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虛字

『清文虛字指南解讀』簡介

這是一本重新編排、解讀過的清朝滿語語法書,書中有247段歌詞和許多例句,可以幫助學習的人,深入了解滿語語法結構,很適合已經認識中文和滿文字母的讀者閱讀。

In this re-arranged,translated Manchuria grammar book, the author illustrated 247 pieces of lyrics and numerous sentence patterns as examples, to provide learners all-around comprehension of Manchuria language structure. This book is suitable for readers with ability to read Chinese and Manchuria characters.

この本は新しく編修し、解読した満洲語の文型の参考書です。中には、二百四十七首の歌詞といろんな例文などが収録しました。中国語と満洲語を学んだ人にふさわしい満洲語の文型を、より深く理解できるように工夫して編集しました。

(24x18公分大字足本)

『清文虛字指南解讀』編寫說明

『重刻清文虛字指南編』是一本清代用傳統方法講述滿語語法的文法書,在清光緒二十年(甲午馬年、一八九四年),由劉鳳山校訂、聚珍堂出版。校訂人劉鳳山,為『重刻清文虛字指南編』編目、作序,是這本書得以出版的重要催生者。當然原稿『清文虛字指南編』,是清光緒十年(甲申猴年、一八八四年)由厚田萬福所撰寫成的,然而劉鳳山卻又花了十年的時間,一字一句,將厚田萬福的口述資料記錄下來,「補其不足,去其重複」,使原書整個的改頭換面,再均分為上、下兩卷,也可算是本書的半個作者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版本,則是宣統元年(己酉雞年、一九○九年)京都隆福寺鏡古堂版本、由廣祿先生民國五十七年(一九六八年)重新命名為『清文虛字指南』、並由台聯國風出版社所影印發行的精裝本。

原書有「發明」一節,是用文言文寫的,現在先抄錄出來,提供讀者一窺當年原書製作時的一些來龍去脈:「著書問世,本為學者之忌,張香濤之輏軒語曾明言之(註一),蓋士生今之文明大備之日,無容剽竊陳言,自立門戶也,而清文不然,自御製諸書外,刊版者無多,更有祕本精鈔,率皆握珠懷玉(註二),以致學者尋徑甚難,茲先生之意,在繼往開來,與好事盜名者,不可同年而語矣。是書為講究清文虛字而設,故旁徵遠譬,不厭精詳,雖先正哈貫庵夫子,有『度鍼』一集,亦未有如是之多也,且未梓行,傳鈔不廣,此其包羅宏富,引譬詳明,雖不敢謂緇銖無遺,而玉度金鍼(註三),已盡入錦囊矣。是書雖引用經典不少,然借助於俚詞鄙句者頗多,蓋清文之口氣,不若此,不克肖其神,為初學設,固不必深文也,兹於原書,稍加修飾,博雅君子,觀者諒之。是書與原本除正筆誤外,尚有增入者若干條,刪改者若干條,然非自用,皆平昔與先生隨時商訂者,兹於刊版之便,全行照錄,但期學者展卷易明,續貂之譏(註四),所不計也。是書原無著者姓氏,兹特於卷首標出,蓋不敢因訂正之名,而掩作者之美也。是書原版尚存,惟係家藏,傳刷不易,今重付剞劂者(註五),為廣流傳也。是書原只一卷,但篇頁較長,兹特梨棗稍小(註六),上下卷分,以便讀者。是書原無目錄、發明,而讀者一時未能盡悉,茲將其二種增添,以資省覽發明。」

(註一):「張香濤」即張之洞,直隸南皮人,同治進士。清末提倡新學的先鋒,大力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與李鴻章並列為洋務派代表人物,著有『輏軒語』一書。(註二):「握珠懷玉」語出『周易』,這裡的意思是把好書藏起來自娛,而不肯與人分享。(註三):「玉度金鍼」以金玉比喻為精華所在。(註四):「續貂」,即「狗尾續貂」,原為古代近侍官員以貂尾為冠飾,任官浮濫之餘,貂尾不足,即用狗尾代之,稱為「狗尾續貂」,以諷刺封爵太濫。後來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後面。(註五):「剞劂」音「積決」,即雕刻用的曲刀,意思是雕刻出版。(註六):「梨棗」即書版,古代刻印書籍多用梨木、棗木當書版材料,所以「梨棗」就成了書版的代稱。

