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高中來到緬甸移工學校——文人學校與綠水學校進行國際志工服務
本文內容取自113/05/20 文華高中黃偉立校長的臉書
2025年1月19日至1月25日期間,本校扶少團高二同學們,感謝秀蘭秘書籌組帶領,以及臺中惠來扶輪社和文華高中文教基金會的部分資助下,攜手「社團法人邊境行動協會Glocal Action」及協助緬甸移工孩子的NGO機構Tak Border Children Help Foundation泰國達府邊境兒童協助基金會,展開了一趟意義非凡的服務學習之旅。
我們這群充滿服務熱情的同學們,跋涉千里前往泰緬邊境的美索地區(緬甸政治動盪後,難民移居的地點),來到緬甸移工學校——文人學校與綠水學校,進行志工服務,帶領當地學童進行一系列充滿趣味的科學遊戲,並參訪多個緬甸人自力成立的協助難民與移工的機構。
扶少團的同學們,平時一年就有兩次的偏鄉小學(高美國小)服務學習體驗,每一次的服務營隊,都展現了無比的用心與創意,力求每次內容都是全新不重複。而這次在泰北美索地區更克服語言的隔閡,事前先將艱澀的科學原理製作成緬文海報,搭配當場簡易英文與動手實作的方式,嘗試讓科學實作不再枯燥乏味。
這次所設計的科學體驗主題:動力沙DIY、非牛頓流體實驗、慣性定律驗證與摩擦產生靜電,皆成功激發了緬甸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除了科學遊戲,文華同學還準備了台灣童玩小遊戲,如竹蜻蜓、溜溜球、太空泡泡與套圈圈,讓移工學校孩子們在歡樂中學習。活動結束後,多餘的童玩與科學活動材料,以及緬文解說海報都留給了當地學校,期盼他們能持續使用,延續這份學習的樂趣。文人學校和綠水學校的老師們皆全程參與,他們提到,因為學校缺乏科學實驗教材,平時只能教課本內容,看到文華同學們帶來的活動,成本非常便宜,而且當地就可取得,老師們表示他們之後也會複刻活動,以簡單材料讓學生動手做,感受科學的樂趣!
在農田旁由鐵皮與木頭搭建的文人學校,從市區到學校的半小時車程,彷彿穿越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而座落在山上,學生得步行1.5到2小時上學,沒有網路的綠水學校,更是像是遺落在深山的世外之地。兩校校長在艱困環境中對於下一代教育的堅持,令人動容。而移工學校孩子們很懂事,也很珍惜資源,堅毅樂觀,喜歡學習。
文華同學們在活動後的分享:「當我們帶著簡單的科學實驗材料走進教室,當地孩子們眼中閃耀著好奇與興奮,這一刻讓我深刻體會到知識的力量。」對於第一次踏上邊境的文華同學們,透過肢體語言與當地孩子們建立了真誠的互動。課餘時,他們一起在沙地上打排球,感受到即使語言不通,彼此仍能心靈相通。同學們感性地分享:「即使語言不通,孩子們還是很想跟我們互動,感覺得到他們對學校和學習的熱愛」。
這趟服務之行,不僅帶給泰北邊境孩童們歡樂的學習體驗,也讓文華扶少團志工同學們深刻體會到國際服務的意義。我們深信這段學習體驗讓他們收穫的遠比預期的更多,開拓了視野,並更加珍惜目前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
一位同學感動地說:「看到當地學生在簡陋環境中仍努力學習,我學會了知足與感恩,也重新思考自己能如何回饋社會。」
誠摯感謝臺中惠來扶輪社、文華文教基金會、TBCAF邊境兒童基金會及Glocal Action邊境行動,攜手促成這段充滿意義的服務學習旅程。這不僅是一次單純的服務活動,更是一段跨越國界、心靈相連的感動旅程,讓我們學習珍惜現有,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能領受心靈的成長與助人的喜悅!
媒體報導:中時新聞網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0308002383-260405
臺中一中參加馬來西亞沙巴國際志工服務團隊簡記
113年10月筆
2024年8月22日至26日,透過「財團法人彰化縣私立快樂天堂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張雪如董事長與「臺中市健祥傳愛協會」林傳凱醫師、陳思銘醫師的牽線,由該會十位志工與臺中一中的吳秉睿、鄧卉郁兩位老師,帶著校內十四位學生,和建中師生團隊一同到馬來西亞沙巴進行國際志工服務。沙巴這個區域擁有約四百萬人口,但其中卻有超過四分之一是無國籍的難民。這趟志工服務主要提供該地區難民部落物資發放,以及無國籍學童的教育服務。課程規劃則以口腔衛生、科學教育、環保教育為主題。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志工服務行程中,小學教育之所以能成行,在沙巴的紐西蘭裔校長凱瑟琳女士為關鍵要角。她在沙巴四十多年,陸續創辦了16間學校,提供在地的無國籍難民學習機會。她希望藉由教育,讓這些無國籍的孩子有機會改善未來。一切雖然非常的艱辛,但是她一直持續不斷的努力!
