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9/19 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國際教育交流聯盟第四區辦事處暨國際扶輪3461、3462地區RYE合作備忘錄簽約
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 、國際教育交流聯盟第四區辦事處 、國際扶輪3461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國際扶輪3462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由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劉姵君專門委員、國際扶輪3461總監蔡陽明、國際扶輪3462秘書長江麗利、國際教育交流聯盟執行長陳韻如共同見證。
114/09/19 媒體報導
臺中市政府/市政新聞:https://www.taichung.gov.tw/3097651/post
中市教育局落實國際教育普及化 每年選拔10位高中生赴海外交流學習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今(19)日舉行「台中市高中生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合作備忘錄」簽署暨114學年度國際教育中心專業工作人員授證典禮,此次合作備忘錄簽署後,每年預計選拔10位台中市高中生赴海外交流學習,不限於扶輪社員子女參與,落實國際教育普及化。
今天典禮,由台中市國際教育中心、國際教育交流聯盟第四區辦事處、國際扶輪3461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與國際扶輪3462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共同簽署,教育局專門委員劉姵君出席見證,展現台中市深化國際教育合作、培育具備全球競爭力學子的決心;典禮中,亦同步進行國際教育中心新任專業工作人員授證,劉專委特別感謝所有專業工作人員的投入與付出,讓台中市的國際教育不斷向前邁進。
局長蔣偉民提到,市長盧秀燕重視國際教育,台中市與扶輪社在國際交流已有多年合作經驗;以113學年度為例,共有10所高中接待來自各國34位交換學生,推動跨文化互動,促進教學多元化;教育不是單一部門可以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政府、學校與社會團體共同努力,今天備忘錄簽署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市府將持續推動教育國際化,拓展師生國際視野,培養跨文化溝通與問題解決能力。
教育局補充,近年台中國際教育中心已協助各校申請教育部補助計畫,通過件數從113學年度的36校提升至114學年度的55校,成長率達52.8%,顯示推動能量持續提升。此外,台中市目前已有63所學校與全球22國、160校次姊妹校建立合作,並推動國際教育週、教師專業成長課程及國際夥伴媒合等多元活動,也透過「學子壯遊—寰宇圓夢計畫」及海外學習計畫,提供經濟不利、新住民子女及原住民族學生獎助學金,讓更多的孩子獲得出國學習的機會。
中華新聞雲: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1288494
台中市選拔10位高中生赴海外交流學習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十九日舉行「台中市高中生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合作備忘錄」簽署暨一一四學年度國際教育中心專業工作人員授證典禮。合作備忘錄簽署後,每年預計選拔十位台中市高中生赴海外交流學習。
台中市國際教育中心、國際教育交流聯盟第四區辦事處、國際扶輪三四六一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與國際扶輪三四六二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共同簽署。教育局專委劉姵君出席,展現台中市深化國際教育合作、培育具備全球競爭力學子的決心;典禮中,同步進行國際教育中心新任專業工作人員授證。
教育局長蔣偉民說,台中市與扶輪社在國際交流已有多年合作經驗;以一一三學年度為例,有十所高中接待來自各國三十四位交換學生,推動跨文化互動,促進教學多元化。
教育局補充,台中國際教育中心已協助各校申請教育部補助計畫,通過件數從一一三學年度的三十六校提升至一一四學年度的五十五校,成長率達百分之五十二點八。
此外,台中市已有六十三所學校與全球二十二國、一百六十校次姊妹校建立合作,推動國際教育週、教師專業成長課程及國際夥伴媒合等多元活動,透過「學子壯遊—寰宇圓夢計畫」及海外學習計畫,提供經濟不利、新住民子女及原住民族學生獎助學金。
中華日報:https://tw.news.yahoo.com/share/dc43bf9e-aa79-37eb-898c-2f322febb17d
台中市選拔10位高中生赴海外交流學習
CDNS B 2025年9月19日 週五 下午5:17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十九日舉行「台中市高中生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合作備忘錄」簽署暨一一四學年度國際教育中心專業工作人員授證典禮。合作備忘錄簽署後,每年預計選拔十位台中市高中生赴海外交流學習。
