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曾對健康作過如下定義:"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即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精神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三個方面。
現在,該組織又具體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的8條標準,它們是:
快食 所謂快食,就是吃得痛快。三餐的飲食吃起來感覺津津有味,能快速吃完一餐而不挑食,食欲與進餐時間基本相同。快食並不是狼吞虎嚥,不辨滋味,而是吃飯時不挑食,不偏食、吃得順利、沒有過飽或不飽的不滿足感。萬一有持續性無食欲狀態出現,應請教醫生,看看是否腸胃或肝臟有毛病。
快眠 快眠就是睡得舒暢,一覺睡到天亮。醒後頭腦清醒,精神飽滿。睡得快重要的是品質,如睡的時間過多,且睡後仍感乏力不爽,則是心理、生理的病態表現。快眠說明神經系統的興奮、抑制功能協調,且內臟無病理資訊干擾。 快便便意來時,能快速排泄大小便,且感覺輕鬆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種良好的感覺,便後沒有疲勞感,說明胃腸功能好。
快語 說話流利,語言表達準確、有中心,頭腦清楚,思維敏捷,中氣足,心肺功能正常。沒有有話說而又不想說的疲倦之感,沒有頭腦遲鈍、詞不達意現象。
快行 行動自如、協調,邁步輕鬆、有力,轉體敏捷,反應迅速,動作流暢。證明軀體和四肢狀況良好,精力充沛旺盛。因諸多病變導致身體衰弱,均先從下肢開始。人患有內臟疾病時,下肢常有沉重感;心情焦慮,精神抑鬱,則往往感到四肢乏力,步履沉重。 良好的個性性格溫柔和順,言行舉止得眾人認可,能夠很好地適應不同環境,沒有經常性的壓抑感和衝動感。目標堅定,意志持衡,感情豐富,熱愛生活和人生,樂觀豁達,胸襟坦蕩。
良好的處世技巧看問題,辦事情,都能以現實和自我為基礎,與人交往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不管人際風雲如何變幻,都能始終保持穩定、永久的適應性,能保持對社會外環境和身體內環境的平衡。 良好的人際關係與他人交往的願望強烈,能有選擇地與朋友交往,珍視友情,尊重他人人格,待人接物能寬大為懷。既善待自己,自愛、自信,又能助人為樂,與人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