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創業的理由,那很好,起碼你知道自己的動力在哪了,但是創業何其殘酷,所以我想和你再談一下創業的風險。
100個人創業,其中95個人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沒有聽見聲音就掉進懸崖,還有4個人是你聽到一聲慘叫,他掉下去了;剩下一個可能不知道為什麼還活著,但也不知道明天還活不活得下來
- - 中國阿裡巴巴 馬雲
相信很多人都認識這位叫馬雲的人,創業真的有像他所說的那麼難嗎?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看以下資料:
根據中國勞動統計年鑒資料,中國約80%以上的企業都還是中小企業。中國60%以上的企業生存週期在4--12年之間。近年來,中國企業生存週期逐漸縮短,中國企業的生存週期平均只有1.7年。
企業經營環境面臨複雜程度超出10年前2.5倍;
企業競爭強度比10年前增加3.3倍;
企業平均壽命是10年前的20%......
面對以上資料,我們該做如何反思呢?中國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日趨複雜,中國企業面臨的競爭挑戰日趨激烈,中國企業的平均生命週期也日趨縮短!以前有資料還說中國企業的平均生存週期是3.8年,後來又有新資料公佈為2.9年,而中國勞動統計年鑒資料已顯示到1.7年!
雖然這不代表我們創業的結果,但是卻反映了一個大的環境,因為即便我們做了萬全的準備,大浪襲來我們也有可能一夜間血本無歸,創業沒有必勝的法門,只有不懈的努力。
我們說到創業風險,常見的創業風險有哪些呢?我們總結了一下
【創業常見風險】
我們這裡只針對個人創業者,分析在創業過程中一些常見的風險。通過對大量國內外創業成功或失敗案例的研究及分析,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個人創業者創業失敗的原因:
1 投資項目過於單一
2 “攤子”鋪得過大,缺乏風險防範
3 過度相信別人,從不親自傲市場調研
4 急於獲取投資回報
5 不願尋求投資合作夥伴
6 迷戀主導權而尋求弱小的合作者
7 合作夥伴選擇不當
8 選擇實力遠超過自己的投資夥伴
9 哥們友情比自己的長遠發展更重要
10 投資規模過大,資產負債率過高
11 不能正確面對投資失敗
12 忽視投資回報,投資陌生行業
13 對投資專案認識不足
14 不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策略
15 輕易放棄投資項目
16 憑運氣進行投資
17 對合作缺乏真誠,頻頻違約
18 過於迷信專家的能力
19 只重視生產,不注重資訊收集
20 對廣告認識不足
總之,商場如戰場,每位創業者都應該應多瞭解在經營中可能遇到的風險,以求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上面的每個分析都來源於創業前輩們的深刻反省和長期感悟。相信能在創業道路上讓您少走彎路,早日到達成功彼岸。
【如何盡可能的規避創業路上的風險】
創業路上的風險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但通過謹慎的心態,周密的計畫,周全的準備,能力的提升,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的。您說您“目前一沒有經驗,二沒資源,三是資金不足,我該怎麼去做,怎樣才能避免太多的風險?”,這讓我比較擔心。因為您的這句話意味著您同競爭對手相比沒有相對優勢卻有絕對劣勢。
(我對創業的理解同您稍有不同,我將經驗歸為能力的一種,將資金、時間歸為資源的一種。創業就要釋放、提升自己的能力,善用、拓展自己的資源。)
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從長計議!創業不是只爭朝夕的投機,而是長期的艱苦奮鬥,尤其是我們在“輸不起”情況下創業時,就更不該同競爭對手比快,而要同競爭對手比穩。
我會如何降低我的創業風險呢?
我會選擇進入一個我有行業經驗的行業,同時這個行業最好是處於行業生命週期的成長期和成熟期的過渡階段,而不是進入一個處於幼稚期或衰退期的行業。
沒有行業經驗怎麼辦?
