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海龜鼻子插吸管、海鳥海豚一肚子塑膠袋很可憐,所以總是呼籲大家發揮公德心,少用塑膠,一起做環保愛地球,但一點效也沒有嗎?看看小琉球的海灘貨幣如何不用呼籲,也讓大家搶破頭的去海邊撿垃圾!
以下圖片取自小琉球淨灘x海灘貨幣活動公開社團、琉行杯粉絲頁與相關網頁
許多時候,我們總是希望更多人向我們一樣關心環境與人權議題。但老實說,我們希望改變的,不就是那些不關心的人嗎?
希望大家關心環境?最需要聽的就是那些不關心環境的人啊!不論你再怎麼說,這些人也不會變得關心環境。
設計思考最創新就是如何利用設計,讓大家做到我們希望發生的改變!
小琉球的海灘貨幣不訴求愛地球,也讓大家一窩蜂去淨灘做環保~
藝術家林佩瑜是小琉球人。小琉球依賴觀光產業,但海邊大量的廢棄物卻是在地人的痛。看來熱絡的觀光經濟,卻是建立在消耗小琉球的環境資源上。不論是消費者或是商家,很少人覺察自己行為的環境成本。
林佩瑜一直關心海洋生態,曾經試著以碎玻璃做成特色風鈴帶,帶動大家關心環境,但是成效不如預期。後來看見日本神奈川縣發起「海灘玻璃碎片幣」,而有了將台灣玻璃碎片畫上海底生物的靈感。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017年與小琉球在地業者合作推出海灘貨幣,由在地業者林佩瑜手繪而成,只要參加淨灘就能獲得,等同新台幣可於島上合作店家使用,因精美又有紀念性,一推出就大獲好評。
海灘貨幣成功帶動民眾參與淨灘,人數及清除垃圾量年年增加。根據鵬管處問卷調查,2018年有24.2%民眾是為了海灘貨幣參加淨灘,到了2019年已經提升至43%,且有77.4%,超過4分之3的參加者是第一次參與,顯示不斷有新的群眾一起加入淨灘的行列。
光是2020上半年就已舉辦2場淨灘,都有超過百人參加,清除了近2800公斤垃圾。
圖片來源結合觀光和沙灘減塑的「海灘貨幣」,還有結合行動app與借用杯具的「琉行杯」都是屏東小琉球的台灣咾咕嶼協會、海湧工作室與青瓢團隊的努力,提供符合需求的行動,將保護海洋的理念內化到社區與店家。
在葡萄牙舉辦的GSTC全球永續旅遊年度論壇就邀請團隊去分享觀光與守護海龜的永續行動結合。
推行環境保護的運動最常面臨兩大困難:
1.提高環保意識,讓大家願意為了環境而忍受不方便或付出勞力、金錢
但問題是很多時候很難為了遙遠的環境忍受不方便、辛苦與昂貴。
要大多數人忍受與犧牲都是不聰明的設計,不可能推廣與持久。
2.要求商人在生計與環保之間選擇。為了對自己重要「但看不見的」環境而增加成本。訴求道德而希望商人吸收損失也是不聰明的設計,不可能推廣與持久。
海灘貨幣不訴求環保與道德,而是設計「聰明的制度」利用低成本的方式:
1.滿足觀光客需求--擁有美麗而特別的旅遊經驗,淨灘與環保杯是「玩」的一部分
2.滿足商家的需求--增加來客數,在眾多商家中能有更高的可見度,直接被看見!
這個聰明(而且成本真的好低)的制度可以自我茁壯,越多遊客參與,就有越多商家響應,貨幣變得更好用,就會有更多的遊客參與。最終,當然是更好地解決了最初的問題:小琉球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