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宴

(本文節錄自中國邊政雜誌202期)

一場盛宴的含義

張華克

中國邊政協會常務監事

摘要

〈三仙女〉故事,出自《舊滿洲檔》。早期由滿文翻譯為英文、日文的版本,都因未曾注意準備盛宴的對象,以及語法上的主題因素,而有所誤解。只要了解皇太極的終極目標,是為滿洲補充兵源,就可以推測出穆克希克說故事的真正意圖是藉嘲諷金國始祖以安撫取娛被俘的二千虎爾哈人。

關鍵字:三仙女 主題 主語 滿洲 虎爾哈部

Significance of a feast of Hongtaiji

Abstract

The story of “Three Heavenly Maidens” from "The Old Manchu Records" was described in a feast prepared by Hongtaiji 380 years ago. Unaware the objects of this royal feast and the theme factor of grammar, some misunderstandings exist in the early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English and Japanese. The author explains every clue for the ultimate goal of this feast was to supply troops to Manchuria, and speculates that the really intention of narrator Mukshick was to take appease entertaining the two thousand captured Hurka people by ridiculing Jin state’s ancestor.

Key word: Three heavenly maidens, Topic, Subject, Manchu, Hurka

水有源,樹有根。研究清初的歷史經常會提起〈三仙女〉傳說,這是關於滿族起源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說法。對於這套說法,有人曾加以評述:

這就是「朱果降祥」、「授姓自天」的滿洲源流傳說。清朝入主中國之後,能看官書《實錄》等中這段神話的人不多,即使有人讀到了也下敢懷疑,怕吃上文字獄官司或是犯上大下敬的罪名,會弄到家破人亡的悲慘地步。民國以後,部分史料公開了,加上反清反滿的情緒高漲,作家們對滿洲這一開國神話開始評論了。有人認為荒誕不經,簡直是鬼話,不足憑信。有人則指明是滿洲人早年因出身寒微,是明朝邊關上的「看邊小夷」,他們為隱諱家庭卑賤家世,乃編造出這一段天女後代的故事來光彩門楣的。[1]

所謂「朱果降祥」、「授姓自天」的滿洲源流傳說,難道都是荒誕不經,不足憑信的「鬼話」﹖或是需要靠「看官書《實錄》」來理解的「官話」呢﹖恐怕答案都是未必,這點以下會詳加解釋。不過〈三仙女〉傳說的官方紀錄,以《舊滿洲檔》天聰九年(1635)五月初六的紀錄最為原始,[2]其學術上的傳播過程,有些曲折,倒是值得介紹。

關於原始的〈三仙女〉故事這段史實,許多人理解的源頭來自於美國學者斯蒂芬·杜蘭特(Stephen W. Durrant)的翻譯本。當年《舊滿洲檔》是在民國五十八年(1969)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所編製出版公佈的,共計十冊。而斯蒂芬·杜蘭特接著於九年後,寫就了一篇文章〈滿族起源神話故事中的重複現象〉, [3]詳細翻譯了滿文〈三仙女〉傳說,並加以論述,受到了許多人的重視。

後來1982年杜蘭特的英文文章,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的胡冬朵翻譯為中文,流傳更廣。杜文的引用者,包含英文著作如黃培所寫的〈滿族起源新說 〉,[4][5]中文著作有鄧琪瑛所撰〈滿族三仙女神話中所呈現的功能意義〉,[6]陳羿竹所寫的〈從神話故事看松花江流域的少數民族文化特點〉等。[7]杜蘭特為文的觀點,幾乎成為滿學界的共識,至今未見有人批評。摘記其中文版〈三仙女〉譯文如下:

就像上面說的,這個神話故事的一個較短的說法見於《舊滿洲檔》更早的記載,它的內容是通過一個虎爾哈人的口講的。虎爾哈人是戈爾德部落的一支,在十七世紀初被滿族征服並且被基本同化了。據《舊滿洲檔》記載一個名叫木庫西克的虎爾哈部落成員參加了滿族士兵對他自己部落的征戰。在勝利歸來後,他向滿族頭人報告說:“我的祖先祖祖輩都住在布庫哩山腳下的布勒瑚里湖畔。我們沒有書籍和文字記錄。我們部落父子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三個仙女,思古倫、正古倫、佛古倫來到布勒瑚里湖中洗澡。最小的一個叫佛古倫。她拾到一個仙鵲擺下的朱果。當她用嘴含著果子的時候果子一下子就咽下去了。這樣她懷了孕,生下了布庫里雍順。他的氏族叫滿洲。那個布勒瑚里湖方圓100里,離黑龍江約120至130里遠。” [8]

先說這篇杜蘭特翻譯故事的發生地點布勒瑚里湖。這座湖方圓100里,杜蘭特說「那個布勒瑚里湖方圓100里,離黑龍江約120至130里遠。That Bulhori Lake is 100 li around and is 120 or 130 li from the Heilung River.」[9]是個明顯的誤解。因為清代的《黑龍江輿地圖》標示布勒瑚里湖位於江東六十四屯,[10]距離黑龍江不到一里,湖的位置根本就在江邊上。所謂「離黑龍江約120至130里遠。」其實指的是這座湖離「黑龍江屯」120至130里遠,而不是說跟黑龍江的距離。「黑龍江屯」,就是艾輝。艾輝舊稱「璦琿」,清朝時也稱「艾輝和屯」。[11]黑龍江屯與黑龍江相異,這點可從「黑龍江屯helung giyang」、「黑龍江sahaliyan ula」二者的滿文不同看出。

此外後來的中文翻譯本,也要負一些誤導的責任。英文原文所說的與翻譯本並不一致,中文譯本有些引申得過了頭:

The CMCT reports that a Hurka tribeman named Muksike, who was in the company of Manchu sodiers returning from a successful battle against the Hurka, reported to the Manchu rulers as follows:…[12]

譯文:據《舊滿洲檔》記載,一個名叫穆克希克的虎爾哈落成員,在滿洲兵大敗虎爾哈之後,伴隨滿洲兵歸來,他向滿洲頭人報告說:…

以上譯文是英文原意,而胡冬朵所翻譯的文句卻說成「據《舊滿洲檔》記載一個名叫木庫西克的虎爾哈部落成員參加了滿族士兵對他自己部落的征戰。在勝利歸來後,他向滿族頭人報告說:…」這段翻譯,明顯與英文原意不符。英文只說穆克希克(木庫西克)陪同滿洲士兵從戰場上回來,時間點是在征戰之後,卻沒有說穆克希克曾經「參加了滿族士兵對他自己部落的征戰。」何況滿文描述穆克希克的遭遇是「俘抓而來dahabufi gajiha」,這點可參考以下所列示的滿文原文,因此穆克希克不大可能像胡文所說對虎爾哈自己人開戰。

杜蘭特的文章主要問題,不在於對「黑龍江屯」與「黑龍江」二者的認識有所混淆,而是對敘述故事的主角穆克希克講述故事的對象,「他向滿族頭人報告說:…reported to the Manchu rulers as follows: …」,這點十分重要。其中牽涉及故事發生的場合及寓意,容不得如此誤差,而且其他學者同樣有此誤解,非常需要深入探討說明。因此,這篇文章名為〈一場盛宴的含義〉,就是想藉著探索當時皇太極何以要設宴款待這群虎爾哈人,來說明這個問題。

