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文化的力量,讓全世界突破語言的藩籬,一起共舞~
114/09/06 臺中市廍子國小與新竹縣嘉豐國小「送愛到南非」
駐開普敦辦事處應邀出席代表我國兩所國小捐贈南非小學文具儀式
發稿時間:2025/09/06 09:47:52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06 09:47:52)駐開普敦辦事處陳瑩莉處長於本(2025)年9月4日應南非北開普省道格拉斯小學邀請,出席我國新竹縣嘉豐國小與臺中市廍子國小共同捐贈8箱文具給該校的移交儀式。這個甚具意義的「送愛到南非」文具募集活動是由兩校師生及家長發起,後續經由立法院劉建國委員辦公室協助及外交部共同努力,讓我國善心歷經跨洋長途航行及後續將近1,000公里的內陸運輸,順利送到南非資源缺乏的北開普省學童手中。
當天陳處長與應邀出席的南非「民主聯盟」黨(DA)北開普省領袖Harold McGluwa省議員、國會議員Delmaine Christians及北開普省教育廳轄下地方官員F. Silengile主任等人步行進入道格拉斯小學禮堂時,獲得該校師生手持自製的我國及南非手繪小國旗熱烈歡迎。校長Bernie Bostander首先致詞對來自台灣的援贈物資表達謝意,認為該校學童不僅獲得文具,更透過文具得到投資未來及激勵就學的希望跟機會,也感謝嘉豐國小與廍子國小的友誼,勉勵該校學生善用該批文具,謹記援贈方信任其能力、夢想及未來。
陳處長則運用世界地圖向現場師生介紹台灣及經貿科技發展成就,並表示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情,此次深感榮幸藉由我國兩所國小發起之「送愛到南非」文具援贈活動機會訪問北開普省,見證跨國校際交流及台灣對南非教育的支持。教育為國家發展之基石,重申我政府願續在南非推動人道援助及教育合作,期盼台斐三所小學未來持續聯繫交流。
Mc省議員對台灣政府及民間援助北開普省表達由衷感謝,認為我國物資將對資源匱乏的社區及家庭帶來希望,而希望將可推動翻轉未來與社會發展的可能性。S主任則表示久聞我國人工智慧及科技發展進步,樂見台斐從文具援贈開啟教育交流,期盼雙方關係得以延續深化。
儀式現場另播放嘉豐國小及廍子國小校長致詞、教師說明活動緣起及學童分享到書局挑選文具等內容的預錄影片,獲得現場熱烈掌聲及揮揚兩國的小國旗致意。道格拉斯小學則播放記錄文具物資運抵時該校師生迎接並開箱、學童受訪感謝台灣愛心及手持「非常感謝」等中文標示的影片。現場氣氛溫馨友好,校方另在學校入口大廳懸掛起我國兩校學生手作的聖誕卡,展現台灣與南非三校之間的真摯友誼,恰可呼應南非前故總統曼德拉曾說過的「教育為改變世界最有力的武器」。期盼台灣與南非在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下,改善並增進雙邊關係及情誼。
文章出處: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1546
左圖:陳處長向在場師生及政要介紹台灣。
右圖:陳處長、國會議員Delmaine Christians (右二)、教育廳地方官員F. Silengile (右一)及道格拉斯小學師生與文具物資合影。
左圖:道格拉斯小學學生手持我國與南非小國旗。
右圖:道格拉斯小學懸掛嘉豐國小與廍子國小學生製作之聖誕卡。
114/08/15 石岡國中飛越南半球—紐西蘭國際交流展現跨文化魅力
報導日期:2025-08-25
報導單位:石岡區 石岡國中 教務處
石岡國中長年積極推動國際教育,校長及師生一行於8月15日前往紐西蘭 ACG Strathallan College 進行教育交流。歷經長途飛行抵達奧克蘭後,師生們立即展開一連串充實的行程,從美術館參訪到文化探索,逐步體驗在地的生活與教育特色。
進入校園交流前,參訪了奧克蘭戰爭博物館與水族館,親身感受到紐西蘭重視親子共學的教育精神。抵達校園後,學生們在學伴帶領下進班上課,親身體驗紐西蘭熱愛自然及紮實思考訓練的學習氛圍;師長們則在Denny中學校長及Christine小學校長引導下,深入了解課程設計與教學現場,收穫豐富。
在文化交流環節,石岡國中學生展現家鄉特色,帶來客家擂茶 與 油紙傘彩繪 體驗。紐西蘭師生們熱情參與,從研磨茶葉的協力合作,到將創意揮灑在傘面上,雙方在互動中不僅認識台灣文化,更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這份跨國交流,讓孩子們成為最佳的文化小使者。
此外,學生們也走進 寄宿家庭 (Homestay),體驗最真切的紐西蘭生活。白天與學伴一同學習、參與校園活動,晚上則在家庭中分享餐桌時光,建立深厚情誼。透過這樣的交流,學生不僅提升了英語能力,更學會以開放心態擁抱多元文化。
在課程之外,師生也探訪了紐西蘭的自然與文化景點,包括 毛利文化村、羅吐魯哇地熱谷 與 艾格頓牧場。從原住民族的舞蹈智慧,到大自然的地熱奇觀,再到農牧產業的體驗,同學們在文化、科學與生活中汲取新知,成為最棒的「世界小旅行家」。
這次姐妹校交流不僅展現「立足石岡、放眼世界」的教育願景,更讓學生在跨文化互動中培養國際視野,收穫友情與成長,留下最難忘的青春印記。
引自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網站:https://www.tc.edu.tw/page/e78c96c9-54fc-453a-8119-72e5d4d0dcde/activity-school-content?id=107498
教育部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 2025,0528~0611 海外翱翔組 BJ-5-1
大阪世博與愛媛縣的工藝美學風景
見學願景
當今的青少年在學習和生活中面臨著許多挑戰,對未來的迷茫 、 對學習的動力不足,都是常見的困擾 。 而 「 大阪世博與愛媛縣的工藝美學風景 」 圓夢計畫的設計規劃,正是為了讓年輕人走出課堂,在異國的文化背景中重新點燃探索學習的熱情,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圓夢計畫旅程期望讓學生超越課本知識,真正 「 做中學 」 激發學習熱情,並以全球視野去理解自我,成為未來能承擔社會責任的多元人才 。
此計畫結合地方創生、文化探索與藝術工坊活動,旨在讓學生親身體驗多元文化的魅力與地方產業特色發展,並透過參與工藝製作,感受創作的成就與自我發掘的快樂 。 每個活動都希望引導學生反思:我能如何透過學習來實現自我價值。 這不僅是一次海外體驗,更是一場自我成長的旅程 。 希望透過此計畫,學生能對學習有更深刻的理解,帶著熱情回到日常生活,積極面對學習與未來的挑戰,並讓所學所思,如蒲公英的種子飛揚發散,將學習的幸福感與體驗,透過 分享、交流傳遞給更多的青少年 。
活動成果影片:
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海外翱翔組【BJ-5-1】大阪世博與愛媛縣的工藝美學風景 見學成果影片
The moments I’ll never forget
This part wasn’t a big event or planned activity—just people waving goodbye.