台中市國際教育中心、國際教育交流聯盟第四區辦事處、國際扶輪三四六一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與國際扶輪三四六二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共同簽署。教育局專委劉姵君出席,展現台中市深化國際教育合作、培育具備全球競爭力學子的決心;典禮中,同步進行國際教育中心新任專業工作人員授證。
教育局長蔣偉民說,台中市與扶輪社在國際交流已有多年合作經驗;以一一三學年度為例,有十所高中接待來自各國三十四位交換學生,推動跨文化互動,促進教學多元化。
教育局補充,台中國際教育中心已協助各校申請教育部補助計畫,通過件數從一一三學年度的三十六校提升至一一四學年度的五十五校,成長率達百分之五十二點八。
此外,台中市已有六十三所學校與全球二十二國、一百六十校次姊妹校建立合作,推動國際教育週、教師專業成長課程及國際夥伴媒合等多元活動,透過「學子壯遊—寰宇圓夢計畫」及海外學習計畫,提供經濟不利、新住民子女及原住民族學生獎助學金。
墨新聞 MORE News > 文教:https://share.google/GaUpy7yFQbaZOl1CK
中市教育局落實國際教育普及化 每年選拔10位高中生赴海外交流學習
馬 源培: 2025/09/19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今(19)日舉行「台中市高中生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合作備忘錄」簽署暨114學年度國際教育中心專業工作人員授證典禮,此次合作備忘錄簽署後,每年預計選拔10位台中市高中生赴海外交流學習,不限於扶輪社員子女參與,落實國際教育普及化。
今天典禮,由台中市國際教育中心、國際教育交流聯盟第四區辦事處、國際扶輪3461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與國際扶輪3462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共同簽署,教育局專門委員劉姵君出席見證,展現台中市深化國際教育合作、培育具備全球競爭力學子的決心;典禮中,亦同步進行國際教育中心新任專業工作人員授證,劉專委特別感謝所有專業工作人員的投入與付出,讓台中市的國際教育不斷向前邁進。
局長蔣偉民提到,市長盧秀燕重視國際教育,台中市與扶輪社在國際交流已有多年合作經驗;以113學年度為例,共有10所高中接待來自各國34位交換學生,推動跨文化互動,促進教學多元化;教育不是單一部門可以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政府、學校與社會團體共同努力,今天備忘錄簽署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市府將持續推動教育國際化,拓展師生國際視野,培養跨文化溝通與問題解決能力。
教育局補充,近年台中國際教育中心已協助各校申請教育部補助計畫,通過件數從113學年度的36校提升至114學年度的55校,成長率達52.8%,顯示推動能量持續提升。此外,台中市目前已有63所學校與全球22國、160校次姊妹校建立合作,並推動國際教育週、教師專業成長課程及國際夥伴媒合等多元活動,也透過「學子壯遊—寰宇圓夢計畫」及海外學習計畫,提供經濟不利、新住民子女及原住民族學生獎助學金,讓更多的孩子獲得出國學習的機會。
國際扶輪交換生函報教育局作業流程:(114學年度更新版)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發文給各校,有意招收外國學生來臺短期研習者,學校應提交申請函。(每年12月)
扶輪社3月會做OB生的國家分派,可以先確定外籍生的人數。並請扶輪社先確認接待學校。
接待學校提交「申請核准招收外國學生來臺短期研習」函,並檢附「臺中市○立○○高級中等學校招收外國學生來臺短期研習計畫書」(如附件二-1)及接待外籍生的人數。(每年4月中)
教育局函覆「同意」學校招收外籍生。(每年4月底)
接待扶輪社取得接待學校的「入學許可」。
接待扶輪社於期限內(由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訂定、預定5月中)提交「扶輪社交換生基本資料、護照頁影本、入學許可、交換生名冊(如附件二-2)」等資料給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
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彙整下一個學年度入學的外籍生資料,統一呈報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核備。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函覆各接待學校「同意招收外籍生」及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並副知外交部、內政部,以利辦理外籍生簽證。(6月中)
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將同意資料通知扶輪社。
附件一:臺中市○立○○高級中等學校招收外國學生來臺短期研習計畫書
附件二:扶輪社交換生基本資料、護照頁影本、入學許可、交換生名冊
114/06/23 國際扶輪3462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國際教育交流聯盟(IEEA)第四辦事處及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TC-IEC)針對「臺中市高中生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的合作方案,進行第一次研商會議。
