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食物
601 林泯彤同學 指導:黃冠翰老師
食物,很重要,有人天天三餐挨餓,買不起食物,而我們卻在無形之中浪費了許多食物。其實有些食物早在送進超市前,就被浪費了。
蔬果被送進加工區,挑掉醜蔬果並去掉用不到的部分、在超市快過期的食物,沒人買,成了過期食品,這些食物都變成了廚餘。然而,在處理廚餘時會產生許多的溫室氣體,還須使用大量的淡水,這使全球暖化更加嚴重。而這些吃不完的食物早已足夠全球正受飢餓折磨的八億人飽腹了!
以前,我在到廚餘時,總覺得理所當然,吃不完的食物就要倒掉,現在得知全球還有八億人在挨餓,所以每次到廚餘就會覺得很內疚,明明有食物卻不好好愛惜。後來我發現可以這麼做:一、事先預估食量,做好清單在採買,吃多少、買多少、煮多少。二、接受外觀不好看,但同樣營養美味的醜蔬果。三、在外用餐,如果沒把握吃完,點餐時先告知減少分量,如果真的吃不完,可以打包帶回家。四、做好冰箱分類,快過期的食品先放外側,提醒自己優先食用。
除此之外,在國外還推行食物銀行,食物銀行會從產地、市場和商店,蒐集沒賣掉或是不具賣相但能可安心食用的食材,整理後,分送給需要的人。除了食物銀行外,有些社區設置共享冰箱,讓民眾可以捐贈食物。有些餐廳則開發可低價購買勝時的「APP」,這些都可以讓我們多多觀摩學習。
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在挨餓,我們只要珍惜食物,就能拯救他們也拯救未來的自己,少一點點剩食,為這個世界多添加一點美好。
地球發燒了
601 鄭靜恩同學 指導:黃冠翰老師
全球氣溫居高不下,在台灣甚至出現過40度以上的高溫,炙熱難耐,不只是台灣,全世界都受到地球暖化的影響,引發各種極端天氣像是:乾旱、暴雨、熱浪等……,都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和威脅到整個生態結構。以上各式各樣的原因都是我們人類製造出來的問題。
地球發燒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缺乏保護地球的觀念,人類不斷破壞環境跟製造垃圾和一直排放二氧化碳,常開冷氣同時又大量使用煤、天然氣和石油等化石燃料。全球的二氧化碳以每年60億噸的增加,造成人為溫室效應使地球的溫度飆高,還有一點是我們人類大量砍伐樹木,過度放牧,使的土地沙漠化,引發土石流等自然災害不斷發生,這些都是地球發燒的徵兆。
我們可以重複利用物品,做好資源回收,多做愛護地球的是,像是在買東西的時候不拿塑膠袋,平常看到路上有垃圾就撿起來丟到垃圾桶,多搭大眾運輸工具,可以選澤有機的食品、減少浪費食物,吃多少就買多少、節能減碳、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比如:多植樹、多種草,讓地球多一些芬多精,人們呼吸的空氣品質,就會有所改善。
如果人類不改變舊有的習慣,繼續做出傷害地球的行為,地球就會出現反撲行動,人類的生存會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機,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愛護地球,因為地球只有一個。
愛護地球,不要剩食!