從原稿問世,到現在的『清文虛字指南解讀』出書,匆匆一百二十二年過去了,人世間的滄桑還真是細說不完的。不過其間這兩位編輯發行人劉鳳山、廣祿,似乎有著某種的相似人生際遇,倒是值得在此一提。劉鳳山在武昌起義時,是以廣州將軍的身分,在粵遭革命黨人投擲炸彈炸死的。當時他的屍體焦爛,體無完膚,狀況甚慘。一本滿文書的校訂人,怎麼會牽扯上了辛亥革命,還成了罹難者,令人感到驚奇。而再版的發行人廣祿先生,生前長期擔任立法委員的職務,並且身分一直是引起政治紛爭的終身立委。民國六十一年(一九七二年),如波濤洶湧般的新科增額立委開始進入了立法院,終身制的時代也隨之結束。巧合的是,廣祿先生在次年就去世了。這兩位編輯發行人,在當時的人生舞台上,顯然都遭逢了強勁的政治衝擊。即使是位高權重的社會精英,卻也因為是被改革的對象,而有著許多的不足為外人道的辛酸。不過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即使他們在自己事業、乃至身家性命都遭受強大壓力的關頭,卻還能以發揚民族語文為己任,盡其所能的出版滿文好書,使優良文化得以永續傳承。那種毅力與眼光,就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了。

說到清代出版的滿語文法書當然不止『重刻清文虛字指南編』一本。大致上先後出現的有: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清書指南』中的「繙清虛字講約」、康熙三十九年(一七○○)『滿漢類書』中的「字尾類」、雍正八年(一七三○)『清文啟蒙』中的「清文助語虛字」、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清語易言』、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三合便覽』、同治五年(一八六六)『清文接字』、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字法舉一歌』、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重刻清文虛字指南編』等近十本,而『重刻清文虛字指南』在同類書籍中,雖然刊行最晚,但比較起來其內容充實,敘述詳細,舉例豐富,反而是一本出類拔萃的佳著。這本書主要的特點是,認為瞭解虛字才是學好滿語的關鍵,藉著虛字講述滿語的語法。而所謂的虛字主要是詞的構形附加成分,還包括後置詞、連詞、語氣詞這一類虛詞以及一些副詞等,很能解決一般人在學習滿語時,所遭遇的困難問題。全書共分二四七段,上卷一一五段,下卷一三二段。每一段用幾句韻文口訣做標題,講解一個或幾個有關的虛字,扼要說明這個虛字表示的語法意義和用法,然後舉例。例句則多取材自滿漢對譯的儒家經典,偶爾採用一些日常用語,以求照顧到各個學習階層的所需。另外劉鳳山所作的編目,使讀者查閱方便,韻文口訣則有促進記憶的功能,都是該書的顯著優點。

如果一本書都是優點,那麼我們只要繼續影印,就能夠加以使用了,當不至於再大費周章,重新排版寫這本解讀的。事實上『清文虛字指南』有一些基本問題,無法克服,還非得重製版本,才能加以解決。一、鏡古堂版的『清文虛字指南』有與清代一般民間滿文出版品一樣的毛病存在,就是刻版不清,品管草率。滿文經常是-Sa-、-Se-、-ca-、-ja-不分,圈點又忽隱忽現,漢字魯魚亥豕,讓初學者讀起來頭痛不已,寸步難行。二、例句文言過多,不合現代人胃口。清代滿人讀書是可以考滿文繙譯官的。從順治朝起就有繙譯童試,雍正朝就有繙譯繙譯鄉試,乾隆朝就有繙譯會試,錄取繙譯生員、繙譯舉人、繙譯進士等大大小小的官職。像劉鳳山就是以繙譯舉人出身,逐步升遷到廣州將軍這個職位的。而考試的內容不出滿漢對譯的儒家經典範圍,像『御製滿漢翻譯四書』就是必考的題庫,而『易經』、『尚書』、『漢書』、雍正皇帝的『聖諭廣訓』等,也都是應考者不能忽略的重點。所以『清文虛字指南』也從其中尋找例句,以順應考試趨勢。只是這類例句的漢譯部分都是古典文言,冷僻的詞彙、詰聱的語法,跟所翻譯出來的滿文通暢淺顯,根本無法搭配,反而增加了學習者理解滿文的難度。何況現代人的古文程度普遍不如清人,學習起來當然會顯得更加吃力,所以非改不可。三、全書段落安排,漫無系統,乏善可陳。像上卷第十九頁談oci,韻文口訣是「由此及彼言所以, oci下用ombi托,若在若往de oci, be oci若將若把說」、下卷第三十二頁又談起oci,韻文口訣是「oci ome連ofi,乃是因為可以說,若是可以如何語, oci ome ohode」,為什麼相同連貫的主題要分別到上、下兩卷中談,相信作者、校訂人或許自有其邏輯說詞,只是一般讀者未必能加以理解,常會覺得莫名其妙,還造成學習時的混亂。類似的情況在書中相當多,當然也有改善的必要。