But honestly, it really stayed with me.
Each wave felt warm, real, and reminded me how special the connections we made were.
I’ve learned a lot on this trip (more on that soon), but these little moments meant just as much.
Thanks to everyone who made this journey possible.
【BJ 5 1 大阪世博與愛媛縣的工藝美學風景 】
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
主辦單位:教育部青年署
海外翱翔 BJ-5-1:
企劃設計提案/大甲高中 美工科主任 林秋萍
計畫執行單位:
負責人/臺中市陶藝教學中心 總幹事 黃嘉男
日本企劃協作單位:
觀光地方創生法人 大洲市地域 DMO)
一般社團法人 KITA MANAGEMENT
活動手冊:圖文編輯、攝影/林秋萍
手冊協作:謝璠
手冊日方文圖資來源:
一般社團法人 KITA MANAGEMENT
DISCOVER EHIME 愛媛縣觀光導覽手冊
大阪世博網頁手冊
手冊印刷協力單位:
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
NHK 報導 2025/06/05
愛媛 NEWS WEB(報導中有影片)
台湾の高校生 愛媛でまちづくり学ぶ 知事に研修成果を報告
06月05日 17時53分
まちづくりについて学ぼうと台湾から愛媛県を訪れている高校生たちが5日県庁を訪問し、大洲市の古民家再生事業など研修で学んだ成果を中村知事に報告しました。
県庁で中村知事と面会したのは、「台湾海外交流青年団」に参加している高校生15人です。
はじめに青年団を代表して、高校1年生の楊芸霏さんがあいさつし、「私たちの研修のテーマは地方創生と文化、工芸です。大洲市でまちづくりや地方創生の取り組み、古民家の改修事業を学びました。また愛媛に来られる日を楽しみにしています」と研修の成果を報告しました。
これに対して中村知事は「大洲市は新たな地方創生、まちづくりの先頭を走るエリアで、皆さんも刺激を得る機会となったと思う」と応じていました。
台湾はことしから、15歳から17歳までの若者を東アジアや北米、ヨーロッパなど世界10か国余りに派遣する大規模な研修事業を展開していて、日本国内では愛媛のほか、東京や栃木、静岡などが訪問先に選ばれています。
愛媛を訪れている高校生たちは先月下旬から2週間の日程で大洲市を拠点に県内各地で研修を行っていて、古民家を再生した宿泊施設を利用したり、陶芸や和紙づくりを体験したりしたということです。
高校生たちは台湾に戻ったあと、それぞれの学校で講演したり地域のまちづくりに関わったりして、研修の成果を生かすことにしています。
愛媛のニュース
臺灣高中生在愛媛學習社區營造 向知事報告研修成果
6月5日 17時53分
為了學習社區營造而從臺灣來到愛媛縣的高中生們,5日訪問了縣政府,向中村知事報告了在大洲市古民家再生事業等研修中學到的成果。
在縣政府與中村知事會面的是參加「臺灣海外交流青年團」的15名高中生。
首先,青年團代表、高中一年級學生楊芸霏同學致辭說:「我們研修的主題是地方創生與文化、工藝。我們在大洲市學習了社區營造和地方創生的舉措,以及古民家改修事業。我們期待著再次來到愛媛的那一天。」她報告了研修的成果。
對此,中村知事回應說:「大洲市是新型地方創生、社區營造的領跑地區,我認為各位也獲得了很好的啟發機會。」
臺灣從今年開始,展開了將15歲到17歲的年輕人派遣到東亞、北美、歐洲等世界10多個國家的大規模研修事業,在日本國內,除了愛媛之外,東京、栃木、靜岡等地也被選為訪問地點。
訪問愛媛的高中生們從上月下旬開始,以大洲市為據點,在縣內各地進行為期兩週的研修,他們利用了由古民家改造的住宿設施,還體驗了陶藝和和紙製作等活動。
高中生們回到臺灣後,將在各自的學校進行演講,或參與地區的社區營造活動,以此來發揮研修的成果。
愛媛新聞
相關活動紀錄連結:臺中市陶藝教學中心FB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9oC6LgiG/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Fyo72VrYH/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sBVHd8vw/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PoiKjPPU/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E8jQVFgYN/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FXmHQQNLw/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VjZ9iDRB/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JraEKAFhR/
https://www.instagram.com/p/DKqiVvnhjro/?igsh=eDA4cjltYWl2dHNl
114年國際論壇-新興數位科技在學校的應用
114/05/28 中市與國際專家共論教學新趨勢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與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共同合作,於今(114)年5月間辦理「114年各國外賓來台城市國際交流計畫」。計有18位來自日本、美國的外賓參與,並於今(28)日在忠明高中圖資大樓舉辦「114年國際論壇-從全球視野看新興教學議題」,邀集國內外教育專家與台中市教師共聚一堂,探討數位科技在教育現場的應用,並分享國際最新教育趨勢,推動教育國際化與數位轉型。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此次論壇展現台中市積極在教師教學導入數位科技,並透過與國際專家的對話,拓展師生的全球視野,促進未來跨國教育合作的可能,未來將持續舉辦此類國際交流活動,推動學校教育與國際接軌,強化教育多元與創新發展,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學習環境。
此次論壇由文華高中陳秀環教師分享學校在數位科技教育推動上的亮點實例,展現在地學校如何善用新興科技提升教學效能。隨後兩場專題分享更邀請Danie Orelien(Director of Multilingual Learners and World Languages, Linden Public Schools),以及Ronnie Dougherty(Educational consultant of the Freehold Educational Foundation),分別就「美國世界語言課程的推動現況與挑戰」與「中小學校務經營與課程領導的發展趨勢」發表見解,為與會人員帶來第一手的國際視野與實務經驗。
教育局指出,除了國際論壇,此次交流計畫也安排外賓參訪新社高中和清水高中,讓外賓深入理解學校特色課程,並與學生互動,新社高中安排外賓進行攀樹課程、參觀學校課程成果展、導覽白冷圳、體驗新社菇類食農教育等;清水高中則是讓外賓體驗學校AI課程、用arduino實作影像辨識、電腦音樂作曲、紫雲巖和鰲峰山導覽等,讓外賓對於在地文化和學校特色課程有更進一步了解,並就課程設計與教學實務進行深入討論,雙方都收穫滿滿。