603 張育愷同學 指導:黃馨誼老師
你有過浪費食物的經驗嗎?大多數的回答應該都是「有」,不管是因為過期、買太多或是其他原因,每個人應該多多少少都有過浪費食物,然而,就是這種「浪費了也沒差」的觀念,漸漸的,食物浪費成為了全球八十億人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究竟食物浪費會帶來什麼問題?而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剩食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種,例如:買太多吃不下、太難吃吃不下,或產量過多,賣不出去等,上述原因產生的剩食有多少呢?根據統計資料,臺灣每年的廚餘量可堆成一點三萬座一〇一大樓,美國的食物有百分之四十被浪費,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糧食從未實用。而太多剩食又會帶來下列問題:讓焚化爐壽命減少,剩食做成堆肥的製造過程中會發出令人難以忍受的臭味,更可能會產生污水,或造成空氣污染。
透過上一段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剩食問題讓地球就像一艘快要沉沒的船,我們必須立刻解決。你可能會想「我們可以剩下來那麼多食物,代表我們大家都吃得飽啊,這不是一件好事嗎?」,你如果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全球有七點八三億的人正在餓肚子,我們卻還是剩下很多食物,那麼有沒有既能解決剩食問題又能幫助有需要的人,一舉兩得的方法呢?當然有!以下是幾個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製造商可以把一般消費者不願購買的醜蔬果製作成料理給有需要的人吃,在國外也有人設計APP,藉由資訊分享,讓大家知道有哪些店家有過量食物並低價賣出,或是設計通知軟體,讓大家可以將食物分享給附近的鄰居食用,甚至設置食物銀行,把過剩卻還可以使用的食材寄放在銀行,讓有需要的人前往取用。
看完這麼多方法,還怕不知道怎麼做嗎?解決剩食的方法有很多,無論你是生產者、製造者、販售者或消費者,都可以思考如何從自己做到不要剩食,隨者科技的進步,更是可以集思廣益,一同解決剩食的問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不要剩食,愛護地球吧!
愛護地球,不要剩食!
603 賴伊琳同學 指導:黃馨誼老師
你平常吃完飯會剩下食物嗎?所謂的「剩食」指的是:因為買太多而吃不完、產量過多,不敷成本或賣相不佳,賣不出去,最後剩下的食物就叫「剩食」。當你在丟棄食物時,你可以想一想,現在有多少人沒有飯吃?這些廚餘是否會讓環境、氣候增加負擔。
台灣是一個剩食非常多的國家,平均一人每一年就會浪費九十六公斤的食物,根據統計,全台灣一年的廚餘量就高達七十九萬噸,全世界還有約七點八三億人正面臨飢餓。 聽完以上這些駭人聽聞的數據,你是否意識到了剩食問題的嚴重性呢?全世界廚餘量和飢餓人數與日俱增,每個人都要重視「浪費食物」這件事情,這樣才能減少食物的浪費。
美國科學雜誌發表的研究顯示,全球生產糧食所製造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高達一百三十七憶噸,每年剩食更釋放四十四億噸溫室氣體,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丟棄食物不但是一個浪費食物的行為,還是破壞環境的惡行,現在每一個人都不能再對浪費食物這件事袖手旁觀了。環境正在被破壞,需要大家一起來解決剩食問題。
為了解決剩食問題,便利商店發行了「友善時光」,友善時光結合了資訊技術與折扣,將快過期的食物打折賣出,這個作法在台灣每個月就減少三百七十噸的剩食。在醜蔬果的方面上,以色列也推出了「純素餐盒」,將賣相不佳的蔬果處理過再製成素食餐盒,減少食物的浪費。 聽這麼聰明的解決方式,你是不是也感到不可思議呢?雖然現在有成千上萬種處理剩食的方式,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減少購買吃不完的食物,這才是最有效減少食物浪費的方式。
減塑救地球
607 蔡宇翔同學 指導:吳淑智老師
記得上次全家一起去墾丁遊玩,剛到海邊,我就和弟弟衝向沙灘,結果突然摔得四腳朝天,我以為我踢到了貝殼,沒想到往後看才發現我踢到的是一瓶空寶特瓶:「咦!這裡怎麼會有寶特瓶?」,當我轉過身才發現,這裡居然到處都是垃圾!