『清文虛字指南解讀』對上述三個難題的解決方法是,一、將『清文虛字指南』全書重新打字排版,再利用電腦字典校對詞彙的正確與否,務必盡可能將百分之百正確的滿文字句呈現出來,以糾正早年刻版不清的毛病。二、加強註解的內容,儘量將漢譯文言古語的部分,繙譯成通俗的白話,以便讀者將學習的精力,完全投注在研習滿文身上。三、在不改變『清文虛字指南』本文的條件下,將全書二四七段內容統一編號,打通上下兩卷的藩籬。且將韻文口訣編為標題目錄連成一氣,讓讀者很容易的就能看到要討論的虛字成分,而能直接切入主題,還可以方便頌讀記憶。另外也按照一般教科書慣例增編生字索引篇,將書中所有的滿文生字重新排序統計,每個字依序編列五個索引紀錄,可以找出該字所在的頁數及行數,以利學習時快速查閱及相互徵引。

對於本書中漢字的處理,有些字改成現代人比較瞭解的形式。像書中第九段的「那」字,現代的寫法是「哪」,原文是「ya wang ni harangga, ya gung ni duka,那王的屬下,那公的門上」。這兩句話,如果只看漢文,會以為有一個王,姓那,又稱為那王。有一個公,姓那,又稱為那公。剛巧滿族中那姓是個大姓,姓那的不少,很容易讓人產生出這種聯想。其實看了滿文就會瞭解,這個想法是不對的。滿文「ya wang」意思是「哪個王」,「ya gung」意思是「哪個公」,和姓氏無關。古文中「那」、「哪」不分,看書的人需要自行揣摩,有時一不留神就會產生誤解。現代「那」、「哪」都有明確的使用範疇及語意,因此只要不是四書五經的經典文字,我們會將有歧意的字都略為更動,改成大家看得懂的字詞,「那」改成「哪」就是其中一例。而類似的古寫、今寫不同的字,我們都儘可能換成今寫,以便利讀者閱讀。鞾子的「鞾」換成「靴」、祇看的「祇」換成「只」、方纔的「纔」換成「才」、遲悞的「悞」換成「誤」、摩拊的「拊」換成「撫」、能奈的「奈」換成「耐」、狠近的「狠」換成「很」、陞官的「陞」換成「升」、過脉的「脉」換成「脈」、舍舊的「舍」換成「捨」、仝居的「仝」換成「同」、豫備的「豫」換成「預」、倉猝的「猝」換成「促」、成讎的「讎」換成「仇」、隄防的「隄」換成「提」、甯可的「甯」換成「寧」、湻樸的「湻」換成「淳」、醕厚的「醕」換成「醇」、濳消的「濳」換成「潛」、不憶的「憶」換成「意」、用工的「工」換成「功」、畧微的「畧」換成「略」、微須的「須」換成「許」、發獃的「獃」換成「呆」、能賸的「賸」換成「剩」、這們的「們」換成「麼」、逈異的「逈」換成「迥」、讓于的「于」換成「於」、而后的「后」換成「後」、喫飯的「喫」換成「吃」、這箇的「箇」換成「個」、搶辭的「辭」換成「詞」等,至於還有一些在電腦上表現不出來的古字、俗寫,改正後我們就不在這裡一一列示了。不過書中偶爾也有保留古寫的時候,用意在於避免發生誤解。像書中第七十五段的例句「yabun tuwakiyan sain ofi, niyalma teni kunduleme tuwambi,因為品行好,人纔敬重」,考慮在將「纔」換成「才」以後,出現的「人才」又還有其他的意思,與原來的文意不合,所以「纔」才仍然採用古寫。還有繙譯的「繙」,今寫是「翻」。我們卻在書中採用了古寫的「繙」字,看起來有些古板。原因是書中歌訣很多,用字儉約,「繙譯」兩個字常只用一個「繙」字來代替,於是比較起來,古寫的「繙」字意思幾乎等於「繙譯」,而「翻」字意思多樣,有「翻臉」、「翻印」、「翻騰」、「翻砂」等等字義,並不能明確指出是「繙譯」。像第一四八段的韻文口訣是「 inu本繙是亦也,上用長音整字托」,用「繙」就比「翻」清楚些,這也就是我們看起來有點食古不化的樣子,還在用「繙」而不用「翻」的背後原因了。

