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便利的便利店
四技會計資訊系一甲 11241006 陳翊婷
四技會計資訊系一甲 11241006 陳翊婷
便利店是個人們經常來往的空間,為了解決大眾短暫的需求而存在,客人為了便利、店員為了謀生,進而成為了便利店中短暫停留的過客。
故事中,這間由廉女士所經營的便利店,雖然不大便利、生意慘淡,卻為正面臨困境的過客們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幸福,讓人想要一再光顧。
過往人們對於街友的描述總是圍繞在又髒又臭、自私貪婪等用詞,以流浪漢來稱呼他們,也或許只是我個人單方面對於他們的既定印象。因此從故事一開始,街友獨孤主動將錢包物歸原主讓我很訝異,甚至為了保護廉女士的錢包而挺身而出,進而讓廉女士願意出手幫助,並給予他工作機會。
便利店中第一位接觸到獨孤的是女店員詩賢,負責對獨孤進行教育訓練,即使她一開始也對他有著偏見,覺得他動作慢又結巴,卻仍願意保持著耐心並沉穩地向他示範與說明,後來進步神速的獨孤發現並告訴了她的這項優點,正準備考公職的詩賢原本認為自己無法比過其他人而妄自菲薄,覺得做個便利店店員就足夠,但她卻願意聽取獨孤的意見而將教學過程拍攝並上傳到Youtube,進而被挖角到其他店當店長,她願意聽取意見並實際行動這點讓我很欣賞,也讓我知道幫助他人的同時也等於在幫助自己,為生命增添意義。本來覺得跟社會毫無連結,主動孤立世界的詩賢,開始找到與社會的連接點。
故事中的戲劇作家仁景,她從演員轉行,卻走得不太順遂,想要寫些什麼卻又寫不出來,在文創館看著其他作家悠閒散步的樣子,仁景只感覺到緊張。而她的老師說:「即使不寫作只是閒晃,也是一種創作行為。」這句話讓我知道,我們人生中的每個時刻和經歷的各種酸甜苦辣,都屬於創作的一環。後來仁景透過觀察,開始對便利店的中年男子產生好奇,也在後來與獨孤的對話中,燃起了創作的慾望與靈感,並有了重新開始創作的勇氣,書中提到:「當思考的速度快到手跟不上,代表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因為這顆好奇心,讓仁景得以拾起創作靈感,也讓她和之前當演員時的老闆重新開始合作編劇。
故事中讓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人物就是從街友變為便利店店員的獨孤,劇情的主軸就是圍繞在獨孤與其他人物身上,獨孤友善對待他人的方式,都間接幫助了每個生活中遇到困難的人。剛開始和他互動的人,都認為他是個性情古怪的人,為他貼上標籤、猜測他的身分,但獨孤不論他人對自己的偏見,只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真誠的和別人相處,讓人們不自覺的想對這位便利店店員傾訴與溝通,療癒每個生活不如意的過客。獨孤也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逐漸找回自身過往的記憶並勇敢面對。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歌手巴布狄倫的外婆所說的:「幸福不是通往目標路途上的某樣東西,而是那條路本身就是幸褔。你所遇見的每個人,都在苦苦掙扎與什麼對抗,所以你必須親切待人。」
這本書彷彿讓我看見自己或社會上各種人的縮影,非常貼近現實,真實反映出了人生的多面性與人的內心世界,像是詩賢認為很多人都在競爭考取公職,就自卑而止步於便利店。又像是故事中的從事醫療機器業務的中年男人,公司待遇極差、薪水凍漲,明明是一家之主卻和家人關係逐漸疏遠,現實中也有無數家庭面臨著這種情況。人難免遭逢人生失意,但只要抱持著親切、誠懇且願意溝通的心態,就能讓內心緊閉的門有重新敞開的機會,就像獨孤最後決心踏上尋找家人的列車一般,重啟了人生這趟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