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 |Weeping Willow

學名:Salix babylonica L.

科別:楊柳科Salicaceae

原產地:中國、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韓國

種植區:玄奘大師區、祇園區

植物特性:

落葉喬木,株高5-15公尺,幹粗大,樹皮深灰色,小枝細長,柔軟而下垂,莖及皮部位有毒。台灣的垂柳少見開花結果。近年來栽植垂柳,為了解決飛絮污染的問題,苗木商在培植苗木時就加以篩選,只培植雄株垂柳,只開花,不結果。

花期:3月-4月 果期:4月-6月

資料來源:http://kplant.biodiv.tw/%E5%9E%82%E6%9F%B3/%E5%9E%82%E6%9F%B3.htm

經文:

■《四分律》卷五十三:「嚼楊枝有五事利益:一、口氣不臭;二、別味;三、熱癊消;四、引食;五、眼明。」

■《千山剩人禪師語錄》:「鹽官和尚示眾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溈山和尚示眾道:『一切眾生皆無佛性。』者兩個老漢若到山僧者裏,每人與他三十棒。大眾,畢竟作麼生道得是?爾若道有,便上鹽官底釣竿;你若道無,便上溈山底釣竿;你若總不恁麼道,又上山僧底釣竿。離鉤三寸,速道!速道!喝一喝云:『垂柳綠毿毿,日午好遮陰。』

資料來源:http://tripitaka.cbeta.org/J38nB407_001

相關簡介:

■相傳清朝左宗棠駐軍西北時,部隊行軍途中因無樹蔭而飽受日曬之苦,乃令部署沿途遍植柳樹,故有「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之詩詞。

資料來源:http://kplant.biodiv.tw/%E5%9E%82%E6%9F%B3/%E5%9E%82%E6%9F%B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