參與活動的每一位學生,儘管在事前進行了充分的相關訓練。到了當地後,仍然對映入眼簾的世界感到震撼。除了居住環境的差異外,無國籍難民無法工作、無法接受教育,甚至沒有機會享有醫療資源。這些與臺灣習以為常的生活經驗,實在大相逕庭,也因此讓學生們都有深刻的惜福體會。
行程結束後,每位同學們都撰寫了這趟志工服務的心得。從文字中,能夠看出他們都在這趟旅程中都留下了深刻且重要的回憶,以下節錄幾位同學內容:
林澤叡同學:「…小朋友們都很珍惜這得來不易教育的機會,利用學校僅有的資源努力學習,把握充實自己的每一個機會,希望將來能夠擺脫無國籍者的命運,我們在台灣受義務教育,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卻有些人每天喊著不想上學,不珍惜可以學習的機會,殊不知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是他人想要卻得不到的…」
黃琨宸同學:「…在整個⾏程中,充滿感動,歡樂與震撼,也許還有抱怨,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每個⼈懷著愛⼼,共同積極地完成任務,我覺得這是⾮常有意義的。幫助別⼈讓我知道珍惜的重要,也希望未來若有類似活動,我也能像這次⼀樣勇於報名,幫助這些⼈,同時期待我⾃⼰也能影響更多⼈,成為照亮別⼈的那顆星。」
許家鵬同學:「…在這次活動中,我理解到當你處處為⼈時,獲得最⼤幫助的反⽽是你⾃⼰,在培訓時我學到⾯對困難不要不敢打破重練,⼤破之後才是⼤⽴,在分發物資時,我學會珍惜眼前的⼀切…」
感謝快樂天堂基金會的志工,統籌組織這項活動,讓參加的臺中一中與建國中學學生,有機會看到這個世界上與臺灣如此不同的環境,體驗了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脈絡發展而來的日常生活。透過活動參與,學生們不僅是拓展國際視野,也更深刻體會人溺己溺、知惜的精神。希望未來臺中一中也能夠持續有機會參與這樣的活動,讓更多年輕的學子,願意一同投入國際救助的行列中。
圖一:進行牙齒保健教學─貝氏刷牙法
圖二:進入部落發放物資
圖三:教學活動─製作簡易玩具
圖四:進入部落發放物資
以下內容引自臺中一中林隆諺校長臉書(113/8/22)
今天是暑期國際交流最後一發,和之前的交流不同之處是他們是沙巴國際志工團,自費出國不是為了旅遊,而是去幫助他人。
今天凌晨4:20出發,我特別在4:00到校陪伴,並且為他們送行,希望這趟行程能夠一切順利。出發前我提醒孩子們三件事:
一、出國不比在國內,請將個人縮小團體放大,務必以安全為第一考量。
二、換個角度看世界,就像今夜的月亮和星星,大家應該沒看過這樣的校園景致,到沙巴看看那邊孩童的處境,回來應該會更知道惜福以及回饋。
三、感恩,請每天跟家長報平安,並且回國時買個小東西給爸媽,讓他們知道你有把他們放心上!
順手拍了一中的校園和夜空,真的還蠻美的~
特別感謝林傳凱醫師提供學生這樣的機會出國服務,相信除了助人,孩子們會有很多不同的體悟。
很多家長和孩子看到我天沒亮來送機,都訝異的問說校長你怎麼來了?我也說不上什麼道理,只知道辦學嚴謹一些總是好的。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與高中策略聯盟
國際志工培訓與服務計畫
泰國國際志工團
一、目的:
本課程與國際交流計畫旨在透過大學與高中策略聯盟,儲備國際志工人才,藉由課程規劃達成下述目標:
1. 以「大手攜小手」方式合作,以達資源整合目標,且兼顧雙方發展。
2. 透過國際志工的國際交流模式提升學生國際移動力。
3. 深化學生的國際理解,強化其全球競合力與跨文化溝通能力。
4. 探討全球與社區議題,使學生得以有能力從事國際服務的實踐行動。
5. 提升其全球責任感,反思服務倫理。
二、 主辦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泰國清邁慈濟學校、忠貞中學
三、 協辦單位:臺中市立臺中一中、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四、 指導單位: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五、 計畫合作項目:
(一) 泰國國際志工培訓:進階培訓
(1) 跨文化理解-台灣移工生活圖鑑
(2) 國際服務介紹、泰國人文介紹、華語教學教法
(3) 華語教課教案說明與教學技巧
(4) 華語教學演練、越南/泰國服務細部流程
(5) 教具製作與出團前準備
(二) 泰國國際華語教學志工:
1. 服務時間:預計113年8月10日至8月24日
(週一與週二白天慈濟學校服務,週三-週五晚上忠貞學校服務,週末人文史地參訪)
2. 服務對象:國中一年級、國小六年級。
3. 指導老師: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 洪雯柔教授
4. 要求條件:需參與培訓課程與籌備,通過暨大與高中甄選,每校4名高中志工為限。
無國界志工團~泰北團 否極「泰」來、「文」風鼎盛 Ⅲ
影片紀錄~泰國清邁慈濟學校、萬養忠貞中學
越南國際志工團
一、目的:
本課程旨在透過大學與高中策略聯盟,儲備國際志工人才,藉由課程規劃達成下述目標:
1. 以「大手攜小手」方式合作,以達資源整合目標,且兼顧雙方發展。
2. 深化學生的國際理解,強化其全球競合力與跨文化溝通能力。