114/03/14 惠文高中、和平國中攜手接待泰國向日葵語文學校(Sunflower),體驗原鄉部落傳統文化
惠文高中南向新夥伴泰國向日葵學校,以英文為授課語言,全校必修中文的一所三語國際校園,帶領師生團第一次到惠文高中進行國際交流。本次發揮大手攜小手精神,特地帶領師生一日到和平區的和平國中,體驗原民文化,全校一起跳原民舞歡迎儀式,參與文化課製作紅藜饅頭以及竹筒飯,更在學校當天家屋落成了解當地泰雅文化。
113/12/26 明道中學攜手日本語言學習工作坊計畫 共創雙語教育新篇章
本文引自中國廣播公司報導:https://bccnews.com.tw/archives/635377
在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高中職教育科李真玲科長見證下,明道中學汪大久校長與日本WILL語言學習工作坊計畫代表理事若林茂則教授,進行臺日雙語發展與國際合作備忘錄簽約,攜手推動SMILE計畫。這次合作確立了臺日雙語教育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象徵雙方在教育國際化領域邁出嶄新的一步。李真玲科長在致詞中表示,這次合作將為臺中市的雙語教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不僅展示了臺日合作的成功範例,也為雙語教育的推動奠定堅實基礎。
若林茂則教授擁有劍橋大學博士學位,是應用語言學領域的重要學者,專注於研究第二語言學習者如何理解與使用語言的規則和結構,並致力於讓語言學習過程更加簡單且有效。他作為WILL(Workshop Initiatives for Language Learning)代表理事,以創新的方式推動亞洲語言教育發展,並透過2023年的研究成果,深化SMILE計畫中跨文化課程的實踐與ICT資訊通訊科技工具的應用,為語言教育帶來嶄新視野。
SMILE(Students Meet Internationally through Language Education)計畫是專為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設計,通過資訊科技工具促進來自日本、臺灣、泰國及南韓等國學生間的真實互動,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與文化理解力。若林教授指出:「SMILE計畫不僅是學習語言,更是建立文化理解與提升自信的重要平臺,讓學生在跨文化的環境中發揮潛能。」。
明道中學汪大久校長表示,自2018年底政府宣佈雙語國家政策,明道即開始構思適合的雙語教育政策,推動Trinity Project,實現整合雙語教育、國際化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讓雙語教育的推動更有動機、目標和內涵,這也是明道雙語教育的最大特色。學校多年來發展出多元、豐富的國際教育,每年大約1000多人參加,疫情期間,也發展出成熟的線上課程與國際交流模式。此次雙方合作簽約,確立明年度參與WILL跨國雙語教育學習研究,舉辦國際研討會,並推動更多學校加入,共同促進跨文化交流及雙語教育的普及化,為學生創造更多元的學習機會。(張文祿報導)
113/12/25 台日友好! 日本高校與明道中學交流共學
本文引自中國廣播公司報導:https://bccnews.com.tw/archives/634874
從亞太青年論壇的緣分延續至今,台日關係持續友好,明道中學多元推動國際教育相關課程及活動,包含寰宇走讀、國際競賽、志工服務等,其中主題式課程校際交流活動,建立長期且穩定的交流互動。近日,有來自日本和歌山市的開智中學、靜岡縣浜松湖南高校16名師生來訪,學生與明道中學學伴一起進班共學、體驗文化課程,進行雙向友善國際交流。
明道中學與日本開智中學Kaichi School的緣分,從2007年一起參與亞太青年論壇開始,今年十月份,開智中學師生也受邀來台,參加教育部所舉辦的國際教育研討會,分享多年來的國際交流心得。近2年來,明道中學與開智中學各派選2名學生,持續進行2校交換生計畫,日本學生利用耶誕及新年假期來台,台灣學生利用農曆新年假期訪日,進行為期2週的深度交流,駐班共學、文化探索、homestay寄宿家庭等。此次,在文化課程方面,也依課程屬性邀請校內其他學生一起交流,創造更多元豐富的生活經驗。
明道中學與靜岡縣浜松湖南高校Hamamatsu Konan High School,由英文科教師推動,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帶狀性線上交流課程,目前已邁入第2年,今年,浜松湖南高校14名師生首次訪台實體交流,並在12月23日、24日與明道中學學伴進班參與ESL課程、設計專業課程、體育課等課程,再以homestay寄宿家庭形式,體驗台灣家庭生活。
明道中學林雯琪副校長表示,台日之間有歷史文化的淵源,近年來也增加不少學生有意前往日本就讀大學,或對日本文化有興趣。且在校園雙語政策下,學校與日本開智中學、浜松湖南高校師生,以英語為第2語言(ESL)進行全程交流,並輔以在地文化活動,彼此之間溝通無礙。且建立在多年合作情誼下,未來日本大阪2025世界博覽會,也將期待有機會與鄰近大阪的開智中學,有更深入的交流合作。(張文祿報導)
113/12/25 送愛到南非 中市廍子、竹縣嘉豐攜手募文具
本文引自國語日報報導:https://www.mdnkids.com/content.asp?Link_String_=22CP00000NBSBUW
臺中市廍子國小、新竹縣嘉豐國小兩校攜手推動國際教育,在南非籍外籍教師介紹下,了解許多南非孩子連基本的文具用品都沒有。歲末之際,兩校決定為南非偏鄉孩子募集文具用品並寫耶誕卡,送愛與希望到南非,預計在元旦之後寄出。
廍子國小校長閔柏惠表示,透過與國外教育大學合作,讓外籍實習教師進駐,提供學生豐富的學習體驗,五年級各班皆擁有國際夥伴,交流對象分布南韓、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
另外,嘉豐國小正好有一名南非籍外師Natasha,談到當地學校因經費短缺,無法提供學生紙筆等,甚至連校內廁所設施也非常簡陋。當地教師還自行募集物資維持教學,激發嘉豐師生的愛心,發起「送愛到南非」,子國小也熱烈響應。
嘉豐國小學生宜諾表示,用零用錢買文具送給南非小朋友,希望他們會喜歡。
廍子國小學生廖婕妘說:「這些文具都很常使用,分享給南非的學伴。利用這個機會,請老師教我寫英文卡片,祝福南非學伴,希望他們能感受上學是幸福與快樂的事情。」
113/12/15-21 臺中女中~台日交流週~
🌟 櫻花科學計畫 (Sakura Science Program) 🌟
●活動期日期:12/15-21
●活動過程:
○為期七天的計畫,我們的四名學生與泰國及日本的學生們組成了跨國研究團隊,前往日本茗溪學園進行科學專題研究。這不僅考驗了學生的學術能力,更培養了他們團隊合作和跨文化溝通的技巧。
○學生們不僅在學術上有所收穫,更體驗了豐富的日本文化,例如花藝、茶道,還參訪了Cyberdyne Studio,親身感受科技的魅力。
○此外,學生們還參訪了筑波大學的尖端研究中心和 JAXA 太空中心,這些寶貴的經驗無疑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熱情與好奇心。
○學生們在活動前提交了研究摘要、簡報投影片以及預錄的簡報影片,並在活動中發表,充分展現了他們的學習成果,也增加了他們的自信心。
🏫 加古川東高校師生來訪 🏫
