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五環:
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建立消費信心,政府於105年6月推動「食安五環」政策,由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與農業委員會、環境保護署、衛生福利部、經濟部及教育部等部會共同規劃與執,共同守護民眾的食品安全。
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安五環」簡報檔
成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專責管理毒物及化學物質,上下游流向分析
強化食品中風險物質檢驗技術之研發
調和國際標準
厚植檢驗技術
運用雲端科技
跨部會分析大數據,防患未然
預警風險,管控風險
推動產銷履歷制度
與國際接軌,導入全球化優良農業規範 (Global GAP)制度
優化食品產業供應鏈
推動食品產業優化、建構食品防護及e化體系
擴大食材來源產品流向記錄制度
推動一級自主監測及強制檢驗、二級品管驗證及 食 品追溯追蹤制度,並導入食品專業人員
分年分月,風險管控
針對高風險、高違規、高關注產品,以及潛勢風險 產品,滾動式調整查驗品項與強度
食品稽查管理機制
中央與地方共同合作
跨部會協力機制
統合稽查量能,資源有效利用
全面審視食安相關法令規定
不法廠商課以更重的法律及賠償責任
不法廠商罰得到、罰得重
暢通檢警調政風聯繫合作管道
簽訂聯繫要點
建立聯繫窗口
多元風險溝通管道
強化1919全國食安專線,提供便民單一服務窗口
設立食藥闢謠專區,破除不實謠言
推動校園食材登錄,透明學校午餐資訊
運用產業團體及志工力量,公私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