現引用《舊滿洲檔》天聰九年(1635)五月初六的滿文紀錄資料,將其轉為羅馬拼音如下:

ice ninggun de, sahaliyan ulai ergi hūrga gurun de cooha genehe ambasa ceni dahabufi gajiha ambasa, sain niyalma be kan de acabure doroi, (emu) tanggū (jakūn) honin, juwan (juwe) ihan wafi sarin sarilara de kan amba yamun de tucifi uyun muduri noho aisin i isede tehe manggi, cooha genehe ambasa niyakūrame hengkileme acara de, kan ambasa coohalame suilaha ujulaha juwe amban bakiran, samsika be tebeliyeme acaki seme hendufi kan i hesei bakiran, samsika jergici tucifi kan de niyakūrame hengkileme tebeliyeme acara de kan inu ishūn tebeliyehe, acame wajiha manggi, amba beile de kan i songkoi acaha, terei sirame hošoi degelei beile, ajige taiji, hošoi erhe cohūr beile de tebeliyeme acaha, cooha genehe ambasa gemu hengkileme acame wajiha manggi, dahabufi gajiha juwe minggan niyalma niyakūrame hengkileme acaha, terei sirame sekei alban benjime hengkileme jihe solon gurun i baldaci sei jergi ambasa acaha, acame wajiha manggi, ice dahabufi gajiha coohai niyalma be gemu gabtabufi, amba sarin sarilara de kan bakiran, samsika juwe amban be hūlafi kan i galai aisin i hūntahan i arki omibuha, terei sirame emu gūsa de emte ejen arafi unggihe ambasa de omibuha, terei sirame fejergi geren ambasa, dahabufi gajiha ujulaha ambasa de omibuha sarin wajiha manggi, kan gung de dosika, tere mudan i cooha de dahabufi gajiha muksike gebungge niyalma alame, mini mafa ama jalan halame bukūri alin i dade bulhori omode banjiha, meni bade bithe dangse akū, julgei banjiha be ulan ulan i gisureme jihengge, tere bulhori omode abkai ilan sargan jui enggūlen, jenggūlen, fekūlen ebišeme jifi, enduri saksaha benjihe fulgiyan tubihe be fiyanggū sargan jui fekūlen bahafi anggade ašufi bilgade dosifi beye de ofi bokori yongšon be banjiha, terei hūncihin manju gurun inu, tere bolkori omode šurdeme tanggū ba, helung giyang ci emu tanggū orin gūsin ba bi, minde juwe jui banjiha manggi, tere bulhori omoci gūrime genefi sahaliyan ulai narhūn gebungge bade tehe bihe seme alaha, tere dain de yabuha gung be tuwame ilgafi ambasa be wesimbuhengge bakiran sahaliyan ula de cooha genefi ulai golo be gemu gaiha, baha niyalma be yooni boigon arafi gajiha, cooha gaifi yabuha sain seme ilaci jergi meiren i janggin be uju jergi meiren i janggin obufi ni gidaha, jai juwe jergi nonggifi juwan juwe jergi sirambi ,[13]

譯文:初六日,為率兵往征黑龍江一帶虎爾哈部之大臣,及其攜降來族長及良民之謁汗禮,備宴殺羊一百零八頭、牛十二頭。時汗出大衙門,御九龍金椅,率兵出征之諸大臣跪謁。汗曰:「諸大臣軍行勞頓,主將二大臣霸奇蘭、薩穆什喀著行抱見禮。」霸奇蘭、薩穆什喀奉汗諭出班跪叩抱見,汗亦迎抱。謁畢,汗以同禮見大貝勒。繼之,與和碩德格類貝勒、阿濟格台吉、和碩額爾克楚虎爾貝勒行抱見禮。出征之諸大臣皆叩見。禮畢,降來之二千人跪叩謁。繼之,貢貂前來之索倫部巴爾達齊等族長叩謁。謁畢,悉令新降來之兵丁校射,射畢,大宴。汗召霸奇蘭、薩穆什喀,以御手金杯賜飲。繼之,至各旗,由派為旗主大臣一旗一金杯賜飲。繼之,由下級諸將及降來為首族長接金杯賜飲。宴畢,汗還宮。此次與會士兵由降來名為穆克希克者稟告:「吾父祖世居布庫哩山麓之布勒瑚里湖,該處無文書檔冊,古來相傳,布勒瑚里湖有三仙女恩古倫、正古倫、佛庫倫來浴,季女佛庫倫得一神鵲啣來朱果,含之入喉,遂有身孕,生布庫哩雍順。其親族即滿洲部也。該布勒瑚里湖周約百里,距黑龍江屯一百二三十里,我有二子後,即自布勒瑚里湖遷黑龍江畔那爾渾處居住矣。」此次戰功視大小分別晉升諸將:霸奇蘭出師黑龍江,盡取烏拉路,所獲人口悉予編戶帶來。指揮卓著,自三等梅勒章京擢為頭等梅勒章京登錄在案,加襲二次,准襲十二次。

這段譯文包含了〈三仙女〉故事的前導,是許多翻譯者所忽略的部份。天聰九年(1635)五月初六的一開頭就讓人看到,這場盛會稱為「謁汗禮kan de acabure doroi」,並不是想像中的慶功宴。

一般的慶功宴,有功將士觥籌交錯,滿心歡喜。戰俘關在牢裡,一片哀傷,女真人更有將俘虜發配為奴的習俗:

包衣的名稱。包衣Boo i niyalma,包漢語為“家”,衣為虛字“的”字,包衣漢語譯為家的或家裏的。包衣即家裏的人,也就是奴隸。滿洲初起,各部落之被俘者,皆以為包衣,這便是貴族們所能當做牲畜來買賣屠殺的會說話的工具。包衣除女真人外,有朝鮮人蒙古人,更多的是漢人。[14]

滿洲的奴隸,稱為包衣,來源相當複雜。有的是買賣、佔取、罪刑等,但是「部落之被俘者,皆以為包衣」,則是不變的定律。包衣多的是漢人,至於女真人,在滿洲初起時代,各部落間被俘的人,才會當成包衣,到了滿洲大興後,俘虜過多,情況就有了變化:

當天啟二年(一六二二)廣寧陷落時,“山海關門四晝夜不闔,軍民潰入者且二百八十萬矣”這時所有旗下包衣,亦即奴隸們,也因戰事頻繁,不特對明人遺棄田土,無暇耕治,即原來為后金貴族之地,亦多歸荒廢。女真壯丁,更全被征調,這也要影響農業發展的。如豆滿江邊的茂山豁谷地,今屬朝鮮。明末為瓦爾喀,又謂之老土,原為女真族居地,族類甚盛,屢侵朝鮮,奴兒哈赤時,此地突然變成無人空地,主要是由于女真居民,全被逼迫從軍。[15]

也就是到了努爾哈齊(奴兒哈赤)興起之後,女真人與漢人有了分工,漢人從事農業發展,女真人則「全被逼迫從軍」,不必再當包衣了。這就是從努爾哈齊時代開始,皇太極蕭規曹隨的「徙民編戶」策略:

努爾哈赤並沒有將疆域的開拓、領土的爭奪放在首位,而是把人口與財富的擴張看得尤為重要,因此便出現了不是急於分兵把守新征服的邊疆,卻採取徙民政策充實“內地”的現象。所以如此,大概主要考慮到以下因素。一是在殘酷的軍事鬥爭中,勝負雙方都會有一定數量的傷亡,這就需要補充兵員,保持戰鬥力;二是在冷兵器時代,兵員數量是保持軍事優勢、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於始終與強為敵的努爾哈赤來說更是如此,所以他要不斷獲取青壯,擴充軍力;三是對被征服之民,努爾哈赤尚無足夠的力量據有其他並使之不叛,採取徙民政策,不失為努爾哈赤實施有效統治的良策。松浦茂認為,大約從萬曆十九年(1591年)起,便有了努爾哈赤將征服周邊各地居民“編戶帶來”的記載。但實際上,連續不斷的徙民活動主要是從統一建州之後開始的。征服、吸引野人女真,是努爾哈赤與海西女真較量時期壯大軍事力量的主要方式,對明戰爭時期也沒有放棄,以致於影響到皇太極及清入關後的相當一段時期。[16]

