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叙述故事。绘本特别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需要形成一个连继的视觉影像。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的既好看又清晰。一本优秀的绘本亦可以让不认字的人“读”出其中的意思。此处,绘本较为唯美,版式精致特别,以填封面、扉页、下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
绘本分为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这几个部分。很多人阅读绘本时常常直接从正文开始读,然而阅读绘本正确的方法是从头到尾阅读,也就是从封面开始阅读!封面除了吸引我们的好奇心,帮助我们推测故事,还可以把书本的创作者和出版者介绍给我们。
阅读绘本时,也可以把封底和封面上的文字都念一遍,从题目到作者再到出版社和推荐语。这是一件具备仪式感的事情,听众会意识到好听的故事马上就要开始,也可以理解到:哦,原来这本书是有作者的,有出版社的。
看完封面,接着看封底,至少要看两遍。看故事之前,先看一遍;看完故事之后,再看一遍。因为有些作者会特意把故事的结尾画在封底上。
环衬是最容易被漏看的一页!其实,它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通常一半粘在封面的背后,一半是活动的,因其以两页相连环的形式被使用,所以叫“环衬”,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蝴蝶页”。书前的一张叫前环衬,书后的一张叫后环衬。千万不要以为前后环衬仅仅起到装饰作用而一翻而过,事实上,绘本的环衬绝对不是多余的。
精装图画书一般都有环衬,平装书则有些没有环衬,翻开封面直接就是扉页了。要是环衬有颜色,建议至少花上10秒钟,看看它是什么颜色。作者所选择的环衬颜色一定最贴近故事的主题和氛围,要是环衬上有图案,那就要耐着性子好好看一看了,因为它们与书中的故事一定有关联。
打开一本绘本时,要记住切勿着急往后翻,后面的故事是逃不掉的;请先看前环衬,读完故事,再看后环衬,看看它们都向读者表达了什么。有时,前环衬和后环衬遥相呼应,一个作为故事的开头,一个作为故事的结尾,要是漏看一个,就会误看成完全相反的结局。
绘本不只是用图画讲故事,也用文字讲故事。如果只看图画不看文字,那只是唤醒了故事的一半生命。同样,只看文字不看图画,也只是唤醒了绘本的一半生命。一本绘本至少会包括三个故事:第一个是用文字讲述的故事;第二个是用图画讲述的故事;第三个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
第三个故事,有时与第一与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同一个故事,也有时与第一与第二个故事讲的不是同一个故事。
当它们讲述同一个故事时,文字和图画的关系有点像一对亲密的恋人,它们手拉手、互相补充,一起努力把故事讲好。相反,当讲的不是同一个故事的时候,文字和插画的关系则有点像一对即将分手的恋人,乍看上去还在手拉手地讲着一个故事,但实际上已经同步不同调,在各说各话了。
绘本是翻页的艺术,按照书页的顺序连续地表现整个故事,为了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往后翻页,创作者在文字和图画里都做了巧妙的设计。
好的图画书,边边角角都渗透着作者的精心设计和安排,需要读者反复研读,用心体会。
想真正读懂一本绘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反反复复地细读文字和图画,至少要读个十遍以上。绘本把太多东西悄悄地隐藏起来了,留待读者去寻找、去发现、去感受。只要多读几遍,就会发现许多阅读第一遍时没有发现的东西。
看绘本切勿像是图说故事似的,一本好的绘本不管是文字还是图,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细细研读才可能真正读懂。
看版面设计好像是很高深专业的事情,但看不懂其实没关系,只要针对图画书的页面版式不停地发问就行,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从大量留白展现的压抑,到画面一点点变大对应的负情绪的蔓延,再到全版图展现的情绪的释放,最后到跨页时表达的情绪的最高潮,这些都藏在版面设计里!
绘本可以探讨的话题很多,而最难探讨的莫过于绘本的背后要表达什么。
有的绘本主题、思想、观点藏在读者所看不见的地方,要用思考力才能把它们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