3. 探討全球與社區議題,使學生得以有能力從事關懷國際弱勢的實踐行動。
4. 提升其全球責任感,反思服務倫理。
二、 主辦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胡志明國家大家人文社會科學大學教育系
三、 協辦單位:臺中市立新社高中、臺中市立中港高級中學
四、 指導單位: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五、 計畫合作項目:
(一) 越南國際志工培訓:
1. 進階培訓:「跨文化理解-台灣移工生活圖鑑」(具國小服務經驗學生)
2. 進階培訓:5-6月份假日進行華語教學培訓課程(各校確認出國學生)
3. 出國集訓+服務:預計於113年6月29日-7月9日進行海外服務
(二) 越南國際志工:
1. 服務單位:越南胡志明市中小學或語言中心之華語營隊或課程
2. 指導老師: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 洪雯柔教授
3. 要求條件:參與培訓課程與籌備,通過暨大與高中甄選,每校4-志工為限。
【2024 海外青年和平工作團】暨大國比系國際志工_越南華語文教學篇 ︱ 【2024 Taiwan Overseas Volunteer 】NCNU X DICE X Vietnam
大家好,我們是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 我們組成無國界教育團隊,到世界各地進行國際教育的服務與學習,包括印尼、泰國、越南等地。 2024的夏天,我們與台中市的新社高中和中港高中的學生一起到越南河內市、胡志明市以及平陽省進行「分享喜『越』,『繪』出教育之根本-越南胡志明市兒童繪本閱讀營V」。
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師生12日在德里參加印度姐妹校阿布山學校的校慶活動,駐印度代表葛葆萱(前排中)伉儷到場。(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提供)中央社 113年4月13日
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師生近日組團前進印度,與姐妹校阿布山學校學生一起到附近巴基斯坦難民營實地田野訪查,並從事志工服務。(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提供)中央社 113年4月13日
2024-05-07 00:00:00
(中央社/馮昭報導) 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師生近日首次組團前進印度,與在印度德里的姐妹校阿布山學校進行國際教育交流,認識印度歷史文化,並到印巴難民營進行國際志工服務,駐印度代表葛葆萱表示嘉許。
在惠文高中組長吳彥慶與老師詹雅媜帶領下,近日與阿布山學校(Mount Abu Public School)師生一起到附近巴基斯坦難民營實地田野訪查,並透過兩校師生募集物資,以行動方案共同關注印巴難民議題。
惠文高中學生透過事前的訪談及視訊,確認行動目標,在師生、家長會與台中文華扶輪社協助下,先在台灣募集到600美元(約合新台幣1萬9385元)小額捐款,以及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物資200多組。
學生實地深入簡易屋或帳篷,在營區屋簷下與居民或當地小孩對話,做田野訪查,用行動關心難民議題、三餐不繼的問題,更實際捐助物資。
學生曾聿正說,到了印度這樣一個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一個接著一個的文化衝擊及解決辦法,最重要的就是不停地學習,雖然有些累人,但在印度的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是非常好的文化刺激。
學生彭凱廷說,「為了賺錢而更努力讀書」竟從只有12歲的難民營小孩口中說出,在一個嚴重缺乏各種資源且衛生條件極差的環境,也不減對讀書的熱情,讓他自愧不如。
惠文高中與阿布山學校為姊妹校,惠文高中訪問團12日參加阿布山學校26週年校慶活動。這是兩校首次面對面交流,葛葆萱伉儷受邀參加。
葛葆萱感謝阿布山學校這幾年來對於國際教育交流的支持,並表示歡迎惠文高中師生來訪,嘉許學生們將成為台灣與印度交流的種子,有助未來雙邊發展。
在教育部中小學中程發展計畫下,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在2022年5月媒合印度阿布山學校與惠文高中簽約成為姊妹校,開始進行交流。當時因疫情,透過視訊課程進行多次跨文化以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UNSGDs)相關課程活動,這次終於進行實體訪問。
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長陳立穎表示,很高興看到台灣年輕學生的探索行動力正在改變,從視訊課程討論2年到第一次實體參訪交流;從擔心印度治安與髒亂到自在盡情享受異國文化與熱情,這個學習過程緩慢,但有踏出第一步,才會有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