這種「徙民編戶」策略,不重視疆域的開拓、領土的爭奪,而是把周邊人口與財富放在首位,編戶帶來。因此,天聰九年(1635)五月初六的這場大會,命名為「謁汗禮kan de acabure doroi」,真正目的,就是在說服虎爾哈人,加入滿洲。

於是所謂的虎爾哈「戰俘」二千人,成為在座嘉賓,接受皇太極招待,有吃有喝,還答禮表演射箭。如此氣氛,說書人穆克希克講話的對象,或許並非杜蘭特所認為的「滿族頭人the Manchu rulers」,而是那群虎爾哈「戰俘」二千人呢。

為何如此懷疑﹖除了從「徙民編戶」這種長期策略看出之外,另外當天發生的「金杯賜飲」、「隱匿戰功」兩點現象,也可以看出,這批虎爾哈人才是須要接受籠絡的對象。

一、金杯賜飲

「金杯賜飲」是皇太極賞酒給賓客喝,只有一個金杯子。這是東北地區的傳統風俗,就是舉辦喜宴時,每桌只放一個酒杯,傳盞而飲。以往赫哲族也有這種習慣,以一杯遞傳,論巡飲酒,週而復始:

酒的禮節--赫哲人視酒為貴品,凡祭祀、宴會、迎賓、送行都用酒。男女老少皆喝酒,如請人喝酒而對方不喝,便可以用酒澆在他的面上。赫哲人飲酒方法,頗饒興趣;親人圍坐炕上,中有炕几,置於其上,用酒壺一,壺口覆一酒怀,飲時甲取壺斟一杯飲乾,則傳給乙,乙傳丙,以次遞傳,終而復始。中國古時飲酒以巡計,赫哲人至今尚習用此種飲法。[17]

至今這種一個酒杯甲傳乙、乙傳丙的共飲風俗,尚存於新疆的錫伯族處,足堪見證。皇太極採用與赫哲族相同的飲酒禮節,正是表達善意的一種方式。或許由於大多數人不清楚這種風俗文化,在翻譯滿文時,就產生了某些誤解,需要更正:

射箭畢,大筵宴之。汗召霸奇蘭、薩穆什喀,手擎金杯賜酒。繼之各旗委額真向後出征之大臣敬酒。次向下屬諸將及招降頭人敬酒。宴畢,汗還宮。 [18]

這段文句的翻譯,顯然跟前引滿文有所出入。分析原因有三。第一個是將「賜酒 arki omibuha」翻譯成了「敬酒」。賜酒的「賜 omibuha」,源自動詞「飲omimbi」。[19]按照滿語語法規則,在動詞的詞幹與詞尾之間,綴以附加成份「-bu-」,就成為動詞的「使動態」,[20]「omi-bu-ha」可意會為「使飲」或「賜飲」。為了翻譯的一致性,「傳盞而飲」的「賜酒」就是「賜酒」,不能先「賜」後「敬」,任意變換語意。

第二個原因是忽視了「並列複句」的存在。根據滿語語法,並列複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平等聯接起來的句子。因而各分句之間的關係平等,沒有誰是主、誰是從的差別。分析上引案例,算是「聯合關係的並列複句」,以有別於其他類複句。[21]這種聯合關係的並列複句通常可以不用關聯詞語。如果要用,常用「bime而」、「jai和」、「emu derei … emu derei 一面…一面」等。當天的謁汗禮宴用了「 terei sirame繼之」,功能等同於「jai和」關聯詞語。由於「繼之」用了兩次,才把三段「賜飲 omibuha」分句串連起來。於是皇太極的御手金杯只需要書寫一次,後面二段依理沿用之,以免冗贅。如果沒看清楚「並列複句」的結構,翻譯就會出問題。

第三個發生誤差的地方,是未曾考慮「kan i galai aisin i hūntahan iarki omibuha以御手金杯賜飲」的語法含意。即使同一個滿文「i」,在句中也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滿文: kan i galai aisin i hūntahan i arki omibuha

漢文: 汗 的 手 以 金 的 杯 以 酒 賜飲

語法: 屬格 造格 屬格 造格

在語法上,屬格「i 的」位於限定語和被限定語之間,表示領屬關係,「i 的」所接續的成份稱作定語。[22]造格「i 以」位於體詞之後,可以表示進行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法,「i 以」所接續的成份,稱作狀語。[23]

屬格、造格「i 」,性質不同,當然得有不同的詮釋。由於皇太極政務繁忙,經常需要宴飲應酬,於是這類句型不斷出現,誤譯也層出不窮:

初四日,科爾沁部之諸貝勒,舊察哈爾、喀爾喀、喀喇沁、土默特及阿祿部之諸貝勒、台吉等,率眾塔布囊等至汗宮,汗以四豬,鹿二,狍十之肉陳筵五十桌宴之。汗親舉金杯向諸位敬燒酒。[24]

這個句子如果譯成「以御手金杯賜飲諸貝勒各一盞」,就較為理想。而將「賜酒」譯成「敬酒」,就與原意差異大了。

還有像下例中的「賜飲」,全部譯為「敬酒」。在情景上,跟現代酒宴的一路「敬酒」相仿,古意全消:

箭射畢,大筵宴之。汗召霸奇蘭、薩木西喀,手擎金杯敬之酒。次向各旗下委作額真後出征之大臣敬酒。次向下屬諸將及招服之為首頭人敬酒。宴畢,汗還宮。[25]

《太宗皇帝實錄》的翻譯,「以金巵酌酒,上親賜之」,或許較為正確,可以用來參考:

設大宴,上召霸奇蘭、薩穆什喀,以金巵酌酒,上親賜之。次飲各旗出征署旗務大臣,次飲以下屬諸臣、併招降頭目。宴畢,上回宮。[26]

除了皇太極「金杯賜飲」之外,當天還「備宴殺羊一百零八頭、牛十二頭。」可說所費不貲。這種場面,粗略估計以一般黃牛一頭八百公斤、綿羊一頭六十公斤、屠宰率五成計算,[27]一頭黃牛可以提供四百公斤肉、一頭綿羊有三十公斤羊肉,供給食用。再以到場的以虎爾哈部新降來之兵丁二千人為主,後金建有戰功的霸奇蘭、薩穆什喀等三十八員戰將為輔,假設後金在場作陪的其他人員約有百餘人,總計到場為2,200人。估算每人可得3.66公斤肉食。

虎爾哈降人是不是有如此胃口,一次吃下3.66公斤牛羊肉,不在考慮之列。有可能「吃不完兜著走」,就是東西吃不完,都打包帶走了。不過這個場面,可以跟皇太極招待總兵官尚可喜相比:

ice ilan de kan šang sumingguwan be dosimbufi emu honin wafi ninggun dere dasafi sarilaha,[28]

譯文:初三日,汗召尚總兵官,殺羊一隻,設席六桌,宴之。

以一桌以十人估計,此次宴會,殺羊一隻,設席六桌,即六十人分享三十公斤羊肉,每人可得半公斤肉食,場面似乎差了一級。

由於尚可喜是一般大臣,所吃的肉食或許比不上外賓。以外賓的待遇來看,正月十五日蒙古科爾沁土謝圖濟農入宮,接受款待,可作參考:

tere inenggi , tusiy-e-tu, jinong be kan i boo de dosimbufi emu ihan juwe honin wafi orin dere dasafi sarilaha, juwan ninggun de korcin i tusiyetu jinong se aniya doroi kan de hengkileme jihengge bedereme genere de[29]