●活動日期:12/19-20
●活動過程:
○12/19。加古川東高校的師生們來到臺中,展開為期兩天的交流參訪。透過參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和921地震教育園區,兩校師生一同探索台灣的原生植物、了解氣候變遷議題,還親身體驗了地震模擬,增進了對環境與自然災害的認識。
○12/19晚上。宮原眼科二樓醉月樓台灣菜體驗,感謝文教基金會陳昭舒董事長做東宴請日本師生、家長會吳建華會長致贈日本師生橘子。
○12/20。日方學生深入臺中女中的課堂,與本校學生一同進行美術課、生態踏查活動,體驗不同的教學方式。兩校學生也一同分享科學專題研究成果,激發了更多元的學術思考。
○加古川東高校的學生也參與了本校的社團活動,體驗台灣的社團文化,增進了彼此的情誼。
🤝 筑波大學附屬駒場高校師生來訪 🤝
●活動日期:12/19
●活動過程:
○我們為來自筑波大學附屬駒場高校的師生們舉辦了溫馨的歡迎會,並安排了學伴交流和破冰遊戲,快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駒場高校師生體驗有趣的校園巡禮,並參與了生動的地震課程,讓學生們在實作中學習地球科學知識。
○進行綠空鐵道的生態踏查,培養了對環境的觀察和關懷能力。
○活動的尾聲,兩校學生代表在歡送會上致詞,並交換感謝狀,為本次交流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113/12/ 宜寧雙語中學:邁向國際教育的2024南非青年領袖營 唯一台灣代表
I-Ning Bilingual High School: Pioneer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2024 Sondeza Afri-Youth Leadership Camp
2024年12月,宜寧雙語學校由林副校長Chrissy與董事秘書Jaclyn帶領學生團隊,驕傲地代表台灣參加於南非開普敦舉行的第19屆全球青年領袖營。此活動由Swartland Municipality市舉辦,匯聚來自五國,含南非、台灣、德國、匈牙利、納米比亞,共計50位青年才俊,旨在培養領導力與拓展國際視野。 在宜寧董事會的支持與贊助下,學校榮獲史瓦特蘭市政府的正式邀約,得以參與這項重要的國際盛會。抵達開普敦機場後,本校受到當地台商會林會長賢伉儷的熱情接機。隨後,於營隊地點更受到台灣駐南非代表陳處長與Minister Ivan Meyer (Ivan Meyer部長)的隆重接待。 宜寧雙語學校語二甲的劉家芊與陳凱琳兩位同學,與蔡睿家來自霧峰農工,蔡仲可來自興大附中,作為台灣隊唯一的學生代表。他們的參與,為宜寧雙語學校及另二校的國際教育發展開創了嶄新篇章。
In December 2024, I-Ning Bilingual School, represented by Vice Principal Chrissy and Board Secretary Jaclyn, proudly led a student delegation to represent Taiwan at the 19th Global Youth Leadership Camp held in Cape Town, South Africa. Organized by the Swartland Municipality, the camp gathered 50 exceptional young leaders from five countries—South Africa, Taiwan, Germany, Hungary, and Namibia—to cultivate leadership skills and broaden global perspectives.
With the support and sponsorship of I-Ning's Board, the school received an official invitation from the Swartland Municipality to participate in this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event. Upon arriving in Cape Town, the delegation was warmly welcomed at the airport by Mr. and Mrs. Lin, distinguished members of the local Taiwa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Later, at the camp venue, the group received a formal and heartfelt reception from Director Chen of 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South Africa and Minister Ivan Meyer.
Two students from I-Ning’s Applied English Department, Liu Jia-Qian and Chen Kai-Lin, joined by Cai Rui-Jia from Taichung Municipal Wufeng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High School and Cai Zhong-Ke from Affiliated Senior High School of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represented Taiwan as the sole student delegation. Their participation marked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for I-Ning Bilingual School and the other two schools, showcasing their commitment to advanc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營隊單位的臉書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1881596500261/
帯隊林副校長行前嘉勉影音之YouTube連結:
https://youtube.com/shorts/B4zXG0J4ZzY?feature=share
活動聯繫窗口:宜寧國際部副校長黃淑娟,04-24621800#102
媒體報導-經濟日報:宜寧雙語學校參加全球青年領袖營 成果豐碩
營隊開幕式。
右起-宜寧林副座與Ivan Meyer部長、台灣駐南非代表陳處長及宜寧董事秘書。
各國領袖青年透過大地遊戲活動,培養Planning計畫、Execution執行、communication溝通、team work and support團隊合作與支持的領導特質。
各國領袖青年透過大地遊戲,鍛鍊團隊合作精神。
各國文化分享與交流:圖中為台灣宜寧隊的準備與陳列。
豐富的台灣地方糕點,有太陽餅、芋頭酥、鳯梨酥等。宜寧商管群師生特製濃厚台灣味的胸針式勳章、名信片、郵票等各式人文紀念品。還有還有,台灣駐南非代表陳處長也大方提供紀念品。就等國際夥伴們的蒞臨體驗!