滿文之中有些字是直接取用漢音的。像書中第九段的「ba wang霸王」、「jang liyang張良」,滿文就無可避免的直接拼寫了漢音。在書末尾附帶的生字索引中,對處理這些漢音滿文,我們的方式是,將與滿文同音的漢字,放在漢譯的末尾,例如「ba霸」字的漢譯為「地方,里數,霸」,最後一個「霸」字就是漢音,而前面的「地方,里數」都是「ba」字原來的滿文意思。這樣安排是因為書中篇幅不夠,不能像字典一樣的,用較長的篇幅來說清楚哪個解釋是滿文原來的意思、哪個解釋是漢音的音譯,只能用前後的順序,來略事區分了,這一點還請讀者多加留意。不過有些字,由於只有漢音,沒有滿文的同音字,我們的處理就方便許多了。像「liyang良」這個滿文字,解釋為「良,漢字良之音」,讀者可以很明確的看出這是一個漢音滿文,是為了譯音而設,而不致誤解以為這個字也有滿文「善良」的語意了。篇幅上的限制,也使語解安排上有些變通。像以「miyamiki欲修飾,欲打扮」、「miyamikini欲修飾打扮呢」為例,後者原來的解釋應該是「欲修飾呢,欲打扮呢」,然而篇幅限制漢譯語解的長度只能有七個字,於是漢譯的頭尾就共用了,標點也去掉了,以符規格。對於生字索引,本書是儘可能採用量身製作的方式的,以適當的譯文,配合內文。像第八十三段的生字「tuwakiyara執」,在字典上的解釋只有「看守」一解,而本書則加上另解「執」,以便呼應內文。又像第四十三段的內文「seibeni ioi han amba muke be eberembure jakade昔者禹抑洪水」的生字「ioi禹」,在字典上的註解只有「古樂器名,狀如伏虎」,寫作「左吾右文」,音宇。本書則加註「禹字」,不只利於翻查勾稽,也可學習到一般字典上所沒有的語解。

註釋中有些滿文的寫法,需要在此說明。註釋是要為解釋原文而設的,為了讓讀者能直接比對出我們所要解釋的文字是什麼,因此註釋中滿文的寫法,就採用原來的語法狀態,而不加以更改。例如第三十四段例句中有「abka de teherembi 參天、 na de jergileci兩地」,這兩個詞組,是取材自『易經』裡的術語。如果以「參天」的形式來當成標準,「兩地」的滿文就要改寫成「na de jergilembi」才合理。只是這樣寫下去,文字格式會產生差異。擔心有的讀者可能因為不清楚其中改寫的原因,以致尋找不到要解釋的焦點,如果產生了誤會,那就不大好了。因此我們直接引用原文,即使在語法上可能發生斷章取義的瑕疵,格式上也有不太統一的毛病,但為了能讓大部分讀者方便,也只好請一些看得出問題所在的讀者諒解了。