譯文:是日,傳土謝圖濟農入宮,殺牛一頭,羊二隻,設席二十桌宴之。十六日,科爾沁土謝圖濟農等以元旦之禮前來叩拜,欲返歸時。

蒙古與滿洲多有姻親關係,款待理應不薄。宴上宰牛一頭、羊二隻,大約可得牛肉400公斤、羊肉60公斤,合計肉品為460公斤。設席二十桌得來賓200人,每人約可分得肉食2.30公斤。場面雖然不差,卻也還是比不上五月初六謁汗禮每人可得3.66公斤來得豪奢。

由此可以看出,虎爾哈降人所受到的禮遇,遠勝滿洲漢人,同樣超過蒙古外賓,即使說是天之驕子,那也不為過了。這倒十足映證了魏源所說:「得蒙古人十,不若得滿洲部落人一」[30]那句老話。從金杯賜飲、大宴分肉等情況證據上,也可以看出這種心態的顯現了。

另外此次出兵虎爾哈,皇太極早就埋下了禮遇的伏筆。這點可由當初在霸奇蘭出兵之前,皇太極就預先召來了從虎爾哈來歸的屯長喀拜、郭爾敦等人,進宮賜食看出:

是日,召屯長喀拜、郭爾敦等及其從人進宮,賜食。既出,命沙爾虎達、穆成格,傳諭喀拜等曰:爾地方僻陋鄙野,不知年歲,何如率眾,來居我國,共霑聲教?朕久欲遣人往諭爾部,但國務殷繁,未得暇耳。人君各統其屬,理也。爾等本我國所屬,載在往籍,惜爾等未之知耳。今爾諸人率先歸附。若不遣爾還,留居於此,亦惟朕意。朕知爾等賢,故遣歸。此行可引我軍前往,凡各屯寨,其善指示之。喀拜對曰:誠如上諭。遂受命而去。[31]

皇太極傳諭喀拜等人,要求帶路,「可引我軍前往,凡各屯寨,其善指示之。」然而真正的目的是「何如率眾,來居我國,共霑聲教」,即是要求喀拜、郭爾敦等幫助霸奇蘭官兵說服虎爾哈部各屯寨百姓,歸服來當金國戰士,以壯大八旗軍容。因此「金杯賜飲」的對象,包含「降來為首族長」,拉攏二千虎爾哈人的用意,相當明顯。

二、隱匿戰功

《舊滿洲檔》天聰九年(1635)五月初六裡有一份長長的滿文敕書,是記述出征者的功績,此處從略。因為細看之下,該文其實卻什麼重點也沒記,關鍵處都是含糊帶過,並未提及軍行何處、敵我形勢、殺敵若干、戰功表現為何等。卻將一場戰役,描述得好像是一場和平的演習一般。這件事在《太宗皇帝實錄》所記敕書上,可以大致看出,確實乏善可陳:

敘出征諸功臣,以三等梅勒章京霸奇蘭,一等甲喇章京薩穆什喀,征黑龍江,盡克其地。所獲人民,全編氓戶,攜之以歸,勞績懋著,擢霸奇蘭為一等梅勒章京,紀錄一次,加世襲二次,共襲十二次。薩穆什喀,為三等梅勒章京,加世襲二次,共襲十二次。季思哈、商覽和洛、巴斯翰、喀柱、沙爾虎達、黑什尼、艾木布、托敏、富喀納、尼努、何洛、隋何多、翁阿岱、真楚肯、球、阿喇納、布雅里、塔海、庫拜、岱松阿、扎富尼、雅賴、尼雅漢、庫爾禪、英格納、噶布喇、舒球、烈烈渾、納穆泰俄濟黑、托克屯珠、賈龍阿、庫爾泰、益喇尼、穆爾泰、阿囊阿、杜敏等章京共三十六員,隨霸奇蘭、薩穆什喀,出師有功,各陞世職一級。[32]

可比較天聰二年(1628)的一份敕書,是佟養性獲得世襲罔替恩寵的公文,內容就豐富多了:

han hendume, tung yang sing, si dade fusi hecen i hudai niyalma bihe, mini baru sain seme nikan han jafafi, liyoodung ni hecen i loo de horiha bihe, looci tucike manggi, baime ukame jihe gung de, jui bufi hojihon obufi, fujiyang ni hergen buhe, liyoodung be baha manggi, dzung bing guwan i hergen bufi, baha nikan gurun i weile icihiya seme doro de afabuha, endeme calame weile baha de, šajin i tuhere weile gaimbi, ere hergen be juse omosi jalan halame efulerakū.[33]

譯文:汗曰:「佟養性,爾當初係撫順城商人,因與我友好,為明帝所捕,監禁於遼東城。迨出獄後,投誠立功,賜女為婿,授副將職,克遼東後,授總兵官職,交辦俘獲漢民事務,倘失職獲罪,依法治罪。此職子子孫孫世襲罔替。」

本例是天聰二年(1628)時,佟養性得到「世襲罔替」恩寵的案例。可以看到佟養性的出身為何、為何監禁、歷任何職、現任職務等,都交待得清清楚楚,因此才有「世襲罔替」的恩寵。這都是三等梅勒章京霸奇蘭,一等甲喇章京薩穆什喀,出征黑龍江時所看不到的紀錄規格。何以《舊滿洲檔》、《太宗皇帝實錄》似乎有意隱匿其戰功?分析原因,原來是俘獲的新滿洲人,編入八旗的方式,有了明顯變化。也就是俘虜編入八旗的方式,在天聰八年(1634)九月二十一日之前,俘獲的新滿洲之人,按照慣例是由八旗平均分配。而在此之後,則以分補不足旗分為主,且先由瓦爾喀人做起:

甲戌,上以季思哈征瓦爾喀,所得人民,未經分撥,遣英俄爾岱、龍什、穆成格、與大貝勒代善、及諸貝勒等會議,諭之曰:此俘獲之人,不必如前八分均分,當補壯丁不足之旗,八旗制度設牛录,一例定為三十牛录,如一旗於三十牛录之外,餘者即行裁去,以補各旗三十牛录之不足。[34]

這種制度上的改變,顯然對天聰九年(1635)敕書的登載,已然產生了直接的衝擊。假設立功最大者,戰鬥當甚劇烈,兵員損失亦會較重。採用舊制,所補新進兵員八旗均分,俘獲的新滿洲人勢力分散,在各旗中即無足輕重,不易生事。而採用新制,所補新進兵員反而優先進入損失較重之旗,俘獲的新滿洲人可能舊恨未消,易於結黨鬧事。這種考慮,並非無中生有。

因為到了崇德四年(1639),清太宗皇太極命索海、薩穆什喀等率後金軍往征索倫,新滿洲就出現了「整牛录新滿洲」和「添補缺額牛录新滿洲」兩種不同的編制稱謂:

爾等師行所經屯內,有已經歸附納貢之屯。此屯內又有博穆博果爾取米之屯,恐爾等不知,誤行侵擾,特開列屯名數目付爾,毋得違命騷擾侵害。行軍之際,宜遣人哨探於前,防護於後,加意慎重,勿喧嘩,勿參差散亂,勿忘紀律。爾等此行,或十八牛录新滿洲,或添補缺額牛录之新滿洲,各固山額真、梅勒章京、甲喇章京、牛录章京,詳加查閱,視其有兄弟及殷實者,令從征,爾等亦應親加審驗,左翼主將薩穆什喀,副將伊孫,右翼主將索海、副將葉克書,或兩翼分行,則各聽該翼將令,或同行,則總聽兩翼將令,凡事俱公同酌議行之。[35]