美麗的海洋已經變成了垃圾海,許多海洋生物也因此受困,這是為什麼呢?答案有很多。人類不停地製造一次性用品,使得大家習慣使用一次性用品,有的人用完就丟;有的人隨手就丟,其實就算有丟進垃圾桶送進垃圾車,結果都還差不多,因為,有些垃圾會送到垃圾掩埋場,有些是送去焚化爐,送到掩埋場的,會被埋起來,但是,一般的掩埋場都蓋在海邊,而且埋得洞又不深,容易被海水沖走。焚化爐也沒有比較耗,燒垃圾時不僅會有空氣汙染,還會產生出恐怖的「底渣」,一公噸的垃圾可以產生零點一五噸的底渣,這些底渣不僅燒不掉,而且還有毒,所以最好是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品。
自從塑膠用品興盛後,大家幾乎每天都會用到塑膠袋,塑膠袋雖然方便,可是對地球十分的不好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環保袋與重複利用。臺灣人一年平均使用了六百六十個塑膠袋。若使用了環保袋,一個人就省了六百六十個塑膠袋。還不只這樣,塑膠杯、塑膠吸管… …這些都可以用環保材質代替。若拿到了塑膠袋,也不要用一次就丟掉,這些東西都可以重複利用好幾次。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停的製造一次性用品,而且一次性用品太容易到手,雖然政府積極的推廣減塑,可是我們還是經常使用一次性用品,危害地球。這件事,值得我們去省思。
減塑
607 王星喬同學 指導:吳淑智老師
寒假中我觀看了華視新聞雜誌的打造綠色奇蹟借鏡北歐,發現了歐洲國家的減塑行動非常完善,像是丹麥的人一人平均一年才用四個塑膠袋,台灣人一人平均卻用了六百六十萬個塑膠袋,台灣的塑膠袋用量竟然是丹麥人的一百倍以上,丹麥人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在丹麥有許多超市的門口會放置一台回收機器,這台回收機器可以將用過的寶特瓶和鐵鋁罐根據標示換成超市的折價卷,通常一瓶寶特瓶是七點五克朗,也就是台幣十四元,丹麥人太聰明了,這台回收機器可以回收瓶子,還可以賺錢,這麼實用的設施希望台灣也有。說到台灣,其實台灣也有讚不絕口的環保行動喔!
在台灣小琉球賣飲料的店家可以借琉行杯,琉行杯是當你沒有帶環保杯時可以向店家借的保溫杯,它會有固定的回收站,也會又固定的時間去回收杯子再一籃一籃運回許多飲料店。最棒的是它完全免費,只需要一次的註冊就可以隨時借還,也不用運費就可以送去你的民宿或家裡,真是太輕鬆了!台灣還有團體在2016年成功研發了迷你版垃圾回收站,可以把PP料(聚丙烯)攪碎後,加熱溫度控制在200度,一邊加熱,一邊加壓,瓶蓋迅速融化後,就可以塑形了,加熱後的瓶蓋很像黏土,可以搓揉去創造花紋,冷卻前丟進模具裡30秒後就會成環保碗。
全世界為了環保而努力,環保很重要,可是為什麼呢?舉例來說,小琉球推行的琉行杯是因為小琉球的沙灘適合海龜產卵,居民也不想破壞這個美麗的島嶼。全世界的人也都因為不想破壞自己的家園而努力環保,像是會自備餐具,杯子,和袋子,重複利用塑膠袋,塑膠瓶,或仔細的分類垃圾和淨灘,這些活動都能使家園更美好!而我自己也會努力做到這些,為這個世界更美好付出一份心力!
減塑
607 陳又緹同學 指導:吳淑智老師
我寒假期間在網路上看到了幾個影片,有—「我們的島,海洋塑膠去哪了,了解台灣海底垃圾有哪些」、「民視異言堂,垃圾,爐什麼 ? ( 上集+下集 )」... ...等影片。這些影片大概都是在說人類自己製造海洋垃圾,傷害了各種海洋生物,最後還是回到人類自己身上,就是自作自受!還有要減塑、環保、愛地球。看完後我是想以我的能力能做到那些對地球有利的舉動,能幫地球的是有哪些?
除了看老師建議的影片外,我也有另外上網查找別的資料,我還看到了一隻本應生活在海裡自由自在的海龜跑到岸上,向人們求助 ;一隻有著偉大母愛的海鷗媽媽,塑膠瓶蓋味給自己的寶寶... ...可是這些垃圾都是人類製造出來的,那些動物是無辜的,不應該受到傷害!
