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111

第二期四大計畫

聚焦於桃園龜山區、嘉義東石鄉二個不同型態的社區共同的需求議題「在地關懷、健康樂活」,提出「吃」的具體實踐為出發,透過學校、在地社群、關懷據點等「友善食農、健康樂活」的課程活動, 串聯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合一的雙城共伴共學。計畫四大目標:「在地關懷」;「社區協力」;「友善食農」;「健康樂活」,朝向「在地整體照顧,健康價值共享」的願景邁進 。

嘉義縣新住民家庭人數約佔全縣十分之一,文化差異暨語言隔閡造成生活適應的挑戰,新住民家庭亟需社會資源的介入協助。除文化差異,社會適應、心理壓力、語言溝通、就醫需求、照護需求,經濟條件遠不如都會區,就心理或地理而言,皆屬孤立疏離,此外,嘉義縣外籍勞工人數12,924人亦面臨生活適應與健康議題,亟待社會關注。 計畫目標一為提升新住民暨移工健康管理能力,再者為培養師生多元文化素養,應用於醫療機構,服務人群,貢獻社會。


計畫目的有四:
一、走過幽谷的曙光 - 形象重建:聚焦形體容貌缺損者之形象重建,與仿真贋復假體研發與改良。

二、化身彩繪天使點播契機 - 人才培育:培養具備形象重建知能的專業人才,延伸美容、醫療、影視與殯葬產業的鏈結。

三、打開心讓愛住進來 - 形象平權:人都須被尊重及公平對待,唯有讓形象缺損者從「心」接納自己,才能翻轉社會價值。

四、讓愛起飛 - 公益服務:務實致用落實公益服務,將研發成果技術轉移社福單位,讓有需要的人獲得在地服務的便利性。


結合長庚科技大學幼保系、護理系與妝品系跨領域資源,並與國立體育大學跨校際合作,期能達成SDGs關聯性目標中「良好健康與福祉」之社會實踐議題,期能凝聚多元化的師生知能,提升弱勢族群之健康照護能力及兒童福祉,達到正向循環之利社會發展長遠效益。
計畫目的有四:

1.增進弱勢族群之生理健康;

2.促進弱勢族群之心理健康;

3.協助弱勢族群取得專業證照,提升就業能力;

4.提升弱勢族群之教養賦能,強化兒童照護與親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