右到左:宜寧語二甲劉家芊同學、陳凱琳同學、蔡睿家(霧峰農工),蔡仲可(興大附中)
宜寧商管群科主任及師長,用心共同指導學生客製、設計一系列充滿台灣味風情的胸針勲章。
113/11/12~17 長億高中迎接越南姊妹校黎明高中來訪 深化兩國文化與教育交流
越南姊妹校黎明高中16名學生和3位教師於113年11月12日至17日,來到臺灣進行為期六天的文化與教育交流,長億高中謹訂於11月14日上午8:30於學校三樓會議室舉辦歡迎會,以表達長億高中對黎明高中的歡迎之意,希望這次的來訪更加深兩國在教育與文化上的友好合作。
此次交流活動包括了豐富多元的學習與體驗,黎明高中的學生在長億高中的規劃下,參加了各類入班學習課程,體驗了長億高中設計的特色課程,如得到教育課程設計獎項的探索冒險與世界競賽得名的飛盤等,這些課程不僅能增強學生們的團隊合作與體能發展,也讓兩校學生進行深度的交流與合作。
此外,學生們還參與了以臺灣文化為主題的各項體驗,其中包括寄宿家庭安排。透過與長億高中師生家庭同住,黎明高中的學生深入體驗臺灣的日常生活與文化,了解臺灣的教育特色與風土人情。
在課程、體驗交流之餘,為了讓來訪的師生更加了解臺灣的歷史與文化,長億高中也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的中臺灣名勝景點參訪活動。越南師生一行人參觀風景如畫的日月潭,感受臺灣自然美景的魅力;此外,他們還前往九族文化村,了解臺灣原住民的文化特色;臺中著名的審計新村、科博館與彩虹村也成為他們此次行程的重要一部分,這些自然、文化與歷史景點的參訪,讓越南師生更全面地感受到臺灣的多元文化。
長億高中盧世傑校長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再次迎接黎明高中的來訪,這不僅是兩校合作的延續,更是學生們開拓國際視野的寶貴機會。透過這樣的交流,學生們能夠學習更多不同文化的背景與價值觀,並在實地體驗中深化對臺灣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113年9月25日至9月30日,長億高中由盧世傑校長帶隊,還有家長會長及幾位家長委員連同19位長億學生前往越南,並參訪黎明高中,進一步加深了雙方在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其實更早之前在108年黎明高中即到訪過長億高中,因疫情時隔五年今年再來訪別具意義。
隨著此次交流活動,雙方學校表示將繼續加強合作,並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機會進行更為廣泛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113/10/24 長億高中國際教育 深耕日本文化藝術交流體驗
臺中市立長億高級中學為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之任務學校,推廣國際交流不遺餘力,也與相關單位及學校深耕友好關係,期許持續維持深度交流。去年12月份,本校校長、會長,並偕同教育局長官,與日本山形縣酒田市DMO合作辦理日本國際教育旅行,帶領20位同學至日本東北出訪,除了與日本酒田南高校學生進行交流,亦透過homestay住宿、城市踏查、歷史展館、古民家體驗、特殊景點參訪等,進行深度的文化交流,該次走訪不僅是校際間的交流,更透過拜會酒田市役所及酒田市長矢口明子女士,開啟兩市之間的對話機會,市長更預定於本年度來訪臺中,並規劃與臺中市觀光局簽定MOU協定,期許在日後的教育旅行能夠有更多的合作,加深兩國學生交流機會。
為持續促進本校學生對日本文化的更多了解,本校再次於10月24日上午11時,安排由酒田DMO代表理事荒井朋之先生所帶領的相馬樓3位舞孃藝術團隊,於本校體育館盛大演出,與社區民眾、貴賓、師生進行互動,並也邀請鄰近學校長億國小的師生及本校蔡明原會長所帶領的家長會與多校家長共襄盛舉。歷時一小時的表演互動中,將介紹日本山形縣的教育旅行、觀光資源,並進行歌舞表演,問答拍照,讓貴賓與師生都能近距離感受日本酒田的湊町文化與歷史。
位於日本山形縣酒田市的相馬樓,是江戶時代的日本料理屋,後來經歷改建為表演藝術單位,是日本的百年建築之一,透過先前教育旅行的探訪,學生除了欣賞舞藝,更非常榮幸的接受舞蹈老師親自的指導,收穫甚豐。
盧世傑校長表示:這次的國際文化藝術體驗,不僅是學生們拓展視野的良機,更是我們與日本酒田市建立城市關係的重要一步。本校再次邀請舞孃前來演出,讓無論是否有機會出訪的師生,都能透過欣賞酒田舞孃的舞蹈,也能感受日本文化的風華。本校也預定於明年初接待來自酒田南高校的師生代表,期許兩國兩校能夠持續深耕彼此的關係,讓校園開啟更多的國際視野,增加交流之門。
此次交流計畫的成功實施不僅展示了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在推廣國際理解方面的努力,也為更多的教育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未來本校將持續致力於創造更多國際交流機會,促進學生的全球視野與文化包容性。
さいきっちNEWS 2024年9月24日放送分
日本佐伯市副市長一行拜訪教育局 經日本電視台報導
2024年9月24日(火曜日)
■台湾視察報告会 ・ 台湾訪問
■うめ秋大祭 ・ 椿原 ・ 八匹原祭典
■佐伯市中学校 ビブリオバトル大会 2024
■第8回 みんなで奏でるロビーコンサート
臺灣視察報告會(05:26~06:49)
佐伯市訪問團臺中市訪問(06:49~09:37)
PS:設定/自動翻譯/中文(繁體),可以看到中文內容
2024-09-16
日本鳥取縣東伯中學校 赤碕中學校來訪 與中市日南國中簽署友好交流協議
(更生新聞網/彭勝郎報導) 日本鳥取縣東伯中學校、赤碕中學校昨日到台中市大甲區日南國中進行為期三天二夜的國際教育交流活動,並與日南國中正式簽署友好交流協議,期盼透過雙方互訪來促進教育、文化、社區、語言、體育、社會領域等各方面之交流,進而提升師生的國際視野,強化未來競爭力。