現在為了避免塑膠氾濫,政府提倡許多的「減塑活動」,如淨灘活動、回收寶特瓶、和禁用塑膠吸管... ...等, 這些事情都是政府為了保護地球所做的、付出的。那就輪到我們廣大民眾了!愛護環境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生活做起,我的環保小妙招是少搭電梯多走樓梯,不僅能強健體魄,也可以節能減碳。另外少喝飲料多喝水,因為一杯手搖飲料就有吸管、塑膠杯、塑膠袋三樣垃圾,飲料也對身體不好 ,不如少喝 ,又能減塑又能保護身體,一舉兩得。
愛護地球的方式有很多,也是每個人的責任,不可因為一時便利與自私讓環境遭受破壞。人人舉手之勞做環保,為地球盡一份力,「眾志成城,聚沙成塔」,讓我們能一直生活在美麗。
一則新聞報導--從記者的眼睛看世界
611 黃晨昀同學 指導:林君豫老師
超大「颱風」,吹走「阿公」<記者黃晨昀/花蓮縣報導>
花蓮縣跳樓鄉這幾天再次出現了超大颱風,奇蹟的是這次竟颱風沒有造成任何破壞,更神奇的是警察們在監視影像裡發現一位黃先生走路走到一半,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強風,吹到了空中,並完美的落到了他們家們口。
花蓮縣這次遭遇了接近四級的颱風,可詭異的是花蓮縣被這麼大的颱風襲擊之後卻毫髮無損,而更神奇的是在花蓮縣的跳樓鄉:當時颱風結束後,警方在監視影像中發現,有一位86歲的黃姓男子在空無一人的馬路中央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強風捲到空中,但颱風又像是被什麼東西操控似的,又把黃姓男子送回地面上,而且正好在他家門口。但在旁觀者看來,這個畫面就是一個阿公陣在隨心所欲的操控強風。
當跳樓鄉的警員們和網友看到這部驚人的警員們和網友看到這部驚人的「表演」之後,紛紛表示:「這位阿公到底是從那裡來得的?」、「沒想到現在連颱風俠都有了!」但是黃先生卻說:「我只是出門幫孫女買布丁當點心,結果就被一陣風吹了起來,但當時我以為在空中轉很不好看,所以怕被別人看到就假裝沒事離開了。」
在這起颱風事件結束後,全國各地的人都紛紛來到跳樓鄉,這也讓跳樓鄉的觀光和經濟在一夜之間興盛了起來,同時在跳樓鄉也多了一座黃先生的銅像。
一則新聞報導--從記者眼睛看世界
611 高嘉妤同學 指導:林君豫老師
一位三歲小孩把塑膠當成食物吃掉
(記者高嘉妤/新北報導)今天下午,一名媽媽買了一個非常小的玩具想要給哥哥玩,到家時因太忙碌而隨手放在小桌子上,但桌子實在太矮了,導致弟弟把玩具拿來玩。
弟弟在玩玩具的時候,好奇玩具是什麼味道,所以他左看右看,發現周圍沒有人之後就把玩具放到嘴裡,沒想到一不小心就讓玩具卡在喉嚨,因為沒辦法呼吸,而且也沒辦法講話,但他不知道該怎麼做,於是只好一直喝水,喝水之後反而讓玩具進入到他的肚子裡。雖然弟弟當時可以講話了,不過肚子中的玩具還是讓他非常不舒服,於是他把這件事告訴哥哥,但又不想要讓媽媽知道,然後他們就上網查方法,但好像都沒什麼用。
很快媽媽發現了弟弟的不尋常,於是媽媽就一直問弟弟發生了什麼事,但弟弟怕媽媽知道後會生氣,所以不敢告訴媽媽,媽媽非常著急,只好去問哥哥,哥哥也很擔心弟弟,所以就把整件事告訴媽媽,媽媽知道後立刻帶弟弟去掛急診。到了醫院後,醫生詢問了事情經過後,就使用專業的設備把玩具取出來了。
小孩誤食玩具大部分都是家長沒有看好家中的幼童,使得幼童因為好奇而誤食玩具,輕則導致受傷,重則導致休克死亡。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家中幼童的一舉一動,才能避免幼童誤食物品的情形發生。
地球發燒了
611 林晉賢同學 指導:林君豫老師
地球如我們的母親,總是提供物資給我們,一年又一年的過去,情勢徹底的改變,各式各樣的危機漸漸發生,且越來越嚴重,例如:過度開發、破壞生態、水汙染、全球暖化……,我們必須去行動和解決,讓生態永續。
你們有沒有發現地球正在發燒呢?地球發燒又稱全球暖化,是世界上正面臨的危機之一,全球暖化十分可怕!他會讓生存在寒冷地區的動物無家可歸,無法覓食,全球暖化主要的因素就是「二氣化碳」,當二氧化碳排放太多時,便會產生溫室效應-熱,熱會使冰川和冰地融化分離,所以讓北極熊、企鵝等生物的樓息地遭受破壞,甚至不能覓食,導致牠們餓死。在寒冷的國家的動植物及人類因為全球暖化越來越熱的關係無法適應生存,我們得趕緊解決,讓動物的生命永續,為環境盡一份心吧!