而此次領軍的薩穆什喀,正是天聰九年(1635)五月初六的謁汗禮紀錄中的主帥之一。設想當時如果在敕書中詳細記載作戰過程,如殺敵幾人、擄獲若干等,相隔不過四年,這些俘獲的新滿洲人,已經形成「整牛录新滿洲」主力,聲勢驚人。一旦任何敕書外流,勾起舊恨,必然會影響軍心,若引發譁變,如野火燎原,結果會不可收拾。因此,後金國高層,有意將功勞簿上一律模糊記為「勞績懋著、出師有功」等,掩蓋戰鬥詳情,當為曲突徙薪,事先預防災禍的高招。

這種紀錄敕書方式,可以看出謁汗禮真正的用意,就是要消弭新滿洲、舊滿洲之間心中芥蒂,期望新滿洲人在大碗酒、大塊肉的禮遇下,真心歸順滿洲。與時推移,讓「新滿洲」、「陳滿洲」的稱謂,就隨著時間變化,由新變為舊:

清太祖時期被納入滿族共同體的扈倫四部和東海三部族人,到太宗繼位時已經陸續完成了民族融合的過程,與太宗朝剛剛被攜回的“新滿洲”相比,他們已經不是“新人”(ice niyalma),而與舊有族人一樣,都是“陳滿洲”了。太宗朝的“新滿洲”在被納入滿族共同體之後,經過一個時期的民族融合,也陸續完成了由“新滿洲”到“陳滿洲”的轉化過程。[36]

這個新制的開端,事關滿洲發展,十分有意義,當不容忽視。

三、語法分析

從以上所談,當天發生的「金杯賜飲」、「隱匿戰功」兩點現象,可以看出,這批虎爾哈部「戰俘」,其實正是重要的新滿洲人,是皇太極未來戰鬥的主力。那麼穆克希克的演說,有必要在這種場合,對著「滿族頭人報告reported to the Manchu rulers」嗎﹖顯然不必。 穆克希克其實是對著這降來的二千虎爾哈人說的,這點,可以從語法分析上,找到佐證。

從滿文文字的理解上看,穆克希克不是對滿族頭人說故事,這點可先由動詞為「告alame」清楚看出:

i minde alara jakade, bi teni saha. [37]

他 於我 告訴 時 我 才 知道了

譯文:他告訴我,我才知道了。

滿文動詞「告alame」,可以有一個間接受詞,通常以「de 於」來帶出,本例句的「告訴alara」,是詞幹「告ala」接上現在將來時詞綴「ra」而成。[38]「於我 minde」,正是這個間接受詞。由此可知,「告 alame」與「於 de」的關係是密切的,常相伴出現,且「於 de」會連接著間接受詞。

不過這個句子,從最早出版的日文源頭,卻翻譯得有點問題,影響到後來的中文譯句:

tere mudan i cooha de dahabufi gajiha muksike gebungge

その 回 の 兵 に 降して連れて来た Muksike という名の

niyalma alame, 「mini … bihe」 seme alaha. [39]

者 告げるには 我の いた と 告げた

日譯:その回遠征で降して連れて来たMuksikeという者が「我の…いた」と告げた。

中文:該次因遠征受降帶來名為穆克希克者告訴:「吾 … 矣」。[40]

通常日文助詞「に」的用法是表示「對象、目的地」,而日文助詞「で」是用在「原因理由」上。[41]滿文原文的「於兵 cooha de」,對應的逐字日譯文是「兵に」,意思是「以兵為對象」,意思大致正確。不過全句的翻譯文卻是「遠征で」,意思是「因為遠征」,二者的配合上就有些誤差了。顯然,在逐字註釋滿文與全句日文翻譯之間,已無法完整契合。

從滿文分析,「cooha de dahabufi gajiha」可以看到,在「兵に cooha de」後面還跟著「降して 連れて来た dahabufi gajiha」這兩個詞,意思是「受降帶來的」。「受降 dahabufi」是由動詞「dahambi投降」加上被動的詞綴「-bu」而形成「受降 dahabumbi」。[42]「受降 dahabumbi」轉為「受降 dahabufi」,此處的詞綴「-fi」具有「順序副動詞」的特徵。就是在動詞詞幹後,接綴附加成份「-fi」,在充當謂語時,表示動作依次發生,有時間先後的差別。也就是「受降」在先,而「帶來」在後。

因此當「受降 dahabumbi」具有被動的意思時,在「於兵 cooha de」的解釋上,就會出現歧義,於是有兩種講法的可能:

第一種是「被動態」的講法。[43]傳統的口訣有所謂「上de下-bu-為被字,用法如同上有be。weri de basubumbi, gūwa de gidabumbi,被人恥笑。被人欺壓。」[44]意思是看到句子裡有「於 de」、動詞裡有「被 -bu-」的時候,就可以了解到,這是一個被動的句子。比較口訣裡所附帶的兩個例句,都有「於 de」、「被 -bu-」結構,因此這種概念是說得通的。於是這個句子可以翻譯為「被兵降來 cooha de dahabufi gajiha」,例如:

宴畢,汗還宮。此次出征招服之人中有名為穆克西科者告曰:“吾之父祖世代生活於布庫里山下布勒霍里湖,…”[45]

這個翻譯的譯者,說明該譯文是參考自「神田信夫、松村潤、岡田英弘的譯註」,[46]因此把「被兵降來 cooha de dahabufi gajiha」譯為「出征招服」,文字雖略有不同,含意則是一致的。另外有一個版本,翻譯如下:

宴畢,汗還宮。此次軍中招服之名為穆克西科者告曰:“吾之父祖世代生活于布庫里山下布勒霍里湖。…”[47]

其中把「被兵降來 cooha de dahabufi gajiha」譯為「軍中招服」,大致上還是可以理釋成被動的意思,與日譯本「因遠征受降帶來」是相通的。另外還有一個版本,是以論文形式書寫,2012年刊載,也有類似現象:

那次出兵招降人中有名叫穆克希克的人告稱:“我父祖世代居於布庫里山下布爾瑚里湖。…”[48]

這裡的「出兵招降」,與四十年前出版的日譯本「因遠征受降帶來」,依然沒有任何語意上的重大改變,可見大部分學者對日譯本的「被動態」說法,並無疑義。

「被動態」會吸收掉「於 de」字,使「告於兵 cooha de alame」轉折成「被兵降來 cooha de dahabufi gajiha」,於是滿文動詞「告 alame」的受詞不見了,使大多數的翻譯,都無法顯示〈三仙女〉故事要告訴誰。

第二種解釋則不太看重「上de下-bu-為被字」的口訣,而是要考量「受降帶來的 dahabufi gajiha」這兩個詞是否在充當謂語。因為「受降帶來的 dahabufi gajiha」這兩個滿文詞中,「帶來的 gajiha」是一個「形動詞」明顯是在充當「名為穆克希克者 muksike gebungge niyalma」的定語。[49]「帶來的 gajiha」這個「形動詞」,[50]出於動詞「帶來 gajimbi」,[51]留下動詞詞幹「帶來 gaji-」,結合附加成份「了 -ha」而成。既然是充當定語,其與「名為穆克希克者 muksike gebungge niyalma」的關係,就比較密切,而與「於兵 cooha de」的關連,當然較為疏遠。也就是說,不能再把「被兵降來cooha de dahabufi gajiha」視為一體,「於兵 cooha de」一詞要另外單獨解釋。

如果有二種見解,就是出現歧義了。對於歧義,尤其是句法歧義(grammatical ambiguity),根據語言學方面的經驗,要想得到句子的確切意義,有時就必須借助「語境」的解釋,例如下面這段說明:

