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不順引發三大隱憂 高油糖點心、飲料惹的禍
作者: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
飲食不均 愛糖飲、高油糖點心 影響順暢力與情緒
國健署最新《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國人飲食不均、膳食纖維攝取不足註!在含較多膳食纖維的食物中(如全穀、蔬菜、水果、豆類),19歲以上國人的蔬果攝取分別只有不到兩成攝取足量,且不到一成的7-12歲孩童有攝取足量的蔬果,尤其是水果較難入菜,更容易忽略攝取!此外,超過四成的7-44歲國人每天至少攝取1次甜飲料,顯示國人飲食有待加強。
(註:13歲以上國人每日膳食纖維攝取量均低於20g,未達建議量的25-35g。)
不均衡的飲食習慣,除影響腸道健康,也會對身心健康帶來負擔;根據2012年發表於《Public Health Nutrition》的西班牙研究顯示,經常攝取不健康的高油糖食物(如漢堡、披薩、甜甜圈、可頌等),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提升49%。而董氏基金會於2019年調查亦發現,國小學童攝取越多零食、油炸物、含糖飲料,越容易亂發脾氣、肚子不舒服,且呈顯著正相關。
腸道不順暢引發三大隱憂,吃水果打造腸道好環境!
人體的共生菌99%居住在腸道內,數量高達數百兆,當腸道菌叢及腸道環境的不穩定,可能引發健康問題:
一、 腸胃功能性障礙,如:腸躁症,腹瀉、便秘、腹痛等症狀。
二、 影響免疫力,人體七成免疫細胞在腸道,共生菌影響宿主免疫功能。
三、 腸道菌落多元性經由自律神經系統、中央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影響身心平衡。
均衡飲食、攝取足量膳食纖維是「腸道健康人健康」的不二法門。膳食纖維是讓腸道益菌生長的重要關鍵之一,其中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因具有保水性,可以使糞便柔軟,進而緩解便祕,維持腸道順暢;也有助於減緩醣類的吸收,進而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讓血糖穩定,因血糖不穩時較易發生情緒低落、焦慮、煩躁等現象,因此血糖穩定對降低負面情緒也有幫助。飲食中膳食纖維的來源包含:未精製全榖雜糧類、蔬菜、水果及豆類等,但因水果較少入菜烹調,加上民眾生活忙碌多外食,最容易忽略攝取。
因此別忘了在日常飲食中(如:兩餐之間)補充高營養密度、富含膳食纖維、酵素、植化素的水果,如:柳橙、奇異果、木瓜、鳳梨、藍莓、葡萄等;讓健康與美味可以同時兼得,不用在兩者中做選擇,其中水果中的酵素能幫助分解肉類、豆類蛋白質,促進消化吸收;植化素也能抗氧化、調節免疫力,均衡營養、增進健康。建議每日應攝取2份水果,打造健康的腸道環境,享受美味更能顧「腸」顧健康!而富含水溶性纖維的水果包含柑橘類水果、木瓜、藍莓、奇異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