全球暖化這個「惡魔」影響了許多國家及動物,凶手就是二氧化碳,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空汙,讓生物吸到不乾淨的空氣,熱會讓寒冷國家的冰融化,使土地範圍逐漸縮小,過了幾年甚至會消失全部融化,如:冰島、北極、南極、俄羅斯等,讓人們更擔心的是太陽的輻射,近年來科學家發現地球的保護膜-大氣層,大氣層因輻射太強而破了個洞,讓紫外線越來越強,變成溫室效應,所以許多奇怪的天氣,不可思議的溫度都來了,像是冬天成了夏天一樣,再不採取行動,地球就要爆炸了,讓我們「e」起動起來吧!
人類活動和環境密不可分,然而全球暖化會使生物和植物不能好好生存,因此我們減緩地球發燒的嚴重性,把危機降到最低,所以我們要從節能減碳開始,多為地球著想,例如:不開車多搭大眾運輸,減少碳排放量等,驅趕「惡魔」,讓「天使」降臨,地球環境才能永續發展。
颱風來了
611 顧家睿同學 指導:林君豫老師
「山陀兒颱風雨罕見的路徑,為高屏地區嚴重風災,東半部、北海岸帶來劇烈降雨.......」我我看著新聞,心中五味雜陳,對畢旅泡湯感到失望,但因為可以放假,所以也有點開心,心中也帶有人憂的情緒,因為我爺爺奶奶住在台南。面對天災,我們只能降低災害,無法正面對抗,這讓我明白人類的渺,人只不過是一種生物罷了。
去年我在台南外公家玩,那時剛好有颱風要來,我每次看到新聞說颱風要來時,總是忐忑不安的問媽媽:「家裡會淹水嗎?去小琉球的行程會再度泡湯嗎?」媽媽也只能回不知道,不要急。後來颱風只有碰到邊,我們家只有輕微的進水,但是因為海上風浪過大,小琉球的船停開,讓我很失望,因為兩次去小琉球都泡湯,媽媽看到我很失望,就說:「沒關係,下次再去就好。」這時,屋頂突然有滴答滴答的聲音,原來屋頂又漏水了。這次的經驗讓我學到,規劃行程要選沒颱風的季節,才不會被打亂行程。
雖然颱風會造成危害,但他也有一些優點,像是颱風不但能夠帶來豐沛的雨水,讓全台各地不缺水,而且還能夠大量地提高漁民的漁獲量,連日本都有利用颱風發電的機器。除了這一些優點之外,颱風的缺點可是不勝枚舉,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常聽人說的莫拉克颱風。他天就降下一年的雨量,中南部和台東尤其嚴重,總計有677人以上死亡,颱風真是個奇妙的存在。
你知道颱風會造成什麼影響嗎?颱風來襲時,所有人都很緊張,擔心淹水的變故。颱風造成的災害難道都是天災嗎?颱風造成的災害有很多種,其中有不少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就是很多山因為濫墾山林,讓水土保持變差,容易土石流。要怎麼做才能降低颱風的危害呢?我們可以不要再砍樹,多種樹,讓水土保持越來越好,就可以降低颱風的災害。
地球發燒了
611 詹于霏同學 指導:林君豫老師
地球,就像我們的母親,總是提供最好的資源給我們,讓人們都能夠健康的存活在這片土地上,享受著源源不絕的資源。然而,人類把一切都變了,研究發現,極地冰川和冰山融化以及海水膨脹等因素導致了海平面上升,威脅到生態系統和人類的居住地。
經研究發現,造成全球暖化的原因,是人類不斷的砍伐樹木,導致減少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次數;也是因為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來產生電力,造成地球暖化更加嚴重。除此之外,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會增加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導致地球暖化愈來愈一發不可收拾。
