教授
12:00-13:00 午餐休息
13:00-15:00 說故事團體體驗 周昕韻諮商心理師/蕭雪雯社工師
15:00-15:30 團體後討論 周昕韻諮商心理師/蕭雪雯社工師
15:30- 結束
九、報名資格與人數
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或者相關領域的研究生,50人以內
十、報名方式與步驟*凡報名且全程參與者可獲得悲傷療癒卡一組*
1. 填寫下方資訊後提交報名。
2. 將工作證明(如機構職員證拍照或掃描)email至 mmh1087spc@gmail.com,我們將於三天內審核您的報名資格,若資格符合將email提醒您去匯款。
3. 費用:3000元。
轉帳資訊:彰化銀行(代號:009)
中山北路分行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
帳號:5081-51-283720-00
8/22更新*如果您是學生、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會員、以及馬偕員工
報名費可打八折:也就是2400元喔
歡迎您與你的朋友一起來~
4. 一週內確認匯款成功後,報名才算成功。
十一、體驗說故事團體說明(體驗人數6人,請儘速完成報名)
請於報名表時勾選「是否願意體驗團體」,若勾選「是」,將採用報名成功的順序作為體驗名單的建立,主辦單位保留體驗名單之決定權。在工作坊開始前一週將名單連同活動行前通知寄給報名成功者。沒有體驗的夥伴便擔任團體的觀察員,會後可一同參與討論。
十二、繼續教育積分
本工作坊將申請「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繼續教育學分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OHIN-LmtdBskSbpoWhJ4lfTWC1MeiTmgRxtR3RMse4NBwLQ/viewform?c=0&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