句法歧義(grammatical ambiguity)現象語法歧義現象主要反映在各種不同的句子結構裏,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就有不同的理解。要想得到句子的確切意義就必須借助語境的解釋。例如:…John liked Mary as well as George….句有兩種理解:第一種是John liked Mary as wellas George did(= as well as George liked Mary);第二種是John liked Mary as well as John liked George.究竟選擇哪一種為正確,只好請語境來解釋。[52]

例子「John liked Mary as well as George.約翰喜歡瑪麗和喬治。」相當容易了解。根據英文的習慣,句子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John liked Mary as wellas George did約翰喜歡瑪麗,而且喬治喜歡瑪麗。」;第二種是「John liked Mary as well as John liked George.約翰喜歡瑪麗而且約翰喜歡喬治。」由於英語句法基本上無法說清楚哪種對,以致產生歧義,這就要靠著語境來解釋才行。

也就是說,如果上下文裡,看到喬治也喜歡瑪麗,那就選第一種解釋。又如果閱讀上下文,喬治跟瑪麗毫無瓜葛,喬治不可能喜歡瑪麗,就可以依照第二種句法解釋。語境的重要性,就此顯現。

英語的句法歧義,可以靠語境來解釋。那麼滿語的句法歧義現象,一樣能靠滿語語境來說明清楚。

檢視天聰九年(1635)五月初六所錄的全文,「受降帶來的 dahabufi gajiha」在文中在此之前已然出現過四次,即「其攜降來族長及良民 ceni dahabufi gajiha ambasa, sain niyalma」、「降來之二千人 dahabufi gajiha juwe minggan niyalma」、「新降來之兵丁ice dahabufi gajiha coohai niyalma」、「降來為首族長 dahabufi gajiha ujulaha ambasa」等。而「受降帶來的 dahabufi gajiha」在翻譯時簡化為「降來」,意思大致不變。前四次的「降來 dahabufi gajiha」,都是「過去時形動詞」,可充當定語,形容「族長及良民」、「二千人」、「兵丁」、「為首族長」等是「降來」的虎爾哈,並無窒礙。於是這第五次出現的案例,按照慣例,「降來 dahabufi gajiha」依然算是定語,顯然並無必要跟「於兵 cooha de」一詞合併解釋為「被動態」,這可算是語境上的解釋。

以慣例當成理由,說服力似乎略遜一籌,也偏向主觀。如果輔以語法上的「主題」(topic,theme)概念,就更容易將問題明朗化,會更客觀些。

「主語」(subject)與「主題」(topic,theme)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主語,是一個純粹屬於「語法關係」(grammatical relation)的概念,與「謂語」(predicate)相對。主語常出現在動詞的前面。而主題是屬於「談話內容」(discourse content)的概念,與「評論」(comment,theme)相對。主題沒有深層與表面之分,而且與主語有相當的區別。例如動詞的賓語,可以移到句首當主題,同時在原來的位置留下指稱相同的代詞做「複本(copy)」例如:

1a.我認識張先生。

1b.張先生,我認識(他)。[53]

本句的「我」是主語,1a. 1b.兩句的「我」,雖然位置不同,但都是主語無誤。國語語法的主題變形(topicalization)原理,湯廷池認為可由移位變形來完成。即根據這個移位變形,將句子中的有定名詞移到句首而「杭氏加接」於原來的句子,[54]就變成主題。例如:

2a.老張看完了書了。

2b.書,老張看完了。[55]

本句的「老張」是主語,2a. 2b.兩句的「老張」,雖然位置不同,但都是主語,只有2b.句的「書」,變成了「主題」。國語語法的「主題」概念,也可以沿用於日語語法。日文的「甲把丙介紹給乙」,當「乙」提前當成「主題」時,整句的句義不變,但是「乙」的格助詞,會從「に」改為「は」:

3a.甲が乙に丙を紹介した 譯文:「甲把丙介紹給乙」

↙ 主題化

3b.乙は甲が丙を紹介した[56] 譯文:「給乙,甲把丙介紹了」

本句3a. 3b.兩句的「甲」都是主語,只有3b.句的「乙」,變成了「主題」,移動到「甲」的前面。

由滿文「de於」相當日文的「に 於」。不過當提前當成主題時,格助詞「於de」仍為「於 de」,不會像日文會從「に」改為「は」。[57]

把這套主題規則移到《舊滿洲檔》天聰九年(1635)五月初六的紀錄上,也是一體適用的。「該次士兵 tere mudan i cooha de 」提前為主題(Topic)時, 「於 de」雖不會像日文一樣改變,但是「於 de」也不可能跟「受降 dahabufi」之類動詞相結合,而形成「被動式」。

換一種說法,或許更容易讓人了解。就是「該次士兵 tere mudan i cooha de 」這個片段,可以假設是因「提前」而成為主題的,當然也可以「還原」到原來傳統的位置,而且整句的句義不變。於是就出現下面情形:

4a. tere mudan i cooha de dahabufi gajiha muksike gebungge

那 回 的 兵 於 降 抓來了 穆克希克 名的

niyalma alame, 「mini … bihe」 seme alaha.

人 告訴 我的 來著 說 告訴了

譯文:此次與會士兵由降來名為穆克希克者稟告:「吾 … 矣」。

4b. dahabufi gajiha muksike gebungge niyalma tere mudan i

降 抓來了 穆克希克 名的 人 那 回 的

cooha de alame, 「mini … bihe」 seme alaha.

兵 於 告訴 我的 來著 說 告訴了

譯文:降來名為穆克希克者稟告此次與會士兵:「吾 … 矣」。

以上4a.句是《舊滿洲檔》原文,主題「提前」,4b.句是修改過的變形,主題「還原」了。檢視4a.句子,「主詞 穆克希克muksike」跟「主題 兵cooha」的相互位置,[58]明顯跟一般句子相反。

通常一般句子,主詞會在句子的最前方,例如下面5a.「主詞 我 bi 」是位於句子的開頭處的,然而到了5b.句子,「主詞 我 bi 」與「主題 於你 sinde 」位置互換,「主詞 我 bi 」後移,整句的句義雖然仍是不會改變的,但是主題卻「提前」了:

5a. bi sinde emu babe alaki. [59]

我 於你 一 把處 告訴

譯文:我告訴你此話。

5b. sinde bi emu babe alaki.

於你 我 一 把處 告訴

譯文:你,我告訴此話。

這跟前面例句「老張看完了書了」或是日文例句「甲把丙介紹給乙」變形的道理完全相同。也就是說4a.句是一個主題「提前」句,類似5b.的情況。當4b.句的「主詞 穆克希克 muksike」跟「主題 兵 cooha」還原到本來傳統的位置之後,「於 de」與「降抓來了 dahabufi gajiha」的距離變遠,被動的形式不再出現,歧義就自然消失了。

回頭觀察4a.,主題「兵 cooha」為什麼要「提前」﹖推測《舊滿洲檔》是要強調「兵 cooha」為當天的主要人物,「二千名虎爾哈兵」屬於「談話內容」的焦點,於是提前。穆克希克雖為主詞,重要性卻相對的較低,就排在後面了。

從1a.到5b.這一連串的例句分析,可以看出,以較為新式的句法分析方法,可以有條裡的說明《舊滿洲檔》上的句法歧義,找出正解。

再回頭看前面「一 金杯賜飲」、「二 隱匿戰功」兩點分析,宴會中的「主題 兵 cooha」是虎爾哈兵,並沒有其他滿洲士兵出現。所以穆克希克講述故事的對象,應該不是「滿族頭人」,而是那「二千名虎爾哈兵丁」。翻譯的譯文無論是:「4a.此次與會士兵由降來名為穆克希克者稟告」、或是「4b.降來名為穆克希克者稟告此次與會士兵」等,都能將焦點指向虎爾哈兵,是較為妥當的譯法。