可見,地球暖化不僅會對人類造成影響,也會對動物的棲息地造成危害。有些動物對於牠們生長環境的溫度是非常嚴格的,北極熊就是其中之一。北極熊生活在漂浮的海冰上,而隨著地球越來越嚴重,漂浮的海冰一塊塊融化,導致母北極熊無法生產,如果讓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的話,北極熊可能走向滅絕之路。對於人類來說,危害更是不容小覷,地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不管是暴雨、乾旱、熱浪、暴雪都會危害到人類的居住地,使許多人無家可歸,這對人類是很重大的威脅。
地球暖化的發生,是在提醒人類,應該要好好保護地球,不再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因此,人類一定要齊心協力的拯救地球,只有這樣,才能讓地球恢復成原本的樣貌,回復原有的生態環境,使它變得更健康。
給山陀兒的一封信
613 吳宇皓同學 指導:洪玉珍老師
親愛的山陀兒:
你好。我在寫這封信給你時,是帶著複雜的心情寫的,原本期待已久的畢業旅行,卻因為你的到來,迫不得已必須延期,讓我的心情彷彿從天堂跌到地獄,雖然很無奈,但不得不面對現實。
你的到來,帶了豐沛的雨量,讓全台灣的水庫喝飽,可是你似乎太興奮了,一不小心就倒了太多水下來… …;你的大嘴吹一次,把好多路樹跟好多人的家園都吹垮了,你在海面上慢慢地玩耍的時候,讓全台灣的人都感到焦慮不安,緊盯著電視看是否要放假。這次我沒有很想放假,因為本來放假的那兩天要去畢旅,隨著時間推移,我也了解延遲是不得不的決定,必竟安全才是優先考量,相信我們下次踏上旅程時,會是一個晴空萬里的好天氣,我再次期待著。
你的到來讓我明白:「天有不測風雲」,計劃好的事情可能常常因為不可預測的變數而改變,你讓我學習會從容的面對生活中的變數,學習放下心中的失落感,並等待出遊的那一天,可以更好的準備下次的旅程,那時會將是一個沒有颱風的季節,我就能跟同學創造更多這些美好的回憶。
最後,雖然你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是造成台灣很大的災害,希望這些受到你影響的人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吳宇皓敬上民國一一三年十月五日
給山陀兒的一封信
613 林昀靜同學 指導:洪玉珍老師
親愛的山陀兒,你好:
在這一個禮拜,你突如其來的來到台灣,有些人感到害怕,害怕自己的家鄉會被強風吹毀;有些人感到開心,開心的迎接颱風假,此時,我們這一些六年級的學生們,正在準備著去享受國小僅有一次的「畢業旅行」,卻因為你的到來,導致延期。最一開始,得知你要來台灣旅行時,我非常開心,因為我非常討厭上學,所以希望放颱風假。原本以為你會在我們畢旅前離開台灣,沒想到,你來到台灣之後便迷上了這裡,決定在這裡多玩幾天,因為這樣,我滿心期待的畢業旅行就這樣延期了,不知道該開心?還是難過?
你的來訪讓我省思到了兩件事,放了颱風假就沒有上課,沒有上課就少了一段時間來努力學習新知識,在過不久就要期中考了,這樣進度就會更趕了,當我們老師趕進度時,我就會有地方聽不懂。第二件事,如果你來台灣,一定會有房子被你破壞,還會有樹木倒塌,光是在電視上看到就慘不忍睹了,如果我是那一群受災戶,現在就不會在這裡寫信給你了。我覺得你來的時間不太好,我希望你之後要再來這裡旅遊的時候,可以先考慮一下人民的感受,但是我知道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十全十美的,你來不可能不造成災害,但希望可以降低最大傷害。
林昀靜敬上民國113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