前面曾經提到過,原書的編目標題,都製作成韻文口訣,有促進記憶的功能。只是在閱覽上,還是要把握一些方法,才能把這些韻文口訣串聯起來,發揮其原先預期的功效。例如第六十五段,標題韻文是「串文斷落-ra -re -ro」。乍看起來,沒有什麼意義。可是如果將本段的標題韻文和上段的標題「-me字平平往下串」意思對照著看,就會瞭解,這兩段的標題韻文是有所關聯的。意思是說,串文的時候,語氣平平的時候用-me字,而語氣帶著斷落的時候用-ra -re -ro字,兩段都不能單獨來看。類似的例子像第六十七、六十八段,標題韻文是「揣度已往用-fi bi,正當其時-me bi多」,分別來看也是意思模糊,串聯起來看意思才會清楚些。

還有標題韻文也要對照著例句內容來看才行。像第三段標題韻文是「把將以使令教字,共是七樣盡繙be」,細數「把、將、以、使、令、教」共是六樣,標題韻文則寫成「七樣」,很容易讓人以為標題有待商榷。其實看清楚例句內容,我們就會曉得,「教」字的例句有兩類,「amban oho niyalma be tondo okini sembi教臣子忠」動詞是okini,屬於「間接命令式」,「niyalma be sain gisun gisurebumbi 教人好說話」動詞是 gisurebumbi,屬於「使動態」,真的有兩類不同的「教」字存在,相當明顯。所以韻文說有「七樣」,就真是有「七樣」,並無不當。還有韻文為保持其順暢易讀,通常不加頓號區分。像第一九九段,標題韻文是「emke emken i一一逐一」,三個滿文字怎麼斷句,是「emke emken i」?還是「 emke、 emken i」?或是「emke emken、 i」?對照著例句內容來看,答案是「emke emken i」。因此標題韻文和例句內容要參照著閱讀,才是正途,缺一不可。

由於滿文會有些形態上的變化,因此標題韻文的主題,有時會和例句內容不盡相同。像第六十八段,標題韻文是「正當其時 -me bi多」,對應的例句是「sula gisun gisureme bisire de正在說閒話」,「 -me bi」變成了「 -me bisire」,剛學滿文的讀者一定會看不懂這兩者是什麼關係,其實 bi、bisire是同一個字,只是形態上有點變化而已。又像第一○○段,標題韻文是「 acambi上必接ci」,對應的例句是「ehe be yabuci acarakU不應作惡」,「 acambi」變成了「acarakU」,這也只是形態上動詞從肯定變成了否定而已。滿文裡類似的狀況還很多,遇上了可以與老師、同學討論,總有人會看出癥結所在而很快找到答案的。

『清文虛字指南解讀』在編寫過程中,遇到原書字跡渙散不清的時候,也會參考新疆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的『重刻清文虛字指南編』字句加以校對。對保持本書內容的正確性,有相當的幫助,在此謹向新疆人民出版社表示誠摯的謝意。不過那本由關永生先生手抄的滿文書籍,或許是過於忠於原稿的緣故,連目錄的頁次都是從原書上照搬下來的,當然在新製版面不是全同於原稿的情形之下,這個頁次部分的資訊是幾乎完全無效的。還有原稿的某些錯字,新疆版也似乎沒有更正。像漢字方面,第六十二段「除邪崇正,去危就安者也」,「去」字就都寫成了「云」字,第九十四段「明其道不計其功」,都漏印了「其功」;滿文方面,第八十三段「nuhaliyan derbehun ba, handu jeku de acarangge下濕者宜秔稻」的「derbehun濕」字就都寫成了「durbehun」,第九十四段「eberi不及」都寫成了「ebele這邊」。這類例子還相當多,就不再贅述。在此提供這個消息,供有意閱讀新疆版的讀者參考。不過新疆版有一個排版上的優點,本書倒是參考採用了。就是所有的例句,都不加間隔連寫,只以逗點區分。因為例句很多是只有一兩個字組成的,原書就已經有將許多短句集中在一行裡處理的情形,如此可以節省篇幅,減少讀者的負擔。本書評估之後覺得這種排版方式確實不錯,就從善如流照樣做了。另外註解漢譯文言古語有關『四書』的內容,多採自台灣力行書局發行、吴陵王天恨著的『四書白話句解』。這本書是家傳寶典,有五十年的歷史,內容詳實,歷久彌新,很有參考價值,也在此向編寫、出版這本『四書白話句解』的人士致謝。