來自日本鳥取縣由琴浦町教育委員會河原 裕司教育長、桑本真由美課長與東伯中學校真山 隆博校長、赤碕中學校山本 稔校長率領兩校同學一行共13人,來訪台中市日南國中。
台中市日南國中表示,去年8月底日本鳥取縣琴浦町福本町長與河原教育長拜訪大甲區顏金源區長並表明欲到日南國中參訪盼能進行教育方面交流,去年11月底日南國中鄭校長與教務吳國彰主任受邀參訪鳥取縣琴浦町東伯、赤碕兩所中學校並同時前往拜會福本町長,讓雙方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
在台中市教育局高中職科李真玲科長、李昭嫻督學、前教育局方炳坤副局長、日中學校家長會蘇家宏會長、校友會何恭文會長暨臺中市各友校校長見證下,今天三校友好交流協議的簽定,將開啟建立堅定與穩固友誼的新頁。
李真玲科長表示,台中市與鳥取縣是為姊妹市,日南國中藉由推動國際教育深化兩個國際城市的交流,將在地國際化、國際在地化真正落實並由親自體驗來實踐。
日南國中校長鄭清埄表示,此次鳥取縣琴浦町的兩所學校師生到訪,學校除藉由日方學生入班與臺灣學生共學、認識彼此文化特色與價值外,另安排自行車極限運動(登山車土坡挑戰)、創客實作(永恆筆、水泥筆座)、大甲在地特色活動與入住接待家庭等,讓雙方師生能夠拓展國際視野。
參與這次國際教育交流的曾姿穎同學表示,很開心這次能有這個機會接待來自日本的同學,自己會努力扮演國民外交的小小尖兵,將台灣、台中與大甲的風土民情行銷出去。
2024-09-09
加強臺日國際教育交流 日本大分縣佐伯市副市長山崎吉明拜訪中市教育局長
日本大分縣佐伯市副市長山崎吉明一行5人今(9日)拜訪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長蔣偉民,蔣局長表達歡迎之意,也強調臺中市重視國際交流,希望佐伯市與臺中市兩地學生多多交流合作加強互訪;山崎吉明則說佐伯市的學生將於10月份到新民高中進行參訪及短期交流,一同促進台日教育交流。
為歡迎日本佐伯市的代表團,蔣局長特別選用本市大甲高中美工科手工燒製的陶瓷器皿致贈來訪的貴賓,表達教育局對此次活動的重視,同時宣揚大甲在地文化特色及陶瓷工藝之美。
蔣局長也說,市長盧秀燕重視國際交流,教育局在113年成立了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並成立國際交流社群,協助本市學校與世界各地的學校進行交流,目前臺中市有20校與日本33所學校締結姊妹。
教育局說明,此次訪問是為了加深兩市在教育領域的合作,佐伯市新設立的日語學校將為學生日後的國際交流提供更多機會,而臺中市的學校也期待能夠與佐伯市的學校展開合作,促進兩地學生之間的了解與互動,佐伯市將有12名高中生於今年10月份,到訪本市新民高中進行短期交流。
伯市副市長山崎吉明指出,此次訪問是為了加深兩市在教育領域的合作,尤其是在語言學習和文化交流方面,非常期待兩地學生日後的交流與合作。
國際教育交流聯盟第四區辦事處長陳建銘代表國際教育聯盟總部(國教署)歡迎日本佐伯市到訪的貴賓,並表示未來聯盟將攜手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一同促進臺日教育交流。
新民高中王沛清校長表示,校方已經為來自佐伯市的學生準備了多樣化的活動,相信透過日本學生的到訪,校內師生將更加的理解日本文化,也讓日本來訪的學生認識臺中的在地特色。
113年8月3日~12日
臺中市立和平國中出訪澳洲雪梨市姊妹校Kambala女子學校
臺中市立和平國民中學(下稱本校)為輔導偏鄉學生在國際化及全球化趨勢下,具備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能力,充分利用澳洲雪梨市姊妹校Kambala女子學校邀約本校回訪機會,辦理113學年度師生國際出訪,擴大國際教育學習效果,充實偏鄉學生之學習內涵,茲簡要說明本次國際教育歷程如次。
一、 交流的緣起
本校與Kambala女子學校兩校持續以視訊及筆友方式進行文化及語言交流至今,經由3年的國際交流課程經驗,在112年10月接待來訪的Kambala 19位學生及2位教師實際來訪本校及臺中市,兩校並簽訂MOU 締結為姊妹校。(相關新聞報導請掃描QR Code參閱。)
本校與Kambala女子學校歷年交流活動如下:
(一)110、111、112學年度視訊、筆友交流10次。
(二)111、112學年度參加駐澳大利亞臺北經濟文化代表教育組創意短片比賽2次。
(三)111學年度接待Kambala 女子學校教師1人來訪1次。
(四)112學年度接待Kambala 女子學校教師及學生21人來訪1次。
綜上,本校於本年(113)暑假應Kambala 女子學校邀請回訪,辦理期程自本年8月3日至12日止,出訪全程計9日。
二、 交流的歷程
本次師生出訪,參與Kambala 女子學校下列學習課程。本年8月3、4、12日因搭乘飛機及抵達首日行程自理外,出訪全程規劃校內外課程計7日如下表:
三、 感動的時刻
112學年度接待Kambala 女子學校教師及學生21人來訪,Kambala老師陳詩音:「我們在澳洲的學習大綱裡面也有原住民的部分,所以我是希望透過了解和平國中的泰雅族原住民文化,促進澳洲與台灣的交流。」
多元文化的學習已成為世界上不少國家教育的方針,除了能促進族群間和平共榮的目標外,對於重視人權的普世價值也是一門基礎課程;因此和平國中也安排了一系列泰雅文化體驗課程,要讓這群來自澳洲的學生,學習更多不一樣的原住民文化。
澳洲Kambala女子教會高中學生 Ruby、Piper:「看見他們表演的舞蹈真得是太棒了,有點像是大型的聚會;這裡有如此豐富的文化,很高興有這樣的體驗也覺得有趣。」「我跟Ruby的看法一樣,包括文化課程與傳統服飾,這些都很特別,跟其它的學校相較很有特色。」
和平國中學生柳承佑:「因為跟她們開始交流,老師上課的時候就會開始教,了解之後就會想要再深入一點;然後想要認識她們那邊的原住民,然後認識他們的文化。」
