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沒有媽媽在身邊的白色歲月:嬉遊斑斕山野
進四技企業管理系一甲 N1125421 廖妏玲
進四技企業管理系一甲 N1125421 廖妏玲
在靜謐的午后。
軟軟的枕頭,白色的夢;牽著媽媽,軟軟的手;高高舉起,想抓住那團白色雲朵;我張大口,把金黃色的太陽吞下;火紅的唇,彎彎的;唱盤針一圈一圈繞著。
房間裡有熟悉的歌,劉文正和鄧麗君在電視裡死而復生和穿越。回憶拉開舊妝臺的抽屜,封印的誓言不再等永恆;困在老相片裡笑靨如花、柔情脈脈的,早已停格,剩下一支塗凹了的口紅,留下輕言軟語的淺香。曾經,已消逝成白色的歲月;記得那天,拉著手一直走,一直走,走過的天空裡,有大白鯨和龍捲風。呼吸間,流光進了我的鼻腔,倒轉入白色記憶…。
一個人的家
屋外,杵立著孤獨的紙箱,空空的。近看,紙箱寫了號碼,才想起熱鬧的、擠了兩個玩伴的有趣的娃娃家;紙箱搭起的秘密基地,有門牌號,是個家,屬於自己的小房間,什麼寶貝都可以進來一起待著。
屋裡,有片斑駁的白牆,留著油漆刷畫的幾條橫線,高高低低的,那是長大的階梯;踏階而上,就可以去摘月亮。旁邊,還有大大的「正」,加上直線而已很簡單,一共三個,可以累積獎勵和快樂的密碼,乖乖的待在牆上。
床邊,媽媽斜躺,我靠著。
一個人的娃娃家。
還有媽媽在的家。
吃石頭的小孩
晴天,與玩伴席地而坐,拔野草蕨類當料理的菜,花瓣是佐料;大葉子當盤,捲起來是杯,裝滿沙子後,對飲而盡;大自然的廚房,是日常遊戲,女孩當媽媽,拿樹枝攪拌捶搗,專注的煮石頭湯、炒石頭飯;男孩扮爸爸,上班下班、回家吃飯,幾個回合重複著,好像擁有魔法般,只要心裡想什麼,這些花草沙礫,都可以成就情境。
白天,吃石頭。晚上的餐桌,少了一個碗。
如果能,吃石頭的時候妳也在,多好。
池裡的怪魚
早起的小孩,總能自動集結成隊,大的孩子去深池抓魚蝦,其他留在淺池邊。那天幸運捉了幾條小小魚,回家養在盆兒裡;養魚真是充滿驚喜,才過幾天,我發現竟然捉到「會長腳的怪魚」,過沒幾天,就越長越多…。
某天,一覺醒來,牠們不見蹤影,結束我養魚的日子。讀書後才知道,原來是蝌蚪長成青蛙,跳走了。
怪魚不見了,很突然;但蛻變是種美,可以用微笑迎接。
失去,來不及哭;還好有個叫勇氣的告訴我,怎樣笑才更美。
山丘上的飛船
滿身沙的我們,坐上芭蕉葉,像掌舵般握著粗粗的葉莖;啟動飛船,山坡是極速賽道,和著風沙,頭髮亂飛,一心只想最快滑下坡,再爬回山坡上,等人到齊再飛;有時雙腳前後來回輔助,卻還是停在原地。後來大家開始找葉子,從選形狀開始,瘦的、寬的?大的、小的?坐著還是趴著才能增加速度?大孩子傳承經驗,我們創新到處試。上了一堂科學實驗課,也做足體能訓練。如果知道長大後還得去滑草場以次計費才能玩的話,真想連署兒時玩伴留住那片山丘。
想留住的,還有陪我蹣跚學步的老石梯,原本是灰白色的。
嗖嗖飛去的時間,與緩緩消逝的童年,總會同步在一個調頻上;牽手踩過的石梯,但憑無畏風雨,還是無法抵擋厚厚、不願褪去的墨綠色苔蘚,想和他同步一生。
冒煙的野孩子
小時候的快閃,是關於一個跟著大孩子跑進老伯公菜園繞一圈,再跑出來的行動。通常只要收集落葉,再等一會兒,就有紅澄澄的「火烤地瓜」出現,熱呼呼的;在泥土裡挖掘的寶藏,是大地之母賞賜的。集體虔誠舉行撒尿滅火儀式後,野孩子在一陣濃濃白煙中歡呼,然後一哄而散。
菜園邊,幾棵老樹年年結實纍纍。從樹幹到樹枝間,已有攀爬的規律,大孩子一下就鑽上樹梢,轉眼見衣服裡包著好多樹果。有時還用自製相連著網袋的長竹竿,勾落樹上的野生龍眼、蓮霧、香果(不知名,色淡黃,味清甜,故取名香甜之果,台語唸phang kó),那些沒被接住的落果,還傻呼呼地躺在地上;我一會兒蹲、一會兒爬,口袋馬上塞得鼓鼓的。再次感謝大地之母賜予的美好拾果樂!
