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指標對應教材

97新課綱_數學 (國小)

 能力指標

前四項主題的能力指標以三碼編排,其中第一碼表示主題,分別以字母N、S、A、D表示「數與量」、「幾何」、「代數」和「統計與機率」四個主題;第二碼表示階段,分別以1、2、3、4表示第一、二、三、四階段:第一階段為國小一至二年級,第二階段為國小三至四年級,第三階段為國小五至六年級,;第三碼則是能力指標的流水號,表示該細項下指標的序號。

C.連結:各階段主題的能力要與連結的能力相配合培養

R察覺、T轉化、S解題、C溝通、E評析

第一階段為國小一至二年級

「數與量」

N-1-01能說、讀、聽、寫1000以內的數,比較其大小,並做位值單位的換算。

N-1-02能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N-1-03能理解加、減直式計算。

N-1-04能理解乘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簡單整數倍的問題。

N-1-05能在具體情境中,進行分裝與平分的活動。

N-1-06能理解九九乘法。

N-1-07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加、減、乘之兩步驟問題(不含連乘)。

N-1-08能做長度的實測,認識「公分」、「公尺」,並能做長度之比較與計算。

N-1-09能做長度的簡單估測。

N-1-10能認識容量、重量、面積(不含常用單位)。

N-1-11能報讀時刻,並認識時間常用單位。

「幾何」

S-1-01能由物體的外觀,辨認、描述與分類簡單幾何形體。

S-1-02能描繪或仿製簡單幾何形體。

S-1-03能認識周遭物體中的角、直線和平面。

S-1-04能認識生活周遭中平行與垂直的現象。

「代數」

A-1-01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等號兩邊數量一樣多的意義與<、=、>的遞移律。

A-1-02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乘法的交換律,並運用於簡化計算。

A-1-03能理解加減互逆,並運用於驗算與解題。

「統計與機率」

D-1-01能將資料做分類與整理,並說明其理由。

 

  第二階段為國小三至四年級

「數與量」

N-2-01能說、讀、聽、寫10000以內的數,比較其大小,並做位值單位的換算。

N-2-02能透過位值概念,延伸整數的認識到大數(含億、兆)。

N-2-03能熟練整數加、減的直式計算。

N-2-04能理解除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理解整除、商與餘數的概念。

N-2-05能理解乘、除直式計算。

N-2-06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問題(含除法步驟)。

N-2-07能做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理解併式,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N-2-08能在具體情境中,對大數在指定位數取概數(含四捨五入法),並做加、減之估算。

N-2-09能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分數。

N-2-10能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做同分母分數的比較、加減與整數倍計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N-2-11能理解分數之「整數相除」的意涵。

N-2-12能認識等值分數,並做簡單的應用。

N-2-13能認識一位與二位小數,並做比較、直式加減及整數倍的計算。

N-2-14能由長度測量的經驗,透過刻度尺的方式來認識數線,並標記整數。

N-2-15能在數線上做整數與小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操作。

N-2-16能在數線上標記小數,並透過等值分數,標記簡單的分數。

N-2-17能做長度的實測,認識長度常用單位,並能做長度之比較與計算。

N-2-18能做容量的實測,認識容量常用單位,並能做容量之比較與計算。

N-2-19能做重量的實測,認識重量常用單位,並能做重量之比較與計算。

N-2-20能使用量角器進行角度之實測,認識度的單位,並能做角度之比較與計算。

N-2-21能認識面積常用單位,並能做面積之比較與計算。

N-2-22能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S-2-08)

N-2-23能認識體積,並認識體積單位「立方公分」。

N-2-24能做時或分同單位的加減計算。

N-2-25能用複名數的方法處理量相關的計算問題(不含除法)。

N-2-26能做量的簡單估測。

「幾何」

S-2-01能認識平面圖形的內部、外部及其周界與周長。

S-2-02能透過操作,將簡單圖形切割重組成另一已知簡單圖形。

S-2-03能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意義。

S-2-04能透過平面圖形的組成要素,認識基本平面圖形。

S-2-05能透過操作,認識簡單平面圖形的性質。

S-2-06能認識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S-2-07能理解旋轉角的意義。

S-2-08能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N-2-22)

「代數」

A-2-01能理解乘除互逆,並運用於驗算與解題。

A-2-02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乘法結合律,並運用於簡化計算。

A-2-03能在四則混合計算中,運用數的運算性質。

「統計與機率」

D-2-01能報讀生活中常見的表格。

D-2-02能認識並報讀生活中的長條圖、折線圖。

  

第三階段為國小五至六 年級

「數與量」

N-3-01能熟練整數乘、除的直式計算。

N-3-02能熟練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並解決生活中的三步驟問題。

N-3-03能理解因數、倍數、公因數與公倍數。

N-3-04能認識質數、合數,並能用短除法做質因數分解。

N-3-05能認識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與兩數互質的意義,並用來將分數化成最簡分數。

N-3-06能理解等值分數、約分、擴分的意義。

N-3-07能理解通分的意義,並用來解決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問題。

N-3-08能認識多位小數,並做比較、直式加減及整數倍的計算。

N-3-09能理解分數(含小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N-3-10能理解分數(含小數)除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N-3-11能用直式處理小數的乘除計算(不含循環小數)。

N-3-12能在具體情境中,對某數在指定位數取概數(含四捨五入法),並做加、減、乘、除之估算。

N-3-13能做分數與小數的互換,並標記在數線上。

N-3-14能認識比率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N-3-15能認識比、比值與正比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N-3-16能認識導出單位並做簡單的應用。

N-3-17能理解速度的概念與應用,認識速度的常用單位及換算,並處理相關的計算問題。

N-3-18能由生活中常用的數量關係,運用於理解問題,並解決問題。(A-3-02)

N-3-19能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並用複名數處理相關的計算問題。

N-3-20能理解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公式。(S-3-05)

N-3-21能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

N-3-22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S-3-06)

N-3-23能理解圓面積與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簡單扇形面積。(S-3-07)

N-3-24能理解簡單直立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S-3-10)

N-3-25能計算正方體或長方體的表面積。(S-3-11)

「幾何」

S-3-01能利用幾何形體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幾何問題。

S-3-02能透過操作,認識「三角形三內角和為180度」與「兩邊和大於第三邊」的性質。

S-3-03能理解平面圖形的線對稱關係。

S-3-04能認識平面圖形放大、縮小對長度、角度與面積的影響,並認識比例尺。

S-3-05能理解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公式。(N-3-20)

S-3-06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N-3-22)

S-3-07能理解圓面積與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簡單扇形面積。(N-3-23)

S-3-08能認識面的平行與垂直,線與面的垂直。

S-3-09能認識球、直圓柱、直圓錐、直角柱與正角錐。

S-3-10能理解簡單直立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N-3-24)

S-3-11能計算正方體或長方體的表面積。(N-3-25)

「代數」

A-3-01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與其他乘除混合計算之性質,並運用於簡化計算。

A-3-02能由生活中常用的數量關係,運用於理解問題,並解決問題。(N-3-18)

A-3-03能認識等量公理。

A-3-04能用含未知數符號的算式表徵具體情境之單步驟問題,並解釋算式與情境的關係。

A-3-05能解決用未知數列式之單步驟問題。

A-3-06能用符號表示簡單的常用公式。

「統計與機率」

D-3-01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並製成長條圖、折線圖或圓形圖。