地點:惠文高中、校長室
與會人員:
扶輪社3462區 RYE主委 許永洧先生
扶輪社3462區 草悟道社社長 林建助先生
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 惠文高中 陳建銘校長
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 長億高中 李文石主任
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 惠文高中 吳彥慶組長
臺中市惠文高中 陳志南秘書
成果:臺中市高中生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合作備忘錄(草案)
扶輪社青少年交換生(RYE)簡介
扶輪社透過五大服務(Avenues of Service)傳達在國內外提供服務的承諾,這也是扶輪社活動的根基所在。體認到透過領導發展計畫培養青少年自主能力的重要性,扶輪社將青少年服務納入其五大服務之一。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計劃(Rotary Youth Exchange Program;RYE),是一項為了讓青少年有機會前往國外扶輪社所安排的家庭住宿;以家庭成員的身份共同生活,學習該國文化。藉由在異國的實際生活,訓練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並瞭解當地的民俗風情與文物風景,建構全球化觀點。交換學生如同派遣的民間文化大使般,經由交換學生的介紹,讓接待地區的人民得以認識我國的文化與國情,促進兩國間的雙向交流,增進世界的瞭解與親善和平。目前全世界有80幾個國家正在進行交換計畫活動。
扶輪青少年交換目的包括:
提供青少年體驗不同文化的機會,促進學生國際理解能力與善意。
訓練領導能力及溝通技巧,培養更寬廣的視野及更深入了解自己。
透過授權青少年來打造正向轉變,促進國際間的了解及世界和平。
為接待扶輪社、接待家庭、社區與參與學生建立持久的關係
扶輪地區與當地扶輪社合作,共同管理青少年交換計畫。扶輪地區由特定地區或區域的數個扶輪社所組成。扶輪在全球約有530個地區。有別於許多交換計畫,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係由志工負責管理,行政成本相對較低,並有專任扶輪社員打造強大的支援網路。扶輪青少年保護政策及地區青少年交換認證計畫確保了青少年安全為首要之務。
宗旨與目標
促進國際瞭解與和平最有利的方式,就是接觸不同的文化。當我們知曉全人類不分國籍,都糞望用同樣的基本要素:就是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讓人們及其子女可以過著富饒、滿足的生活,此時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越來越親近,越來越友善。青少年交換計畫提供機會給數以千計的年輕人,讓他們與其他國家的人民相識,體驗不同的文化,因而播撒國際親善種子。
全球的各個社區都因青少年交換計畫持續進行而有所收穫。
學生親身能從他國人民所面對的挑戰與成就中學習。
隨著年輕人的世界觀日益成熟,青少年的身心也隨之成長。
接待社、接待家庭與社區能與不同文化的人有廣乏、友誼的接觸。
交換學生返國後,擁有較廣的世界觀,對於自身也有更深入的瞭解。
年輕人透過自身交換經驗的學習,得以擔負領到的角色。
計畫種類
青少年交換共有兩種:
長期交換通常為期一年,期間學生在接待國與一個以上的家庭共同生活,也要在該國的學校上課。
短期交換為期從數天到數周都有,通常是在假期進行,學生不需在學校上課。短期交換通常包括在接待國的一個接待家庭體驗住宿。但也可以組織國際青年營,帶領學生造訪許多不同國家。
申請資格
青少年交換計畫開放給所有出發年齡從16到18歲資格符合的學生(包括扶輪社子女)。資格符合的學生成績必須中上,口齒清晰,具有領導社區的能力。遴選交換學生時,重視身心障礙或弱勢學生的權益。本計畫可進行增修,以符合申請人之資格。
114學年度中小學校辦理招收外國學生來臺進行1年以下之短期研習應遵循規定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113年12月26日
發文字號:中市教高字第1130113358號
主旨:有關我國中小學校辦理招收外國學生來臺進行1年以下之短期研習應遵循規定,詳如說明,請查照。
說明:
一、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3年12月3日臺教國署原字第1135704128號函暨「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第13條第2項規定辦理。
二、上揭辦法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經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者,得招收外國學生來臺進行一年以下之短期研習」。爰各校倘有需求,請依說明辦理:
(一)應檢具「臺中市高級中等學校招收外國學生來臺短期研習計畫書(格式如附件)」,完成校內逐及核章後,函送本局提出申請。
(二)俟本局同意招收後,應再行函報外國學生基本資料、入學許可證等。待本局函復同意後,始可招收外國學生來臺進行短期研習。
三、相關資訊亦可參閱本市國際教育中心網頁(https://qrcd.org/7o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