最後要附帶一提的是,許多人對滿語語法感到陌生,這固然與滿語文法書出版得較少有些關係,另外也和一般人的缺乏滿語語法常識有關。滿語是一種與日語、韓語語法極為接近的語言,國人會日語、韓語的人士頗多,說起來等於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滿語語法概念了,因此對這些人來說,學好滿語可說一點也不難。至於一般不會日語、韓語的人士中,會說英語的人相當多,而英語的性、數、格、時、式、態等觀念,也可以運用到滿語之中,兩者也十分類似,因此會些英語對學好滿語可說也是有幫助的。至於對一些完全不懂外語的朋友來說,想瞭解滿語語法也不會太難,因為其實只要你會說漢語,整個系統的定律就已經隱含在其中了。語言學大師杭士基認為,世界上有普遍語法,其深層結構是普世皆通的,這正是現代語言學的奠基所在,也為許多專家所證實。這套理論最精采的論述,在於幼兒語言的習得。幼兒語言的習得環境並不如想像中的完美,父母親所說的語言,經常是支離破碎,從來就沒有「整個系統的定律」,然而,幼兒卻總是能在三歲左右忽然習得語言的精髓,並且突然出口成章,讓天下的父母親感覺驚奇。因此,不管哪種語言,要學,就必然會,因為所有的規則都已經在大家的遺傳基因裡了。如果老是感覺自己看不出整個滿語語法系統的規律,那是因為根本還沒開始用心在看,只要用心,所有的語法規則會忽然間浮現在腦海中而整體習得的。因此,對有意閱讀『清文虛字指南解讀』這本書的讀者,我們建議大家,要學好就得反覆閱讀及練習,多記頌全書二四七段韻文口訣,學而時習之,一年半載之後必然會有成果出現的。

書編寫完了,事情卻還不能說全了。『清文虛字指南解讀』備有一個名為『台北滿族網』的支援網站,網址是https://sites.google.com/site/taipeimanchu/,隨時提供讀者有關本書的研討及滿文活動消息。當然,習慣寫信的讀者也可以採用郵寄信函的方式來表達,信寄「映玉文化出版社」地址即可,效果也是相同的。映玉文化出版社是熊映逴先生所創辦的出版單位,肯不從流俗,出版極為冷門的滿文作品,古道熱腸,令人欽佩。封面內頁的英、日文簡介,是由內人映美率領孩子為元、為芳合作添入的,看來大家都希望這本書能廣為傳佈。

本書承蒙廣定遠先生特地在七十壽辰百忙期間,揮筆賜滿文序,敬表謝意,順頌廣老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至於這兩句吉祥話的滿文怎麼說,請翻閱書裡第四○段課文即知,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張華克20061108)2012.10.13

───────────────────────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清文虛字指南解讀 / 張華克校註. -初版.

臺北市:映玉文化 , 民95

295面; 24x18公分. 附索引

ISBN-13:978-986-82124-1-1 (平裝)

ISBN-10:986-82124-1-3 (平裝)

1.滿洲語 - 讀本

類號:802. 918 流水號:95019027

───────────────────────

───────────────────────

書 名:清文虛字指南解讀

著 者:厚田萬福

校註者:張華克

發行人:熊映逴

出版發行印刷:映玉文化出版社

電 話:(02)2914-7982 傳真:(02)2915-3686

地 址:台北縣新店市寶興路58巷7號2樓

總經銷:富育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電 話:(02)8245-7398 傳真:(02)8245-7689

地 址:23584台北縣中和市中山路二段366巷10號2樓

電子信箱:fuyu8@ms67.hinet.net

實 價:新台幣三六○元

初 版:中華民國九十五(2006)年十一月

───────────────────────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本書2012年以前在全省各大書局可以購得,海外讀者亦可上網經由博客來網路書店金石堂網路書店寄送。惟庫存已經售完,書局亦不再補貨。有需要的讀者,請直接來函收件者: "張 華克" <changhwaker@yahoo.com.tw>購買。(文字:張華克2013/02/17更新)

大陸讀者可上網經由孔夫子書店聯繫店主購買網址如下

http://www.kongfz.com/star/6844/ http://www.mosbook.com/mos/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