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Oct 17, 2015 8:39:16 AM
「第七屆臺北心身醫學和心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活動報名網址: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f6SI0mbkWu-ZlcUp247IPAeJ0Hsw3lbZy0f3r7iwIC0/viewform
壹、前言:
心身醫學、心身疾病、心身障礙、心理生理疾患、心身反應、心身問題等詞彙,在近幾十年來已被國內學術界與臨床工作者所熟悉,這些概念都涉及了醫學心理學所關心的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心身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這種影響在健康和疾病中或在醫學臨床中的實際意義。「心身的」(psychosomatik)一詞最早見於德國哲學家和精神病學家Heinroth(1918)的一篇文章中。「心身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是由Deutsch(1922)提出。而「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提出應歸功於Halliday,特別是Alexander的大力提倡。長期以來,心身疾病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是造成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日益受到醫學界的重視。
心身疾病,是介於軀體疾病與神經症之間的一類疾病。根據研究顯示,在各科看診的病患中,有高達三分之一有心理精神方面的問題。需要各科醫師和精神科醫師合作,透過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的方式,協助改善其症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醫學中心,為增進國內心身醫學和心理治療的水準,於97年辦理「臺北心身醫學和心理治療國際研討會」。邀請外國專家來台進行專題演講,期望我國心身醫學與心理治療能與國際接軌,透過經驗交流及汲取新知,提升國內心身醫學與心理治療之層次。國際研討會引起臨床實務工作者與學術界高度興趣和重視,因此98年繼續辦理第二屆國際研討會,主題為「失落」。99年辦理第三屆國際研討會,主題為「創傷、飲食、身體及心靈」。101年辦理第四屆國際研討會,主題為「愛與死」。102年辦理第五屆國際研討會,主題為「原始的心智狀態」。103年辦理第六屆國際研討會,主題為「潛意識歷程的工作」。
每屆都有上千人次的臨床工作人員參加,包含醫師、護理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及教師等。與會人士收穫甚多,均期待能夠繼續辦理,以增進臨床技能。因此今年計畫繼續辦理第七屆臺北心身醫學和心理治療國際研討會,主題為「從理解到改變」。探討臨床治療中,如何理解和改變個案的心智狀態。
貳、目的:
1. 邀請心理治療專家來臺演講和舉辦研討會,以提升國內身心醫學和心理治療的水準。
2. 邀請心理治療專家來臺,協助發展心理治療訓練課程。
叁、時間地點:
10/20-10/23 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台北市信義區松德路309號)第二講堂。
肆、講師簡介:
Dr. David Bell
Training and Supervising Analyst, British Psychoanalytic Society, UK
Honorary Senior Lecturer,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Mr. Vic Sedlak Ph.D
Training Analyst, British Psychoanalytic Society, UK
Supervising Analyst in the Polish Psychoanalytical Society
伍、對象:
預計全部課程將有1200人次以上的臨床實務工作專業人員和學者共同與會討論,涵蓋醫療、護理、諮商、心理與人文及社會學科等不同領域之人士。
陸、課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