這場國際文化交流的活動,臺澳雙方的學生都有不一樣的學習與體驗;不僅促進澳洲學生對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有更多的認識,同時也讓本國學生有機會認識其他國家的原住民文化。
本次113學年度回訪,Kambala楊老師特別安排了去年曾經蒞臨本校參訪的19位學生,與本校師生相見,由於這些同學,對於泰雅實踐教育均有深刻體驗,能再次見到來自臺灣泰雅部落的學伴,倍感親切,還熱絡的帶著本校師生參訪校園,細說Kambala女子學校的特色,讓同學感到驚喜。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當時澳洲學生來訪時受到天候影響,未能接續本校原本規劃共同進行的編織課程。此次回訪前,在編織組林曉玟老師用心之下,帶著學生一起完成了原民風編織鑰匙圈,並由謝佳均老師代表致贈給這19位Kambala女子學校的學生,也令他們同感驚訝與開心。
結束校園參訪後,Kambala楊老師陸續規畫以網球與籃球教學的體育課,以及教導本校學生認識澳洲食物的英文課,還有兩校同學間的互動遊戲,讓我們的孩子們對於澳洲有全新的體驗與認識。最後,參訪的8位同學與Kambala學伴分組,前往校外的超級市場採購製作澳洲有名甜點Pavlova 和Fairy bread 的材料,為翌日的烹飪課程做好準備。
四、偏鄉及原鄉進行國際交流的困境
本次國際教育出國學習,估計每位師生所需旅費約新臺幣(以下同)7萬元,和平國中校長葉天喜說,本次交流所需費用由學生自行負擔4萬元,其餘四十多萬經費缺口,則由教育部國教署、臺中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立法委員高金素梅國會辦公室、和平區民代表會(楊淑青副主席、吳天祐代表、陳宥彤代表)、家長會顧問團、畢業校友,及校內教師捐款,才得以順利補足成行,藉此傳授學子們自助人助的價值觀。其中柳同學家境清寒,假日有空就在谷關溫泉市集打工賺旅費,今年也順利升學國立東勢高工,努力向上的態度令師長佩服。
五、學生的成長
(一)學生能說出臺灣家鄉在地文化特色,發展國家認同感,並透過實作與澳洲友人分享臺灣文化。
(二)學生能認識並說出臺中泰雅族與澳洲原住民文化特色,以校本課程泰雅族的農耕飲食、傳統樂舞及部落生活進行分享並學習尊重與欣賞雙方文化之異同。
(三)學生能珍視泰雅原住民文化資產,經由出訪課程看見臺澳原住民族文化異同增進自我族群認同。
(四)學生能聽懂及用簡單英語與澳洲學伴溝通,於回訪後持續透過線上視訊交流、書信往返習得跨文化溝通技巧與澳洲友人維持溝通互動。
(五)學生能理解並說出SDG11.4的概念,說出臺澳雙方在文化資產維護上的做法並實踐。
(六)學校能透過國際交流,開闊全校親師生國際視野,提升競爭力。
113年8月7日 韓國全羅北道金堤教育廳先導參訪石岡國中
一、辦理目的:
(一) 推廣石岡在地文化特色。
(二) 發揚在地國際化的精神,探索在地人文特色,促進中小學國際教育實質交流,深度了解地方風俗民情。
(三) 發展學校本位國際教育特色課程。
二、辦理單位:
(一) 主辦單位: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國際交流聯盟第四處
(二) 承辦單位:石岡國中、石岡國小、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
(三) 協辦單位:烏日國中、北新國中、梧棲國中、四育國中
(四) 聯繫窗口:石岡國中王婉如組長
三、辦理日期及地點:
(一) 日期:113年7月21-23日,8月7日
(二) 地點:本市立石岡國中
四、來賓:韓國全羅北道金堤教育廳教育科長李敬會(LEE GYEONGHOE)帶領獎學士、轄屬學校教師11名及學生106名。
113年8月4日~7日 印度Mount Abu public school 師生回訪姊妹校惠文高中
主旨: 台中地方特色
入校: 開幕歡迎式、接待家庭歡迎
行程簡述:
天文課程
能源科展課程與藝術琉璃創作
中科園區CTSP參訪
接安特GIANT在地產業自行車探索館
接待家庭安排
日月潭走讀
校方兩位代表致贈印度紀念品
教育局高中職科劉科員以英文詞致歡迎詞,也感謝臺中市教育中心李主任英文致詞
由陳校長致贈回禮 姐妹校 娃諾博士
印度同學代表帶來豐富的印度文化
113年7月31日 名古屋市高中生大使團再訪臺中
日本名古屋市政府甄選的20名高中生大使團於本月27至30日來臺中市進行短期的研修與見學活動,今(31)日拜會臺中市政府,由教育局郭明洲主任秘書接見,表達歡迎之意,並希望未來臺日青年間能有更多相互交流及學習的機會。
臺中市目前有51間學校,與17國締結130校次姊妹校。疫情解封後臺中市與日本學校無論在線上或者實體的交流上往來密切,教育局也於113年成立了國際教育中心,協助各校發展國際交流計畫及媒合國外的夥伴學校,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夥伴學校來自日本。
郭主秘表示,非常歡迎來自日本的高中生大使們,去年市府也接待來自名古屋的高中生大使,今年再次接待,倍感親切。這次的交流活動為日本來訪的高中生們提供獨特且難得的機會,包含到訪市府前去參訪臺中家商及豐原高中,與臺灣的學生們交流心得與感受,希望能透過年輕世代的交流,延續長久以來臺灣與日本的友好關係,而本市的惠文高中為教育部國民暨學前教育署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國際教育交流聯盟第四區辦事處,也可透過他們協助媒合學校交流。
教育局指出,名古屋師生在參訪豐原高中及臺中家商的過程中,受到兩校學生熱烈的歡迎。校方也安排了校內精彩的「以零食會友」交流活動,雙方學生透過介紹本國的零食,增進彼此情誼。此外,也帶領名古屋高中生進行傳統麵食手做體驗、參觀臺中老城區及極富在地特色的光復新村,讓名古屋高中生深入的認識本市的今昔風華。過程中,本國學生們也擔任起翻譯的責任,向日本學生們介紹在地風俗,雙方交流甚歡,也在無形中深化兩國情誼。