而英文的「他(穆克希克)向滿族頭人報告說」、或是日文的「該次因遠征受降帶來名為穆克希克者告訴」、或是中文的「那次出兵招降人中有名叫穆克希克的人告稱」等譯文,都因與語境不合、語法誤導,無法正確解讀出史料裡的原意,建議不要繼續採用。

四、結論

由〈三仙女〉神話的上下文,或是由謁汗禮的文本與語法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結果,正好可以回答本文開頭處所謂「朱果降祥」、「授姓自天」的滿洲源流傳說,到底是荒誕不經,不足憑信的「鬼話」,或是需要靠「看官書《實錄》」來理解的「官話」,當作本文三點結論:

(一)、對於一篇滿文史料的解釋,實在不能不考慮語境,即上下文因素。而且對於語境,還不能僅草率觀察表象。就以天聰九年(1635)五月初六的盛宴來說,皇太極殺牛宰羊、以金杯賜飲、要二千降來之人集體叩謁、一齊校射、參與戰功晉升等行禮如儀,似乎是在對皇太極自己出兵黑龍江虎爾哈部的將士加以犒賞。盛宴既稱為謁汗禮,重點似乎又是在為大汗皇太極面子增光。不過事實上,這場大典之中,真正的主角,既不是皇太極,也非霸奇蘭、薩穆什喀等「滿族頭人」,而是戰敗的二千名虎爾哈兵丁。設宴的目的,是希望這些黑龍江虎爾哈部的騎射高手,能萬眾歸心,加入八旗軍旅,為金國霸業效力。了解這種語境,再輔以句法分析,區分清楚「主語」與「主題」的關聯,綜合起來翻譯,才能緊扣原文。當然由此更可以引申,如能認清主詞、主題的語法地位,對類似史料的正確判讀,是會有所助益的。

(二)、關於「鬼話」的看法。〈三仙女〉神話的產生,有其特殊時空背景。對這篇神話的理解,至今大約還在初探階段。如果不是對滿文原文的反覆推敲,而形成較深切的認識。或許至今〈三仙女〉神話,還在繼續跟滿洲開國傳說糾結,聚焦愛新覺羅家譜,而忽視了穆克希克所說的故事,具有凝聚新滿洲的「聲教」作用。推測創作〈三仙女〉寓言的最初目的,正是「徙民編戶」策略中的一部份,是為拉攏女真人的向心力,為建號滿洲而專設的政治教材,以「共霑聲教」。至於這則神話也進入了皇家家譜,則可視為一箭雙鵰的結果,兼顧核心與週邊的一致性。因此虎爾哈人所聽到的〈三仙女〉故事,布庫哩雍順是出生於黑龍江虎的爾哈部,鄉誼濃厚,而不是建州所起源的長白山,這正是〈三仙女〉原始版本所希望發揮說教功能的明證。另外根據分析,大仙女「恩古倫enggulen」為滿文的「子嗣enen」,代表著兒子。二仙女「正古倫jenggulen」是滿語的「父親jeje」。小仙女的「佛庫倫fekulen」,是「女陰fefe」,代表著母親。[60]這又顯示出穆克希克故事具有不同的面向,甚至可做反面嘲諷解讀。如此精巧複雜的一篇傳說,實不宜單純的以「鬼話」視之。

(三)、關於「官話」的看法。以往紀錄〈三仙女〉神話的史料,大都是藏諸秘府的官書,如《內國史院檔》、《滿洲實錄》、《太祖武皇帝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太祖高皇帝本紀》、《滿洲源流考》等。其中僅《滿洲源流考》一書,是乾隆時期的文宣品,才對外發行,讓人得以一窺皇家奧秘。似乎〈三仙女〉神話是秘而不宣的內部資料,清初時必然乏人知曉,直到乾隆朝時,才刻意解禁,讓百姓知曉。不過從《舊滿洲檔》的重新解讀之後,如果當年虎爾哈有二千人能一齊聽到〈三仙女〉,而且是高層故意藉機散佈出去的。有了這個開端,那就不能再視〈三仙女〉神話,為秘而不宣的內部資料了。更可以大膽推測,〈三仙女〉神話此後就是新滿洲進入八旗的標準教材,當不必每次重覆紀錄於檔冊。無怪乎天聰九年( 1635)十月皇太極可以公開宣告說「我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自今以後一切人等,止稱我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61]就是靠著曾經安排過像穆克希克這類人物,從事奠基工作,遂使宣告建號滿洲之舉,順利推展,且不覺唐突。滿洲神話的散佈,在謁汗禮中已然展開,逐步成為一個新的部族間共識。這些新滿洲兵丁,都得經過〈三仙女〉神話洗禮才編入滿洲八旗。了解了這個關鍵,所謂要靠「看官書《實錄》」來理解的「官話」之說,就顯得相當無稽了。(本文節錄自《中國邊政》雜誌202期,2015年6月,頁45-70。)(2016.03.11.)

[1] 陳捷先,《努爾哈齊寫真》,(台北市:遠流, 2003[民92],初版),頁6。

[2] 國立故宮博物院,《舊滿洲檔》,(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民58[1969] ),冊九,頁4241-4242。天聰九年(1635)五月初六。本段故事滿文計109字。

[3] Stephen W. Durrant, "Repetition in the Manchu Origin Myth as a Feature of Oral Narrative,"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vol. 22, no. 1-2 (1978): 32-43.

[4] Pei Huang, "New Light on The Origins of The Manchu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50, No. 1 (Jun., 1990), p245.

[5] 斯蒂芬·杜蘭特、胡冬朵譯,〈滿族起源神話故事中的重複現象〉,《民族譯叢》,(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1982年06期)。

[6] 鄧琪瑛,〈滿族三仙女神話中所呈現的功能意義〉,《滿族文化》,(臺北市:中華民國滿族協會,1998 年12月,第24期),頁4-10。

[7] 陳羿竹,〈從神話故事看松花江流域的少數民族文化特點〉,《黑龍江史志》,(哈爾濱市: 黑龍江史志編輯部,2015, No.338(01)),頁201-202。

[8] 斯蒂芬·杜蘭特、胡冬朵譯,〈滿族起源神話故事中的重複現象〉,《民族譯叢》,(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1982年06期),頁46-47。

[9] Stephen W. Durrant, "Repetition in the Manchu Origin Myth as a Feature of Oral Narrative,"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vol. 22, no. 1-2 (1978): p36.

[10] 金毓黻主編,《遼海叢書》,(瀋陽市 : 遼瀋書社, 1985),第2冊附冊:《黑龍江輿地圖》(61面;26x35公分),頁32。

[11] (清)高宗敕撰 ; 張其昀監修,《清代一統地圖 [地圖]》,(台北市 : 國防研究院, 民55[1966],本書為清乾隆25年鐫製銅版重印本,原題名:清乾隆內府輿圖),頁63、83。和屯,滿文是「hoton城、屯」,音譯、意譯兼具。

[12] Stephen W. Durrant, "Repetition in the Manchu Origin Myth as a Feature of Oral Narrative,"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vol. 22, no. 1-2 (1978): p36.