我會想辦法進入這個行業中的一家中型公司打工並盡可能謀求業務部門的職位(太小的公司往往只涉及到產業鏈的一個環節,太大的公司人浮於事不利於能力的培養),在工作期間,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努力研究行業,培養能力,積累人脈。
時機成熟,我打算自立門戶。由於我的資金不多,我引入了同我資源互補但對方相對弱勢的幾位合作夥伴。
為了達到掌控公司的目的,我通過變現財產,親友借款,銀行貸款等多種方式籌措資金,終於籌到我相對控股所需要的資金。
為了保證企業的穩定,我們的股東協議非常正式與周密,對股東的激勵、懲罰、退出等等都一一做了規定。
【常見風險的預防】
如何防範現金風險?
現金是企業的血液,從日常經營活動看,只有提供足夠的現金,企業才能正常運轉。沒有充足的現金,將給企業帶來嚴重後果,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因而降低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信用等級,最終使企業資金周轉不靈,甚至資不抵債,走向破產。
這種風險主要表現為過分注重利潤和銷售的增長,而忽視了手中掌握的現金。損益表上利潤的期末餘額巨大,但實際上企業現金表中的期末數額卻小到幾乎為零甚至是負數。經營者認為,帳面上的利潤就是現金,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因為賒銷雖然也計入收益,但銷售時並沒有收到現金。
這種誤解往往使企業的現金狀況發生假像,經營者因而在企業擴張或新項目上馬時忽視了對現金供需的平衡核算。每月應該編制現金預算表,計算出未來現金收入和支出情況,一旦出現現金赤字現象,應及時作出調整。
如何防範授權風險?
許多成功的小企業,在達到一定的規模後,業主或經理發現由他一個人唱“獨角戲”管理企業全部業務的局面難以為繼。由於受到一定的時間、空間和生理條件的限制,管理人員不可能事事過問,而通過授權,把一些工作交給別人做,使管理人員從日常事務中擺脫出來,既能控制局面,又能增進下屬的積極性和才幹。
授權風險的主要表現有:授權者存在心理障礙,認為“只有我才能幹好”,不能授權別人分擔沉重的責任和繁雜的決策事務;缺乏選拔和指導別人的能力;對下級缺乏信任感;不能做到正確授權;當公司業務發展時,業主或經理用於經營管理企業的時間並沒有增加,授權者感到力不從心,因此公司發展受到制約。
正確的授權十分重要,但授權不等於棄權,授權還需要監督。授權時要先確定合適的人選,然後分派任務、授予權力、明確責任、確立監控權、及時進行監督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調整所授權力或收回權力。
如何防範籌資風險?
當企業經營達到一定階段,原業主已無力繼續提供所需資金,尤其是發展迅速的增長型企業,往往會面臨資金不足的籌資風險。它們便會從各種管道籌措資金,例如,發起人增股;向公眾招股或尋求無擔保貸款;請金融機構認股或給予定期貸款;從租賃公司租賃設備等。問題在於每種獲得資金的途徑都是各有利弊。經營者要善於揚長避短,為我所用,否則會陷入困境。
如何防範成就風險?
有些小企業在度過了一段好時光後開始自滿,過分自信,急於求成,但沒有做好發展的準備;或者放棄了過去獲得成績的踏實作風,把精力和時間放在投機或其他事務上。許多事實證明,這些對發展前景充滿希望的企業經營者被勝利沖昏了頭腦,驕傲自滿,結果還是被成就風險所壓垮。發展是硬道理,因此創業者謀求發展,就不能只注重個人享受,滿足於眼前成就,而應密切注視市場佔有率和利潤的變化;注意新的競爭形勢、技術變革、原材料替代、新產品和消費者愛好的變化趨勢。
如何防範用人風險?
在小企業中吃苦耐勞、肯幹的員工可能反應慢,撥一撥,動一動,管理他們很費神。活絡一點的員工有時可能連招呼也不打轉眼就跳槽,使創業者十分被動。因此招聘員工時,要挑選適合自己企業的人員,加強上崗前培訓,善待自己的員工,留住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