每天都很忙的童年,自由奔放。大自然的野味-地瓜、樹果、紅花蜜,每一樣都很甜。當然,還有拿大湯匙一起挖著吃的西瓜,也很甜!
巨人的紅眼睛
火金姑的光,被收集到塑膠袋時,一閃一閃的特別亮。「不能帶回家喔,不然會死掉。」緊捏著束口一整晚,記憶是一整袋的閃光,星星在我手裡。
剛好路旁的公車總站取得燃油容易,對山上的孩子來說,竹筒自然輕易的就能取得了。時常晚飯吃飽,就等這火炬之光領著去夜遊,三三兩兩並簇聽著山裡的故事。每次回頭看,緊追在後的四五顆鬼火飄著,啊!是夜巨人醒了,快跑!
夏天到了,蟬著火似的鳴叫,大聲抗議不要被線綁著。每到聽見這聲音,就是男孩開始帶著飛蟲出來炫耀的時候,比一比誰抓到的大隻、誰的在空中繞圈飛得最高,我站在旁邊看,吃西瓜。不喜歡吐籽兒,就吞了。真的會在肚子裡長西瓜樹嗎? 彎彎的樹枝還從嘴巴伸出來?!…糟了,白天要有樹怪了!!
五十四歲的老王子
得到幾個零錢後,最快衝去的地方就是阿嬷賣涼烟糖、嗶嗶糖和王子麵的柑仔店。手指頭夾着這根涼糖,吐空氣就像大人吞雲吐霧般,馬上變成了孩子群裡的老大。嗶嗶糖也可以拿來比,看誰吃得最薄,中間洞還没破又吹得最大聲的最厲害。「王子麵要偷偷吃喔。」口耳相傳的神秘的食物。「不准吃!吃這個會變木乃伊!」渴望成了木乃伊的原罪。捏碎、灑粉、摇一摇,神聖不可侵犯的祭典,要成為大孩子才能參加;有次才開始吃兩口,馬上被大人沒收了,「一定要快點長大,保護我的王子麵!」一晃眼,我大了,王子變阿伯了!山裡的柑仔店,小小的,卻擠得下滿滿的快樂。
消失的口哨和拉繩鈴聲
公車裡有車掌小姐。下課回家,拉玩伴排排坐玩遊戲,「要開到哪邊?」「好,3塊錢。」司機在前門,穿短裙的車掌小姐坐在後門;乘客一上車,要找她買票,票上有每一個站名,到哪站就朝著那兒打個票洞;下車時找她,她會吹哨音讓司機停車、開車。倒車時由車掌小姐指揮,專業的長音短音,嗶-嗶嗶-嗶~,停和繼續來的手勢,真有魅力。
公車裡的口哨和忙碌高雅的車掌小姐,才是主角。被留白的司機,默默守住他的位置。在四通八達、台北一日生活圈內生活的人,可能很難想像半小時到達的地方,公車要開多久;消磨搭車時光的看樹、看車、看招牌遊戲,早從車窗框跳進另一個視窗了。到站一鍵式按紐、靠卡聲嗶-,是現代快節奏的鈴響;車掌小姐的口哨、打票孔器,和那條可以用傘柄勾出聲音的拉繩,在某天,一起消失了。
再一次,復刻童年
有些是不會消失的。
四季時節,處處遊戲,大房間、小房間,還有天地間;沿著白色記憶看到了彩虹斑斕的沙丘,潺潺溪水流淌、大地溫燙;山上共享烤地瓜的孩子笑得天真;時間推移,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留白的,且留著。彷彿聽到媽媽溫柔哼唱,彎彎的紅嘴唇在微笑,那雙手軟軟的。
闔上老相簿,白色歲月填進童話的旋律,在心底復刻一遍又一遍。
你呢,有沒有想再一次的童年?
評語:
本文有一個副題︰「嬉遊斑斕山野」,是全文筆力著力的地方,作者刻意著力在斑斕山野的各色美好畫面,運用繁複而琳瑯滿目的象徵,使文章的文字精美如串珠,復刻出童年的美好記憶。美中不足的是寫兒時記憶景物多過於寫情感,欠缺一條情感的絲線,使「沒有媽媽在身邊的白色歲月」的主題意義失落了,最後只剩下一段段回憶的串接。全文如滿缽珍珠,不見那根情感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