113年7月11至14日 臺中市國際教育策略聯盟學校
熱情赴日姊妹市鳥取進行國際交流
臺中市積極推動國際教育,由本市12所國中組成的「國際教育文化深耕策略聯盟」,推派學生組團到海外國際教育交流,因疫情影響中斷了三年,今年恢復舉辦,4所國中17名師生7月11至14日赴日本鳥取縣進行國際教育交流;教育局主任秘書今(5)日在立人國中為這些師生授旗,表達對國際教育交流的支持與鼓勵,期勉孩子成為最好的國民外交使者。
教育局主任秘書郭明洲表示,國際教育學習交流是本市重要施政項目之一,透過各級學校與其他國家交流互動,開拓雙方師生國際觀,提升學生及老師們的眼界,並能達成友善國民外交目的。
教育局指出,本次由立人、后里、育英、福科國中推派學生代表到鳥取縣進行學習交流活動四天,體驗鳥取在地文化、地標及自然生態;此次活動由日南國中承辦,並由立人國中校長舒富男帶隊,四天交流活動行程緊湊,學生將進入岩美中學、倉吉西中學實際體驗不同文化之教學方式、情境,也帶著薩克斯風、直笛、柳琴、吉他等樂器表演台灣和日本的樂曲,並安排入住日方學生接待家庭一起生活。
日南國中校長鄭清埄表示,「國際教育文化深耕策略聯盟」的學校所組成「國際教育課程發展」學習社群,於疫情期間仍經常聚會,除了分享各校在疫情期間推動國際教育的經驗,專書閱讀、線上交流方式、線上跨國學習課程等。
參加本次交流的立人國中同學羅珮滋說,很榮幸能參與這次的交流,能夠體驗有別於日常的文化與風景,並且跟當地中學交流,有了同儕間的互動在學習過程中也增加了趣味。
后里國中的林郁承也表示,很高興有這次難得的機會,會積極配合師長們的指示,在日本交流期間認真學習;同時也會與日本學生分享臺灣的風俗民情,促進彼此的交流。
福科國中的黃子融及育英國中的黃稚媗都反映,參加日本鳥取縣4天的學校交流,有機會探索日本美麗的自然景觀、了解當地的文化歷史,以及品嚐到道地的美食;同時也能夠帶著台灣的文化、美食去與他們分享與交流的機會,一定會收穫滿滿。
113/07/05 鳥取交流、授旗活動、媒體報導
元丯傳媒/中市國際教育策略聯盟7月11日起赴日交流 教育局授旗勉勵
https://www.yuanfengmedia.tw/detail.php?type=lastest&id=30799
新華報導/中市國際教育策略聯盟7/11起赴日交流 教育局今授旗勉勵
https://ccss3172.blogspot.com/2024/07/711.html
台中日報/臺中市國際教育策略聯盟學校 熱情赴日姊妹市鳥取進行國際交流
http://www.tc-news.com.tw/news/450311(報版)
http://www.tc-news.com.tw/news/450299
新一代時報/中市國際教育策略聯盟7/11起赴日交流 教育局今授旗勉勵
https://www.agesnews.com/archives/568343
市政新聞/中市國際教育策略聯盟7/11起赴日交流 教育局今授旗勉勵
https://www.taichung.gov.tw/2685929/post
台灣新聞報/台中市國際教育策略聯盟學校赴日姊妹市鳥取進行國際交流授旗
https://www.twnewsdaily.com/home/news_pagein.php?iType=1002&n_id=112549
環球日報/台中市國際教育策略聯盟學校赴日姊妹市鳥取進行國際交流授旗】
https://www.worldnews-tw.com/page/news/show.aspx?num=25231&root=8&page=1&lang=TW
113/07/11~14 鳥取交流活動記錄
臺灣生活新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oRVI4VKQ84
推動國際教育,台中市12所國中,組成「國際教育文化深耕策略聯盟」,推派學生組團到海外國際教育交流,過去因為疫情中斷,今年暑假恢復舉行,由立人、后里、育英、福科國中四所學校的學生,到日本鳥取縣進行國際教育交流,希望達成友善國民外交的目的。
大里光正國中赴韓國際教育旅行和榮光女中交流
2024-07-08 09:08:0 大里區光正國中赴韓國際教育旅行 和榮光女中交流。林重鎣
(台灣好新聞/林重鎣報導)去年11月韓國榮光女中師生來台與姊妹校大里光正國中交流後,時隔半年,由光正出訪韓國,學生們難掩興奮之情。光正國中出訪韓國榮光女中,全體學生皆入住韓國寄宿家庭,深度體驗韓國家庭的日常生活,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經驗。
光正國中赴韓國際教育旅行,到姊妹校韓國榮光女子中學校參訪,韓方於開幕式規劃一系列精采表演:開場由韓國榮光女中學生帶來最具代表性的宮廷雅樂──伽倻琴、接著是精采的K-pop歌唱、氣勢磅礡的太鼓、啦啦隊舞蹈、韓流舞蹈、吉他自彈自唱表演等。光正則是以首部曲K-pop舞蹈展現台灣學子在音樂舞蹈無國界;接著由七、八年級學生共同演唱韓國偶像劇《梨泰院Class》的主題曲,學生將歌詞翻成中文版,讓韓國學子也能體驗中文的魅力;最後則是由九年級學生帶來精彩傳統武術表演,讓韓國學子們為之驚豔,博得滿堂采。
接下來的共學韓方特別安排韓國文化課程:有K-pop流行音樂舞蹈,讓學生體驗小小練習生的肢體課程;還有雙方學生共同上烹飪課,學習煮道地的辣炒年糕。午餐時間全體台韓學生皆在食堂一同用餐,對於平常都在教室裡吃飯的學生來說,是相當新奇的體驗。國際交流尾聲,台韓雙方學生用手機合照,留下珍貴的畫面當作美麗的回憶。
張祥宜校長表示,推動國際教育是希望給孩子不同的視野,透過這個機會讓孩子們走出台灣、接軌國際。出訪前,學生經過2個多月的韓國禮儀、文化、韓語、特色表演等行前教育培訓,為的就是讓韓國學生體會我們的熱情,讓學生都是最親善的外交大使,展現臺灣本土文化。
光正的國際教育結合多元活動、知識性課程及生活體驗,完全符合新課綱的精神,潛移默化養成學生的素養。在新時代裡,打造孩子的國際移動力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