[13] 國立故宮博物院,《舊滿洲檔》,(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民58[1969] ),冊九,頁4241-4243。天聰九年(1635)五月初六。

[14] 莫東寅著,《滿族史論叢》,(北京市: 人民,1958,第1版),頁136。

[15] 莫東寅著,《滿族史論叢》,(北京市: 人民,1958,第1版),頁98。

[16] 王景澤、馬桂秋,〈“野人女真”與努爾哈赤的興起〉,《黑龍江民族叢刊》,(哈爾濱市:黑龍江民族叢刊編輯部,1997年第3期),頁60。

[17] 凌純聲,《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南京 : 中研院歷史語言所, 民23[1934],圖版),頁71。

[18] 劉厚生,《舊滿洲檔研究》,(吉林市: 吉林文史,1995),頁224。

[19] 羽田亨編,《滿和辭典》,(台北 : 學海, 民63[1974],初版),頁346。

[20] 季永海,劉景憲,屈六生編著,《滿語語法》,(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民75] ,第一版),頁177。

[21] 季永海,劉景憲,屈六生編著,《滿語語法》,(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民75] ,第一版),頁376-380。即「遞進關係的並列複句」、「連貫關係的並列複句」、「選擇關係的並列複句」等。

[22] 愛新覺羅.烏拉熙春,《滿語語法》,(呼和浩特市: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第一版),頁345。

[23] 愛新覺羅.烏拉熙春,《滿語語法》,(呼和浩特市: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第一版),頁348。

[24] 劉厚生,《舊滿洲檔研究》,(吉林市: 吉林文史,1995),頁224。滿文原文為「beise de kan i galai aisin i hūntahan i emte hūntahan arki omibufi,」。

[25] 關嘉錄,佟永功,關照宏[漢譯],《天聰九年檔》,(天津市:天津古籍,1987,第一版),頁55。

[26] 華文書局,《大清太宗文皇帝實錄》,(台北市:華文:華聯,民53[1964]),冊一,卷二十三,頁9。天聰九年(1635)五月初六乙卯。

[27] 牛羊等活重除去頭、蹄、血液、毛皮、內臟其餘作為胴體重量的比率稱為屠宰率。

[28] 國立故宮博物院,《舊滿洲檔》,(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民58[1969] ),冊七,頁3511。天聰九年(1635)正月初三日。尚總兵官即尚可喜(1604-1676)。

[29] 國立故宮博物院,《舊滿洲檔》,(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民58[1969] ),冊九,頁4083。天聰九年(1635)正月十五、十六日。

[30] (清)魏源撰,《聖武記十四卷》,(台北市: 臺灣中華,民54[1965]),卷一,頁9。

[31] 華文書局,《大清太宗文皇帝實錄》,(台北市:華文:華聯,民53[1964]),冊一,卷二十一,頁16。時為天聰八年十二月十日壬辰。

[32] 華文書局,《大清太宗文皇帝實錄》,(台北市:華文:華聯,民53[1964]),冊一,卷二十三,頁9-10。天聰九年(1635)五月初六乙卯。

[33] 國立故宮博物院,《舊滿洲檔》,(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民58[1969] ),冊五,頁2285-2286。天聰二年(1628)無年月。

[34] 華文書局,《大清太宗文皇帝實錄》,(台北市:華文:華聯,民53[1964]),冊一,卷二十,頁28。

[35] 華文書局,《大清太宗文皇帝實錄》,(台北市:華文:華聯,民53[1964]),冊二,卷四十九,頁7-8。崇德四年(1639)11月8日辛酉。

[36] 劉景憲、郭成康、劉建新,〈清太宗時期的“新滿洲”問題〉,《歷史檔案》,(北京:歷史檔案雜誌編輯部,1981年第5期),頁103。

[37] 厚田萬福著 ; 張華克校註,《清文虛字指南解讀》,(臺北市:映玉文化出版社,民95(2006),初版),頁38。

[38] 季永海,劉景憲,屈六生編著,《滿語語法》,(北京市:民族出版社,1986[民75],第一版),頁142-143。

[39] 神田信夫,松村潤,岡田英弘譯註,《舊滿洲檔:天聰九年》,(東京都:東洋文庫,昭和47-50 [1972-1975]) , 頁124-125。

[40] 「吾 … 矣」表示是〈三仙女〉故事,內容已省略。

[41] 北京外國語學校編,《詳解日中辭典》,(東京都 : 光生館, 1983,初版),頁1032,889。

[42] 安雙成主編,《滿漢大辭典》,(瀋陽市 : 遼寧民族出版社, 1993,第1版),頁657-658。

[43] 季永海,劉景憲,屈六生編著,《滿語語法》,(北京市:民族出版社,1986[民75],第一版),頁147。

[44] 厚田萬福著 ; 張華克校註,《清文虛字指南解讀》,(新北市 :映玉文化出版, 民95[2006],初版),頁16。

[45] 劉厚生,《舊滿洲檔研究》,(吉林市: 吉林文史,1995),頁224。

[46] 劉厚生,《舊滿洲檔研究》,(吉林市: 吉林文史,1995),頁175。

[47] 關嘉錄,佟永功,關照宏[漢譯],《天聰九年檔》,(天津市:天津古籍,1987,第一版),頁55。

[48] 孫建冰、宋黎黎,〈從滿文文獻看三仙女傳說的演變〉,《滿語研究》,(哈爾濱市 : [滿語研究編輯部],,2012 年1 期),頁51。

[49] 愛新覺羅.烏拉熙春,《滿語語法》,(呼和浩特市: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第一版),頁242。

[50] 季永海,劉景憲,屈六生編著,《滿語語法》,(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民75] ,第一版),頁170。全稱是「過去時形動詞」,是根據元音和諧律,在動詞詞幹後,接綴附加成份「-ka、-ha、-ko、-ho、-ke、-he」構成的。

[51] 安雙成主編,《滿漢大辭典》,(瀋陽市 : 遼寧民族出版社, 1993,第1版),頁303。

[52] 白解紅,〈語境與語用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沙市:湖南師範大學期刊社,2000年03期),頁92。

[53] 湯廷池撰,〈主語與主題的劃分〉,《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北市 : 台灣學生, 民68[1979]),頁125-126。本論文已將編號適當修改,以便論述,原文為「3.54」。

[54] 戚雨村等編,《語言學百科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第1版),頁189。杭氏加接又名喬姆斯基附加(Chomsky-adjunction),轉換生成語法用語。指將一個成分鄰接於一個節點旁邊,與這個節點成為鄰接成分,而不是鄰接於一個節點之下,與這個節點之下的另一成分成為鄰接成分。這種附加操作需要在被鄰接的成分之上複寫一個節點,讓該節點直接支配鄰接成分。這類附加操作在詞綴轉換規則中採用。

[55] 湯廷池撰,〈主語與主題的劃分〉,《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北市 : 台灣學生, 民68[1979]),頁127-128。

[56] 柴谷方良,《日本語の分析 : 生成文法の方法》,(東京都 : 大修館書店, 1993[昭和53],第7版),頁200-201。

[57] 滿文例句在此省略,參考4a. 4b.就可以看出,即使移動位置,「de於」在句中並沒有改變。

[58] 為了閱讀方便,所謂「主詞 穆克希克muksike」,其實是「主語 降來名為穆克希克者dahabufi gajiha muksike gebungge niyalma」,「主題 兵cooha」全文是「主題 此次與會士兵 tere mudan i cooha de」,都有所節略。

[59] 張華克校註,《清文指要解讀》,(臺北市 : 文史哲, 民94[2005],初版),頁88。「告訴alaki」是祈使句,帶有一些輕微的命令,與「告訴alame」詞幹相同,詞綴不同。但是跟格助詞的關聯,並沒有改變。

[60] 張華克,〈三仙女滿文謎語考辨〉,《滿語研究》,(哈爾濱市 : [滿語研究編輯部],,2013年第2期),頁30-34。

[61] 劉厚生,《舊滿洲檔研究》,(吉林市: 吉林文史,1995),頁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