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特性:使用來調製營養液的水知水質良好否質(pH 在5.0-7.5,EC<0.5mS/cm)
EC 值需在0.5mS/㎝以下
pH 值需在8.0 以下
硝酸態氮(NO3-N)、氨態氮(NH4-N)、硫酸根(SO4-S)、磷酸根(PO4-P)、及鉀(K)等離子含量需在5ppm 以下
調配碳酸根(CO3=)需在10ppm 以下
鈣離子需在40ppm 以下,鎂離子(Mg)需在20ppm 以下,鐵離子(Fe)需在1ppm 以下
硼離子(B)需在0.3ppm 以下
Zn(鋅)、銅(Cu)、錳(Mn)等離子需在0.5ppm 以下、氯(Cl)及鈉(Na)離子需在30ppm 以下
有機質在5ppm 以下
溶氧量在5ppm 以上
養液中各元素濃度的五種表示單位
巨量元素常用單位
µM 或 µmol/L (每公升水中的毫莫耳數)
me/L(每公升水中的毫克當量數) –
微量元素常用單位
ppm (百萬分之一)
mg/L (每公升水中的毫克數)
M 或 mol/L (每公升水中的 微莫耳數)
營養液之化學組成分:植物生長所需之必需元素有十六種
分別為碳(C)、氫(H)、氧(O)、氮(N)、磷(P)、鉀(K)、鈣(Ca)、鎂(Mg)、硫(S)、鐵(Fe)、硼(B)、錳(Mn)、鋅(Zn)、銅(Cu)、鉬(Mo)及氯(Cl)等,前9 種因植物需求較多稱之鉅量元素,後7 種植物需要量較少,稱之微量元素。
高德錚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開發之萵苣用配方(公克/1000 公升)
硝酸鈣 94
硝酸鉀 484
磷酸一銨 62
硫酸鎂 394
磷酸一鈣 67
鉗形鐵 20
硼酸 1.2
氯化錳 0.72
硫酸鋅 0.09
硫酸銅 0.04
鉬酸鈉 0.01
pH 6.0
EC(mS/cm) 1.1
養液管理基準:
營養液濃度之測量單位為mS/cm,即以電導度ECmeter來度量之,而營養液酸鹼度之測量單位為pH,即以酸鹼度計來度量之,。酸鹼度為一種度量固體肥料調配成營養液後或用水中氫離子濃度之多寡,若溶液中[H+]較[OH─]大時,此溶液即為酸性,反之即鹼性。
巨量元素以選購食品級或工業級為宜,微量元素則以分析級最佳,購買時需了解各成品之有效成分(濃度),及不純物之種類和成分量
濃縮養液之調配作業:
在國外大規模商業水耕農場,均使用固體形態之水耕肥料調配成A、B 二大包為一組,其中A、B 為巨量元素而微量元素則置於A 及B中
A 及B 之分組原則為含鈣(Ca)之原料需與含硫酸根(SO4-S)之原料分開
使用固體肥料調配時,首先需確定用水之組成分及pH值,若在7.5 以上時需添加濃硫酸,使之降至6.0 左右,否則部分組成分會沉澱,例如若超過7.5 時,硝酸鈣將無法完全溶解而呈灰色懸浮液
每40L水欲下降1 個pH 單位時,需添加95%濃硫酸1.6~2ml。反之若養液pH 低5.0,可填加40%之氫氧化鈉飽和溶液,每昇高1 個pH 單位,每一噸水需加入2~4ml
進行養液調配時,各組成分需先充分溶解後,再依次加入養液槽中,不可一起混入
初次調配養液時,由於成分量太多不易充分混合,因此需分成幾天逐量添加,以40 公噸為例,大約成分5~7 天為宜。最後將A 及Bpart充分溶解後以濃硫酸或濃硝酸將濃縮液之酸鹼度降至5.0 左右。
me/L 與 ppm 之單位轉換練習
K的原子量為39.1,原子價為1
K 之1 me = 39.1÷1 = 39.1 mg
Ca和Mg之原子量為40,24.3,原子價皆為2
Ca 之1 me = 40÷2 = 20 mg
Mg 之1 me = 24.3÷2 = 12.2 mg。
因此,K之39.1 mg或Ca之20 mg或Mg之12.2 mg溶解於 1 L水中,均為 1 me/L。
ppm為百萬分之一,各成分於1 L水中含有1 mg(1000 l中含1 g)為1 ppm
因此,K之 1 me/L = 39.1 ppm,Ca之 1 me/L=20 ppm。
me/L x 原子量/原子價 = 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